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噪声监测作业指导

噪声监测作业指导

WORK INSTRUCTION 标题: 噪声监测项目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沓M 口刼
1.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噪声的监测,其中包括区域环境噪声、企业场界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道路施工噪声。

本标准和具体的项目可能有一定的差异,需具体对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一GB12348 —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3. 设备与器材
噪声监测的准备设备和材料有相应的噪声监测仪器、气象参数测定仪器、测距仪等,还有相应的辅助材料和记录的材料。

(1)
(3)记录材料
4. 采样步骤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四个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卞样的准备现场采样出具数据报告
4.1采样任务单的接受
采样人员从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4.2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确定测定的项目和测定的目的后,从样品室领取噪声测定的相应的设备和材料。

采样前也相应的关注采样地区的天气情况,保证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
速为5m/s 以下进行。

风速风向仪使用前登记正常,使用后登记正常。

4.3 现场采样
(1)现场资料的调查
到达采样的现场后,了解该区域地理位置,根据噪声功能区划图,得到该
区域所处功能区类别。

如果该区域面向交通干线,则利用测距仪和米尺量出噪
声敏感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距离,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
范》确定敏感点所执行的功能区标准类别。

(2)噪声种类的确认及布点的原则
了解噪声污染源的种类,选择《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还是《社
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根据敏感点噪声污染状况,进行点位的布设,包括距噪声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大的位置。

一般情况下,测点选择在边界外1m、高度1.2m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1m的位置。

当厂界有围墙且有受影响的噪声敏感点建筑物时,测点应选在厂界外1m、
高于围墙0.5m以上的位置。

当厂界无法测量到声源的实际排放情况时(如声源位于高空、厂界设有声屏障等),应同时在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1m处另设测点。

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 1 米时,厂界噪声应选择在敏感建筑物室
内测量,并将相应限值减去10dB(A)作为评价依据。

室内噪声测量时,测点应
选择在距离任一反射面0.5m以上、距离地面1.2m处,在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
开启状态下测量。

固定设备结构传声至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时,在敏感建筑物
室内测量,测点距离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以上、距外窗1m
以上,窗户关闭状态下测量。

其他可能干扰房间的声源(电视机、空调机、排气扇等)应关闭。

(3)现场测试
根据现场勘查和点位布设的结果,画出示意图(包括边界、声源、噪声敏感建筑物、测点等),将基本参数(企业名称、地址、功能区类别、测点位置等)及时记录。

并将各测量位置记录在图上。

确定测量点位后,首先用声校准器对声级计进行校准,并按照计量结果进行校准,记录测量前校准示
值。

传声器加防风罩,将时间计权特性设为“F”档,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1s。

在引起居民投诉的主要声源前 1 米进行监测(传声器指向声源),测量 1 分钟的等效声级,初步了解噪声源的排放状况,同时确定是稳态噪声还是非稳态噪声。

如何确定稳态非稳态(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否大于3dB 。

)被测声源是非稳态噪声,测量被测声源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必要时测量被测声源整个正常工作时段的等效声级;若是稳态噪声,采用1min等效声级。

将被测声源关闭,在各个测点测量背景噪声,并进行记录。

将被测声源开启,在各个测点测量等效声级,并进行记录。

测量完毕后,用声校准器进行校准,前后示值误差不大于0.5dB并及时记录
校准示值。

将仪器、物品整理好归位。

2.5.
3.2交通噪声的监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