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课堂40分钟交流学习及自我探究的心得,进一步增加对作者及民歌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面对多种信息资源的同时,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乃至形成一篇语句优美,构思清晰的文章,把自己的作品上传到BBS论坛,互相批阅赏析,共同进步。
八、板书设计:
云南的歌会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认为,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性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性学习。)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云南的歌会》
课题:《云南的歌会》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初二年级
课时:1
提供者:王晖
单位:长治市壶关县晋庄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云南的歌会》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首篇文章,本单元的内容都是有关民风民俗的美文精品,学习这些课文会让我们感受到平凡生活中蕴含着无穷乐趣。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原题为“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向我们介绍古老又蕴含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的游戏方式。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文章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和赞赏。
同学们领悟得非常好概括的能力也很棒,让我们透过文字来感受三个场景的独特魅力。
四、拓展探究:
你对民歌,流行乐,世界名曲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就喜欢的内容谈点感受。
学生甲:
流行乐风靡一时,却很难长久,一时喜欢性起歌唱,但过后没有深刻印象。
学生乙:
民歌形式活泼自由,畅快,尽情抒发内心情感。
学生丙:……
民歌自有精华所在,让我们关注民族音乐,打造民族艺术品牌。让民族艺术走向世界。
2、根据以上所选学习方式,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小结,承认学生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发展。
3、借用网络,激发其学习兴趣。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朗读、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云南浓郁的民歌文化及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的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它们的作用;
2.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2.学习作者表现民歌文化的几种描写手法: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及场面描写。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云南是聚居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云南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民歌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云南的歌舞让人倾倒,灵山秀水滋润了他们甜美的歌喉。你了解云南民歌吗?让我们共同欣赏彝族民歌《阿诗玛》和白族民歌《蝴蝶泉边》出示多媒体画面。
3、读文思考:
1、作者描绘了哪些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
2、作者以歌为媒介,向我们传递什么情感?
学生:
山野对唱-----(人物)----才情智力比拼
山路漫歌----(环境)----即兴自由歌唱
山寨传歌----(场面)----传承民歌文化
学生: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这种古老而又蕴含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的歌会形式,传递出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喜爱和赞美的情感,传递出作者对民俗民风的欣赏、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八年级学生尤为明显教育界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八年级学生是由少年向青年初期发展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情感情绪激易动暴躁并向两极波动,爱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具有独立意向、成人感,自主、自立意识急剧增强;认识能力显著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相互爱慕心理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落后。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八年级孩子开始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这种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所以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仍然是孩子进步的关键。
山野对歌---才情智力大比拼
山路漫歌---发自性情,自然成趣
村寨传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二、欣赏讨论:谈谈你对民歌的理解。
学生甲:
民歌曲调悠扬、宛转,抒情行明显,感情真挚、亲切,语言直白,近于口语,但唱起来有难度,不像流行歌曲容易演唱。
学生乙:
但流行歌曲像一阵风吹过即逝,不留痕迹,很难长久。民歌却不同,它久唱不衰,成为经典。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歌也丰富多彩,花样繁多。
学生丙:……
民歌内容丰富,有歌唱爱慕之情,激发生产热情的,也有爱掉死者,祝福婚配的。还有抒发丰收的喜悦,节日的欢乐之情的。更有趣的是僳僳族“打官司”也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原告被告申诉理由要唱,裁决人作决也要以歌的形式来表现。今天我们学习沈从文的散文《云南的歌会》感受古老的歌会形式所蕴含的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
(三、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写蹲踞、酬和、譬喻、糯米、哕这几个生字。能积累熹微、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云南歌会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