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发言材料

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发言材料尹地村委会书记助理??何正彪?(云南省元谋县大学生村官)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大学生村官朋友们:?您们好!?我叫何正彪,云南农业大学2005年毕业生。

首先,我要感谢组织部门能为我们提供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和平台,让我能和这么多优秀的干部在一起交流、一起畅谈、一起成长。

相信经过这次座谈交流,我们都能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自身的角色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自己的努力方向也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把握。

?白驹过隙,时光飞逝。

转眼间,作为云南省首批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已快一年,记得刚到村委会时,对如何开展农村工作毫无头绪,面对着艰苦的环境,繁琐、复杂的基层工作和单调、枯燥的生活以及工作上的困难和挫折,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曾有过心理失衡的感觉。

组织部门的悉心关怀,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助,使我及时的调整了心态、端正了态度,开始全身心投入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逐渐打开了工作局面。

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了情况,进入了角色,紧张而充实的生活,使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农村基层工作的艰辛和奉献的愉悦。

一年的村委会工作时间,在组织的培养和领导的关心下,在同事们的支持下,我虚心学习、用心工作,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在工作中增强了本领,在实践中提高了能力,在磨炼中增长了才干。

我相信,这些知识将成为我人生路上掘到的第一桶金,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

?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近一年来我的一些工作体会和感受,与各位大学生村官朋友们共勉,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转变思想,适应环境进入角色?俗话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既然我选择了“村官”这一行业,在来之前就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每当遇到困难,时刻提醒自己“既来之,则安之”,要入乡随俗,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既是组织对我的培养,也是自己人生中难得的一次锻炼机会,要倍加珍惜。

?为了尽快进入“助理”这个角色,我报到的第一天,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老城乡党委副书记肖文海同志在百忙之中和我一同下村,认识村两委成员,村支书也耐心细致的将全村委会的基本情况、党员干部、村容村貌、村情民俗等一一向我介绍。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和村支书走遍了村村寨寨,实地查看了该村的企业、农业种植、养殖等情况,在我的脑海里对民情、社情有了大致的了解和初步的轮廓。

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和学习,我很快实现了从“校门”向“农门”角色的转变。

二、勤奋学习,放低姿态从零开始?目前,大学生所学专业大多远离农村和农民急需。

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农村基层干部行列的大学毕业生,由于专业不对口,实践知识匮乏,对农村情况不了解,工作方法不熟悉。

知识和能力之间,理论和实践之间,大学生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豪情和现实农村发展难点、焦点之间,还有较大的落差。

对此,大学生村官既不必有心灰意冷、裹足不前的畏难情绪,也不可有“心高气傲”、唯我独尊的优越感。

面对新岗位,要练就一身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化解矛盾、善于带领群众致富的硬功夫,就要放低姿态,从“零”开始,甘当小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年龄轻、可塑性强的优势,坚持在工作实践中加以学习,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虚心向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学习,重点要向“四类老师”寻策问计。

一是拜乡镇干部为师。

乡镇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对农村政策法规和基层情况了解全面,认识深刻,破解有道,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遇事多向他们请教,有惑多请他们指点,有利于快速提升自身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深度和高度;二是拜村干部为师。

村干部特别是“双强”型村干部,身处农村一线,长期与群众摸爬滚打,对村情民意最为熟悉,治村理事多有“秘笈”,大学生村官要按照“拿来主义”原则,多多汲取“本土型”村官的治村兴村精髓,造就自身的“葵花宝典”;三是拜“五老”人员为师。

经常走访各村寨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在给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的同时,从他们的事迹中可汲取奋进前行的力量,获取净化心灵的精神给养;四是拜创业能人为师。

农村的一大批“田秀才”、“土专家”、“小老板”等经济能人,是带领农民创业致富、带领一村一居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我们要经常走进能人大户的创业现场,参与创业实践,体会创业艰辛,积累创业经验,寻求发展良策,在推动产业发展、引领群众致富的创业实践中历练成长、增长才干。

村委会工作普遍存在着人少、事多、任务重的特点,各项工作任务繁重。

我来到村委会后,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群众所需要办理的各种申请、证明等村委会日常工作已经做得得心应手。

并且,我充分发挥所长,利用村委会办公电脑,将各种组织建设、平安创建、村组发展、计划生育、禁毒防艾等工作档案整理归档,做到整齐划一,管理规范。

另外,我积极主动负责打印文件、书写材料、上报信息,并兼顾计算机日常管理维护,几个月来,工作进行顺利,为村委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善于思考,用心做事慎终如始?首先要勤于学习。

“学然后知不足”。

在学校里,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到了工作岗位后,那些知识就显得不够用甚至是与实际工作脱节了。

要想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做出一番成绩,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

不止是学书本,也不止是学理论,还要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优秀的老党员学习、向周围的人和事学习。

很多老同志的农村工作经验都非常丰富,有些事情在我们看来非常的难,他们也许只要三两句话就解决了。

前段时间,“元双”路进场开工,很多群众不理解,说是就像日本“鬼子”进村,一来就在他们的山上乱挖烂拱,于是就集体到“元双”路施工现场进行阻拦,禁止施工队施工,施工单位好说歹说就是不听劝。

后来,我们村委会主任去了,就说了两句话:第一,“元双”路是国家工程,我们必须支持;第二,施工队上山施工,是我同意的,你们有什么意见就找我。

两句话搞定了,“元双”路施工队顺利施工了。

我刚参加工作时,很多问题不知如何下手,而在这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他们请教。

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虚心求教的态度,认真领会他们朴实无华、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

其次是要用心观察。

目所一见,辄记于胸;耳所暂闻,不忘于心。

平常在办公室,我就注意多观察领导干部如何处事、如何决策,最后取得了什么效果,与预期的目标相差多少;注意听领导怎么安排布臵工作,听干部怎样汇报。

在向他们学习和观言察行的过程中,我懂得了很多道理;也在不断总结、归纳自己的收获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

最后是要善于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仅学习而不思考,等于什么也没学到。

在工作中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这时就要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工作经验,积极思考如何打开工作局面。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修路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法宝。

尹地村委会虽然地处元楚公路沿线,但乡村道路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大部分村组道路泥泞不堪,“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老百姓反响十分强烈。

为了尽快把路修好,我会同村干部连夜召开会议研究制订实施方案,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议等做好宣传,协调分工责任,白天到村内各家大型企业筹集,晚上挨家挨户宣传,按照不同路段或者按照家庭人员数量筹集资金,老百姓不理解,我们就反复跟他做思想工作,解释,碰上“钉子户”,我们就区别对待,找准方向,对症下药。

班洪村是我们尹地村委会辖区的一个村民小组,全村共46户,186人,现在正在进行“村巷道路面硬化”建设,在班洪村“巷道路面硬化”建设工程开工之前,我们一共进村召开村民大会4次:第一次,只有三分之一的村民同意实施,大部分村民认为,“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样生活的,打不打水泥路无所谓”;第二次,通过我们的宣传动员,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同意;第三次,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同意施工,并按照预算每人集资250元;第四次,通过宣传动员,村民渴望发展的愿望愈发强烈,为确保质量,根据班洪村劳动力少的实际情况,村民决定人均集资450元,一次性承包给施工队进行施工。

现在,班洪村的“巷道路面硬化”工程正在有条不絮的进行中。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尹地村委会8个村民小组已经有3个村完成了巷道硬化建设,有两个村正在建设当中。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尹地村委会将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实现水泥路面“村村通、户户连”四、结交良朋,众友相帮事半功成?(一)塑造品性,注重形象?没有高尚的人品做保证,很难成为一个人民信赖的好公仆,因此,必须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加强人品修养。

一要淡化“做官”心理。

作为一名年轻干部,要淡化“做官”心理,把理想和信念作为人品修养的方向,强化对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意识。

要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远大理想。

二要增强奉献意识。

作为一名刚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一参加工作就要树立起清正廉洁的意识,避免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断增强奉献意识。

三要常敲自律警钟。

要做到自律,关键靠自身努力,在日常生活中防微杜渐,决不能让不健康的东西从我们的思想防线上打开缺口。

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高尚的人品和良好的形象。

?(二)善于沟通,达观乐群?古人云: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有了同事间的相互理解、支持、帮助,不仅工作顺利,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大的难关也能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渡过。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我个人的吃饭问题,因为我家离村委会比较远,我就吃住都在村委会,在这一年当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我自己做饭吃;第二个阶段是我到村里面找饭吃;第三阶段村民打电话叫我去吃饭。

我刚到村委会的时候,人生地不熟,只能自己做饭吃;后来,我经常到村里面了解、熟悉情况,碰到那家吃饭坐下就吃了;再后来,情况比较熟了,关系比较好了,村民对我的情况都比较了解了,到吃饭的时候就会主动打电话叫我去吃饭。

?五、坚定信念,克艰困难锤炼自我?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村干部是万精油,农民的大事小事都会找村委会,找村干部,谁家的自来水管破了会来找村干部,邻里邻居有矛盾了找村干部,有困难了找村干部,诸多事情都在等着我们村干部去调解、处理。

这些事情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对于村民们来说就是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大事。

农村工作是复杂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拿前久一个村小组的一件家庭赡养纠纷来说,两位80多岁的老人,生育有三儿二女,二女已外嫁成家,三个儿子在本村也已各自成家,两位老人原先由小儿子赡养,老人的土地、财产也归属小儿子管理、所有,后因婆媳关系不和,儿媳虐待老人,婆婆决定拢大儿子家居住,由大儿子赡养自己,并将自己所属的财产、土地带着拢大儿子,该纠纷经村、组多次调解并达成了协议,两位老人的财产、土地平分两半,小儿子赡养父亲、大儿子赡养母亲,老人财产、土地谁赡养带拢谁,两个儿子各半,协议签订后的一段时间,小儿子家觉得自己家这些年来赡养两位老人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现母亲突然不要自己赡养,并带走所属的土地、财产,觉得很吃亏,心里很不平衡,后村上按协议找拢大儿子、小儿子两户划分两位老人土地,那天小儿子家不同意划分,土地就没有划分成,当日村上因有事,决定于次日双方拢来协商好后再进行划分,散场后双方回了家,在回家后约半个小时左右,小儿子和父子跟大儿子双方在村子巷口发生争执并打了起来,造成大儿子重伤,差点丢了性命,事发后,派出所及村组领导及时赶到制止了事态进一步发生,事发当时,大儿子的两个儿子声称要让小儿子家家破人亡,付出血的代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