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辛亥革命 优质PPT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辛亥革命 优质PPT公开课课件
立宪派三次的请愿
第一次是1909年10月至1910年1月。由江苏咨议局发起,要求一年之内召开国会。被清政府以
“国民知识程度不齐”为理由拒绝。
第二次是1910年4月至6月。专门成立“国会请愿同志会”和
“国会期成会”进行联络。并创办机关刊物《国民公报》进行宣
传,被清政府以“财政困难、各地受灾、匪徒滋扰”为由拒绝。
•
4.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实验、研讨 ,发现 当月球 运行到 太阳和 地球中 间,并 且三者 成或接 近一条 直线时 ,地球 上的人 会看见 太阳被 遮住一 部分或 全部遮 住,就 是发生 了日食 。
•
5.通过观察整理、分析推理、模拟实 验等方 法研究 日食的 成因和 变化过 程,以 及研究 、发现 日食过 程中的 更多信 息。并 能根据 实验发 现,用 模型或 图示解 释各类 日食的 成因和 更多的 现象。
民的抗捐抗税斗争、收回利权运动等,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群众基础。 (2)偶然性:
①四川爆发保路运动。 ②革命党人不慎点燃炸弹,革命不得不提前爆发。
自主学习 勾勒辛亥革命的过程
1911.1 0.10武 昌起义
1912年, 1912.2.12 临时政 清帝退位 府成立
1912.3.10
袁世凯就 职
1912.3.11
•
12.新诗坚持反传统立场,这在很大 程度上 ,决定 了新诗 是一种 缺乏经 典意识 ,甚至 抵制经 典化的 特殊文 体。
第三次是1910年7月至11月。成立“各省咨议局联合会”,通
过“速开国会”的提案。资政院成立,通过的第一个议案也是
“速开国会”。清廷被迫宣布将召开国会的期限由九年缩短到五
年,并立即着手组织内阁。
▶《钦定宪法大纲》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3.预备立宪
(3)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首批内阁成员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 外务部外务大臣:梁敦彦 民政部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 度支部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 学部学务大臣:唐景崇 陆军部陆军大臣:荫昌 海军部海军大臣:贝勒载洵 法部司法大臣:绍昌 农工商部农工商大臣:贝子加贝勒衔溥伦 邮传部邮传大臣:盛宣怀 理藩部理藩大臣:宗室寿耆
◎课堂小结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背景 清末新政 内容
认识 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预备立宪
兴起 发展
背景
武昌起义 爆发
辛 亥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革
结果 建立共和政体
命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 Nhomakorabea约法》原因
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 清帝退位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意义:政治、经济、思想、风俗文化 局限性
▶清皇族内阁合影
保路运动 广州之变方起于前,川省之事又继于后。
“铁路为全国命脉,从经济上论,则关于 财政;从调运上论,则关于兵政。若铁路为 外人所有,不啻举财政、兵政之权,全授之 外人也,国尚能自立乎?”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课堂探究】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1)必然性: ①历史教训:维新运动的失败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自上而下的改良
(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 (3)直接目的:平内乱、消外患。 (4)动机:反动。 (5)客观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
准备了条件(经济、阶级)。
2.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条件: 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
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2)思想武器: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临时约法 颁布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结果:成 立湖北军 政府,改 号中华民 国。国旗 为十八星 旗。
全国十几个省区 相继宣布独立; 清王朝统治土崩 瓦解。
2.中华民国的建立
概况:
时间: 1912年1月1日
总统: 孙中山
国旗:
五色旗 南京
国都: 公 历,民国纪年
纪元:
五色即代表孙汉中、山满在、南蒙京、宣回誓、就藏任五中个华民民族国,临象时征大“总五统族共和
•
8.关心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 科学技 术会给 人类与 社会发 展带来 好处。
•
9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 观察区 分开, 保证观 察活动 的真实 性。
•
10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 体构造 的精巧 与和谐 之美。
•
11.诗歌常常肩负社会责任,而新诗过 多承载 社会功 能会伤 及审美 意蕴, 也在一 定程度 上弱化 了新诗 的经典 意识。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 清(宣统旁帝立溥者仪)宣下布诏退位退的位诏,书封(建原君件存主中制国度国结家束博。物馆)
5、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探究: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的软弱、缺 乏实力
道路走不通。 ②物质和阶级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提供了民主革命的物
质基础和阶级力量。 ③思想基础:清末民权意识增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辛亥革
命爆发作了舆论准备。 ④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和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为辛亥
革命爆发作了组织准备。 ⑤群众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使得清朝统治危机步步加深,各地人
3)两个中心:
上海、东京
4)三个思想家: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2.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1)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建立合众政府。”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
2.局限性:
材料 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仍然沉重地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南京政府名义上是 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也没有结束国家的混乱状态。
——《吴玉章回忆录》(1878-1966)
(1)表现: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 任务。 (2)原因: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 革命政党的领导。
就任临时大总统
•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
3.学会识记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掌握一 些基本 的交通 规则。
同盟会成立前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成立时间 1894年 1904年 1904年 1906年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 宋教仁 蔡元培
刘静庵
成立地点 檀香山 长沙 上海 武昌
(2)同盟会的建立
A、时间: 1905年8月 B、地点: 日本东京
C、成员组成: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D、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6.能够有依据地进行推理与联想,大 胆表达 对日食 现象的 更多看 法。进 而产生 继续研 究关于 日食和 月食更 多现象 的兴趣 。
•
7、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 处于月 影中时 ,因月 球挡住 了太阳 照射到 地球上 的光形 成了日 食。而 月食则 是月球 运行到 地球的 影子中 ,地球 挡住了 太阳射 向月球 的光。
E、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F、机关刊物: 《民报》
G、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H、意义: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 义
镇南关起义
浙皖 起义
黄花岗起义
3.预备立宪
(1)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 动。 (2)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 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
目 录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1、清末“新政”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人民逐渐认识到应当 推翻清政府。
立宪派、旧官僚 的拥护
主观原因 对 清: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迫孙让位
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意义: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 体。 (2)经济: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思想: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4)风俗文化:促使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主权在民
(1)内容 各民族一律平等
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天赋人权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
三权分立
(2)性质 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3)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4)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清帝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