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浅谈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浅谈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摘要】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双重优点,它刚度大,承载能力高,抗震性能强,可以增大跨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有着其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文结合湛江金海湾住宅工程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标签型钢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高度、跨度不断增加,高层、超高层建筑物层出不穷。

采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柱,由于受轴压比的限制,导致柱截面尺寸非常大,不仅影响使用功能,而且不利于结构抗震。

因此,出现了型钢混凝土结构。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型钢混凝土结构减少了构件的截面尺寸,提高了构件的承载力,增加了建筑使用面积和净高,同时也减轻了建筑物自重。

截面中的型钢和混凝土协同工作,共同承担荷载,使得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高于同样截面尺寸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因此型钢混凝土抗震性能优良。

1 工程概况金海湾住宅小区二期A2~A6工程位于广东湛江, 该工程框剪结构,地上35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198731.36㎡,工程造价35632万元。

整栋楼在二层各有一道型钢梁,尺寸为600mm×3570mm,型钢梁内型钢尺寸为3210mm×360mm×30mm×30mm,型钢侧边设置20mm厚横向及纵向支撑肋。

型钢梁长度分别为6800mm和980mm,将两段型钢梁内型钢分别与3根型钢柱焊接,并按图纸要求留孔绑扎钢筋,组成一个梁柱整体,以达到施工主体承重要求。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准备型钢:采用Q345-B级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钢板:采用Q345-B级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钢管: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长度1m或3m。

焊条:采用E50系列木方、U托等。

2.2 机械准备大型吊车一台(300t)、电焊机4台。

2.3 人员准备焊工8人、小工4人以及其他工种随时配合。

3 施工流程3.1 第一阶段—型钢支撑体系因大型钢(6800mm)荷载约8.2t,在进行梁柱焊接之前,搭设加强支撑体系,具体要求如下:型钢支撑采用7排立杆,3排位于型钢底部作为支撑,型钢底部横杆以300mm×400mm的步距进行布置。

型钢两侧增加两排立杆,以提升脚手架整体的稳定性。

另扫地杆满加的同时,在型钢下的钢管底部增加一层30mm厚的钢板。

3.2 第二阶段—梁柱焊接(1)支撑体系完成以后,即开始进行梁柱焊接。

焊接时均采用一级焊缝进行焊接。

(2)小型钢梁(b)因荷载不大,可直接用塔吊吊起,定位以后进行焊接。

大型钢梁(a)因荷载过大,将其分为3段,分别是1400mm、4000mm、1400mm。

两端梁柱焊接,中间梁梁搭接。

搭接时,断开处采用10.9级大六角头摩擦型高强度螺栓180M22螺栓距连接板边55mm,水平间距75mm,垂直间距100mm,连接板厚30mm,长度525mm,距梁顶及底100mm。

(3)柱型钢与梁型钢节点构造图详见04SG523第37页梁柱节点构造节点2。

(4)型钢均为Q345钢材,焊缝采用E50型焊条。

型钢腹板和翼缘板采用等强对接焊缝,其横向加劲肋与腹板、翼缘采用角焊缝(lf=6mm)节点加劲肋厚t=20mm,与柱内型钢等强对接焊。

(5)型钢梁翼缘和腹板孔,应工厂预留,采用机械钻孔,孔径为钢筋直径每边加3mm,按设计要求和规范打眼,不得任意留眼,影响结构质量。

(6)大梁分段焊接顺序为先焊接两端1400mm长的型钢,再同时进行中间段4000mm长型钢搭接。

3.3 第三阶段—钢筋绑扎在型钢梁与型钢柱连接完成以后,开始进行梁柱钢筋绑扎。

按设计尺寸,钢筋规格锚固长度,接头位置,以符合规范要求施工,且型钢梁上预埋件按设计要求预埋,安装完成后与钢筋一起验收。

绑扎顺序为梁下铁最低处两排主筋在型钢安装之前放置好,待型钢焊接完成,再从型钢肋上洞口穿插梁其他主筋。

要求穿插前,根据型钢肋上孔洞位置,在型钢柱上现场点出相应位置的孔洞,以保证整条型钢梁的主筋孔洞在一条直线上,以便钢筋的穿插。

该型钢梁两次需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构造筋(N2816),并根据已预留好的孔洞,穿插好拉钩(12@200×400)。

3.4 第四阶段—型钢梁支撑体系及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完成进行模板支设,将型钢下第一排横杆下移,增加U托及通长木方与型钢梁梁底接触,梁底两侧增加竖楞,间距400mm(见图1)。

图1 型钢梁支撑体系(mm)3.5 第五阶段—CGM灌浆料浇灌本次型钢梁采用CGM灌浆料浇筑,其特点为自密实,自流平,早期上强度快比较符合本工程要求。

1)CGM灌浆料施工前的准备CGM灌浆料施工前应准备以下工具:一是机械搅拌,如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搅拌机或连续式压力灌浆设备;二是人工搅拌,如搅拌槽及铁铲若干,可配合混凝土震动棒或手电钻式搅拌器使用;三是水桶若干;四是台秤若干;五是高位漏斗、流槽;六是灌浆助推器;七是模板;八是草袋、岩棉被、河砂等;九是棉纱、胶带。

2)CGM灌浆料的拌和(1)CGM灌浆料拌和时,加水量应按随货提供的产品合格证上的用水量加入,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在满足施工流动度的条件下尽量降低用水量。

对于地脚螺栓锚固和栽埋钢筋,用水量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适当减少。

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使用其他水源时,应符合现行《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2)CGM灌浆料的拌和可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

推荐采用强制式机械搅拌方式,应先加入3/4的用水量拌和1min~2min,其后加入剩余水量搅拌至均匀。

整个搅拌时间不应超过5min。

当采用手电钻式搅拌器时,先将拌和水及3/4的料倒入桶内,搅拌30s,再倒入剩余料搅拌至均匀。

整个搅拌时间不应超过2min。

如果表面有大量气泡,应静置1min后再灌注,也可以采用振动棒和铁锹配合使用的方法搅拌。

(3)搅拌地点应尽量靠近灌浆施工地点,距离不宜过长。

(4)每次搅拌量应视使用量多少而定,以保证40min以内将拌和好的灌浆料用完。

(5)冬期施工时,应采用不超过60℃的温水拌和灌浆料,浆体的入模温度在10℃以上。

(6)现场使用时,严禁在CGM灌浆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外掺料。

3)CGM灌浆料的灌注(1)用高位漏斗法灌浆,将拌和好的CGM灌浆料灌入已支设好的模板中,应从一侧或相邻的两侧多点进行灌浆,直至从另一侧溢出为止,以利于灌浆过程中的排气。

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

(2)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3)灌浆过程中,根据需要可适当敲击模板或振捣。

4)CGM灌浆料的养护(1)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湿草袋保持湿润。

(2)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CGM灌浆料的裸露表面应覆盖严密,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

若灌浆料表面不便浇水时,可喷洒养护剂。

(3)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浇水次数应保持灌浆材料处于湿润状态。

当采用快凝快硬型CGM灌浆料时,养护应根据产品要求的方法执行。

(4)CGM灌浆料养护用水应与拌和用水相同(见表1)。

表1 拆模和养护时间(5)灌浆料在常温下强度性能(见表2)。

故能保证该型钢梁强度C55的设计要求。

4 施工进度和安全保证措施由型钢厂家提前完善施工前所需要的各种机具和材料,项目部负责考察厂家实力和技术能力,检查原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编制方案和技术交底,质量员把关检查每一道施工程序,是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做到心中有底,无错无遗漏情况发生。

施工前由专职安全员检查架子是否牢固和操作平台板铺设是否稳固,安全防护是否到位,确认无任何安全隐患后,通知各工种施工操作施工,确保进度、质量、安全达标顺利实现。

5 型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前质量控制。

第一,施工前根据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编制制作、焊接工艺卡,并组织操作人员认真学习;第二,所有电焊工必须进行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并做好焊接技术评定;第三,钢材、焊材按相关标准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第一,为保证型钢柱、梁加工质量,从钢材下料入手严格控制。

所有型钢均委托专业厂家制作。

第二,组装前,连接面及沿焊缝每边5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等必须清除干净。

焊接完毕后,清除熔渣和金属飞溅物。

第三,焊缝表面不允许有裂缝、气孔等缺陷。

第四,型钢柱、梁安装精度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控制,加强复核观测。

6 注意事项6.1 支撑体系(1)脚手架的搭设、拆除及维护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持证上岗,其他人员严禁对脚手架动、拆、改任何杆件等,并且在混凝土未达到强度或经现场管理人员认同之前不允许任何人进行拆除。

(2)在搭设之前,必须对进场的脚手架杆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的构配件。

(3)脚手架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照以下规定程序进行。

6.2 吊装过程(1)型钢梁跨度长,其运输和吊装难度大,因此按设计规范要求,可取三断加工,用大型拖板车运输到现场,经甲方、监理单位验收(并且有材质检验报告,合格后准备吊装)。

(2)型钢吊装:为了吊装方便,每段端头焊上一个耳板,耳板上留眼,能挂钩,耳板焊在钢梁中线上,耳板眼上穿上钢丝绳,绳另一端挂在汽吊钩上。

(3)吊装完成后,按照测量给出的梁轴线和标高点拉线校正三断梁,确定无误后,按照规范连接。

焊缝接连按04SG523连接要求施工,确保型钢质量要求7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金海湾住宅小区二期A2~A6工程施工,显著提高了我公司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水平,加快了施工进度,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业施工人员,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参考文献[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 ) 2001)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刘利萍;型钢混凝土(SRC)结构在淮河防汛调度设施工程中的应用[J];治淮;2005年09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