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影片分析精品PPT课件

经典影片分析精品PPT课件

LOGO
--掌握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差别
现实主义和形式主义 镜头
色彩 摄影师 《霸王别姬》
第二章 场面调度 --构图
画框设计分析 构图和设计分析 空间间隔设计分析 距离模式分析
实片讲解:黑泽明《罗生门》
第三章 运动 --运动的人为变形
动力学的了解和运用分析 1.电影《红磨坊》2.运动镜头的运用 3.运动在电影中作用;运动的各 种类型
第四章 剪辑-剪辑表达音乐性的节奏的了解和掌握
实片讲解 《伊万的童年》 连续性 D.W.格里菲斯和经典剪辑 苏联的蒙太奇和形式主义传统 安德烈、巴赞和现实主义传统 希区柯克的剪辑风格
第五章 声音—音乐和音响的区别
历史背景 音响效果 音乐 音乐片和歌剧 口说的语言 《燃情岁月》
第十五章 纪录片
环保类 自然、科学类 人文历史类 人文现代类
发展的物质文明与堕落的道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另一个空间的西部片
幻想片
❖ 幻想片在视觉形象上的特色:
丰富多变,不易形成固定的图谱 基本要求是“与众不同”、“出人意表”
科技奇迹不能有所重复
犯罪片
兹用犯罪片来概括一切通 过犯罪题材来反映社会现 象或进社会评论的影片。
包括常提到的几个类型: 强盗片、警匪片、黑色片 、侦探片、悚慄片。界限 并不清楚。
才气焕发但有居家倾 向的女主角
1935《礼帽》 1936《欢乐时光》 (跳舞时代) 1937《随我婆娑》 (《谈谈情、跳跳 舞》)
米高梅制片组合: 歌舞片导演和制片
人、明星
亚瑟·弗里德
Aurthu Freed
文森特·明尼利
Vincente Minnelli
金·凯利(Gene Kelly) 朱迪·加伦 JudyGarland
第十六章 歌舞片
《激情四百年》
《霸王别姬》
有音乐的地方就有爱----《我与女友》
我们会从一个梦想开始---但最后我们会有一场表演---《花车》
♪ 这个史无前例的——尤其是美国的类型,从综艺表演秀、 音乐厅与剧院的传统发源,出现在1920年代晚期与30年代初 期,并在1940年代之前达到艺术与文化表现的颠峰。 ♪ 歌舞片类型的大部分原始动力源自于纽约市沉重的音乐与 戏剧传统。歌舞片的社会关注以美国的恋爱仪式与娱乐的概 念为主。
有专门的演员承担此类 角色,如城市硬汉型的 詹姆斯·贾克奈、爱德华 ·罗宾逊、亨弗莱·鲍嘉。
演员的服饰和外表、 城市的环境、
三大现代工具:枪、汽车 和电话。
பைடு நூலகம்
犯罪片
❖ 犯罪片的内容及主题特点:
3
1
故事来源主要是 社会新闻。犯罪 史上的闻名人物 成为主角。但又 经过重新塑造, 变成神话般的人 物。
罪犯形象的悲剧 色彩既反映了美 国严格的电检压 力(绝不容许恶 有善报),也符 合观众的社会心 理——罪犯既反 抗又不能幸存。
犯罪片的核心是强盗片。 “强盗”在这里是一个广 义名词,泛指一切不法之 徒和犯罪分子。
犯罪片以城市为背景,以 一桩罪案始末为内容,以 一个犯罪分子为主要人物 。
犯罪片
❖ 犯罪片的类型特色:
情节简单 不推理
人物 定型化
视觉形象 图谱化
罪犯一开始就暴露 在观众面前,人们 感兴趣的并非谁犯 罪,而是犯罪的过 程、罪犯落网过程
没有明显的男性凝视,女性在电影中不但没有被物 化而且在个性上更见独立坚强。
幻想片
❖ 幻想片具有最浓重的技术主义色彩。 ❖ 包括通常所说两个类型:科学幻想片和恐怖片。
❖梅里爱是幻想片的始祖
❖默片时代德国的幻想题材影片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巨人哥 连》《吸血鬼诺斯费拉杜》《大都 会》《马布斯博士》《蜡人馆》
❖20C30、40‘S是好莱坞幻想片的极盛时期 1931《弗兰肯斯坦》
幻想片
一种疯狂科学家的类型:聪明、有创造力而危险
1931 费兰肯斯坦
詹姆斯·惠尔 环球
费兰肯斯坦比吸血鬼更有本土色彩
包含好莱坞科幻恐怖片的基本主题:对科学的恐怖 怪物是恶的化身;消灭怪物——消灭科学家的妄念
来自“它方”的威胁也代表了这种妄念的威胁
40米高梅 具有更复杂的电影与叙事手法,歌声与舞蹈直接与故事
黄金时代
冲突有关,驱动情节的发展,最终在高潮歌舞表演中解 决矛盾冲突。“生活就是音乐”
歌舞片
歌舞片
歌舞片
至胜法宝
雷电华经典组合:
弗雷德·阿斯泰尔
(Fred Astaire)
金格·罗杰斯 Ginger Rogers
生气勃勃无拘无束的 歌舞人
歌舞片
歌舞片
为了加插歌舞场面,多采用 缀段式的叙事法。
松散的故事叙述
不明显的因果关系
相对于剧情片,歌舞片的男 女主角对电影更为重要
歌舞片 组织结构特点
歌舞片
❖ 《雨中曲》在内容方面的特色:
影片所处的历史时空具有历史意义;歌舞、剧情与 历史问题三者结合之完整,无后来者可及。
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互相配合, 以美国经济大萧条为背景
以电影业为故事背景(包括台前幕后的情形), 叙述歌舞艺人的挣扎求存,使歌舞场面能够与 剧情互相配合。
歌舞片
❖ 《雨中曲》在形式上的特色:
影片有高度的自觉性。以歌舞片形式回顾歌舞片兴 起的历史,探讨电影虚构的本质;后设式的反思。
场景设计风格化;利用色彩讲故事;色调变化与人 物心理情绪及气氛互相配合。
移动摄影在作品中的不同运用 1.电影《红磨坊》的由来和变化 2.歌舞片范畴 3.音乐与服装在这部作品里的重要性 音乐类型、服装运用、使用音乐、场景设计、后期制作
运动的人为变形的含意 1.摄影机的运动(夸张、变形)-开场 2.跳跃式衔接的常用技法-写稿、联想 3.舞台化的大调度-夜总会 4.特殊效果的使用-夜色
歌舞片
1927——1960年代
1927
华纳兄弟《爵士歌手》 1929《歌唱傻瓜》
1933
华纳兄弟 《四十二街》 《1933年淘金客》
战后
舞片小史
米高梅《锦城春色》
《花都舞影》《雨中曲》(万花嬉春)
《音乐之声》《窈窕淑女》
1936、1937
1939
雷电华《欢乐时光》(跳舞时代) 《随我婆娑》(谈谈情、跳跳舞)
米高梅《绿野仙踪》 《娃娃从军记》
歌舞片
早期
“后台歌舞剧”,即在一个真实的舞台上表演歌 舞节目,以后台的爱情故事作为填充 。载歌载舞 并以高潮歌舞表演作为结局 ——类型元素的延续
30中后期 华纳
轻快、优雅、充满梦幻色彩的舞姿安抚了经济大萧条 时期美国民众的沮丧情绪;恋爱仪式成为30年代末“ 歌舞喜剧片”(musical comedy)的典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