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KPM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PKPM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PKPM结构技术问题汇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深圳分部2011说明本文为PKPM结构技术问题汇总,文章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深圳分部发表在其官方网站的技术支持。

本文只是对其整理汇总。

本文不是官方发布的,是网友学习时整理汇总的,仅是为了学习的方便,其中的文章以官方发表的为准。

本文排版说明:本文字体均为:微软雅黑(黑色)标题:微软雅黑、四号、加粗问题:微软雅黑、五号、加粗解答:微软雅黑、五号汇总会随官方发布的进行更新。

更新可到“梁筑博客”下载。

梁筑博客:/整编人:梁zl775443542QQ:775443542Ⅰ目录2011年9月第二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1)2011年7月第一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4)2011年6月第四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 (7)Ⅱ2011年9月第二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发布时间:2011-09-21 来源:PKPM1、PM中布置了人防荷载,但SATWE计算后人防工况内力都为0,什么原因?答:SATWE计算参数中勾选了“采用自定义组合工况”,将其取消即恢复正常。

一般不需要勾选该项。

2、某模型加强区剪力墙配筋很大,经查为拉弯控制配筋;在非加强区的墙配筋没那么大,SATWE对非加强区的墙,有无考虑拉弯计算?答:不论什么位置的墙,都考虑了拉弯配筋。

非加强区配筋小,可能是拉力小,为压弯控制配筋。

3、PMCAD“画结构平面图”楼板计算不超筋,但实际配筋直径达到32,很大。

答:初始计算面积为2600平方毫米,由于程序中默认最大钢筋面积为18@100,即2544平方毫米,自动选择不到合适的钢筋,显示直径32。

可在“钢筋级配表”中增加所需的直径及间距,再生成实配钢筋。

4、PMCAD“平面荷载显示校核”中的竖向导荷的单位面积质量,与SATWE结果WMASS.OUT中“各层单位面积质量分布”有差别。

答:“平面荷载显示校核”中默认是1.2恒+1.4活;SATWE中是“1.0恒+0.5活”。

5、基础CAD计算,30层结构,两桩承台, “桩基承台及独基沉降”菜单,计算后承台高度只有300mm,过小,什么原因?答:桩承台高度经常由冲切确定。

对墙下桩承台,程序将墙上荷载简化到两端点,相当于两个虚柱荷载,再进行相关计算。

如果端点落在桩范围内,则不进行冲切计算,得到的承台高度较小。

6、桩承台基础,计算书中输出CX、CY代表什么意思?答:代表柱子相对承台形心的偏心距离。

7、10新版SATWE,0.2Q0设置调整层数后,退出再进入该参数则清0,什么原因?答:10版要先选择“框剪体系”,再进行0.2Q0设置。

8、某工程有一层地下室,转换层在地上2层,转换层所在层号填3,软件用剪弯刚度计算转换层上下刚度比。

新高规不是说2层采用剪切刚度吗?答:因为该模型嵌固端设在基础上,即嵌固端层号填1,而不是地上一层,软件用转换层所在层号—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

所以为3层转换。

故用剪弯刚度计算。

9、地下室层数和嵌固端层号有什么关系?嵌固端有什么作用?答:1、嵌固端所在层号软件默认为地下室层数加1,也可以人为指定,但指定的层刚度比要满足作为嵌固端的条件。

2、指定嵌固端程序主要实现:a 确定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b满足嵌固端下层柱的钢筋10%的增加及梁的弯矩设计值增大30%;c 作为结构“底层”的内力调整;d 确定计算倾覆力矩的位置等;e 若有转换层影响是否为高位转换的判断;f 不作为柱子计算长度系数是否为按底层1.0的标志。

10、SATWE柱、墙的活荷载折减系数,假如计算截面以上有21层住宅,此层柱墙的活荷载是否取计算截面以上21层的活荷载总和乘以0.55呢?还是取计算截面以上的从上往下计数的第一层X1.0+第2,3层X0.85+第4,5层X0.7+第6~8层X0.65+第9~20层X0.60+第21层X0.55?答:按照前者计算。

初始活荷载计算不进行折减,先计算出各杆件的活荷载标准值,在内力组合时按照前者方法进行折减。

11、SLABACAD人防冲切力明显小于手工复核结果,为什么?答:由于人防作用下混凝土抗压强度要提高1.5倍,程序将冲切力除以1.5来考虑。

12、SATWE计算后上层柱子配筋大于下层,为什么?答:下层柱子为中柱,上层柱子为边柱,只有一侧有梁,导致上层柱弯矩大于下柱。

同时上层柱子轴力小。

两层柱子都是大偏心受压,此时轴力大对配筋有利,导致上层配筋大于下层。

13、PMCAD及STS框架模块建立的三维钢结构结构,其中的钢柱轴压截面分类是如何取值的?答:对钢结构规范中能识别的截面,程序可以自动判断。

对于有些截面,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可能为B类,也可能为C类,此时程序自动按保守的C类取。

再进行稳定系数的查找及计算。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深圳分部2011-09-162011年7月第一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发布时间:2011-08-05 来源:PKPM1、某框架梁,分别采用二级和特一级抗震计算,两次计算梁端支座设计弯矩相同,但SATWE 配筋有一些差别,什么原因?答:原因是勾选了SATWE参数中“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

此时不同抗震等级,程序假定的初始受压钢筋不同,导致最后的梁端受拉钢筋面积不同。

2、2010版SATWE,转换层号填4,地下室层数填2,计算后输出转换层上下剪弯刚度比值,但按照10新高规附录E,转换层在地上2层,不是应按剪切刚度比计算吗?答:2010新版SATWE,转换层刚度方法判定,采用“转换层号减去嵌固端所在层号”,本模型嵌固端层号填的为1,这样程序认为转换在3层,所以采用了剪弯刚度算法。

3、某框架梁,SATWE结果“构件信息”中,根据各工况内力标准值手算的设计弯矩要大于程序给出的设计弯矩,什么原因?答:手算的时候没有考虑弯矩调幅。

程序将恒活载调幅后,再参与的内力组合。

4、2010新规范版本SATWE结果哪里可以看到梁柱墙的主筋强度?答:在“混凝土构件配筋及钢构件验算简图”下方的图名中可以看到。

5、钢框架中的屋面圆钢支撑,如何计算?答:圆钢支撑实际为柔性支撑,在SATWE三维分析中只能按拉压杆考虑,不能按单拉杆考虑,所以圆钢支撑在SATWE中的构件验算结果是没有参考意义的。

建议可以单独到STS 工具箱的屋面支撑计算工具中按单拉杆计算。

6、2010版SATWE结构刚重比的计算,结构重量采用什么值?答:按照新高规5.4.1条,对各类体系结构,程序均取G=1.2恒载标准值+1.4活载标准值。

7、筏板基础中,“单独验算”和“柱冲切板”两个命令都可完成柱对筏板的冲切验算,但给出的计算书中不平衡弯矩有差别,为什么?答:对PMCAD中偏心布置的柱,前者输出的不平衡弯矩以柱节点为准,后者以柱形心为准,导致差别,但不影响结果,即两命令得到的冲切力与抗力的比值是一样的。

8、基础CAD中,桩筏基础,点“筏板布桩”,程序自动计算所需桩数,给出“最大桩反力(547)”,547代表什么意思?答:代表最大桩反力对应的荷载组合号,为标准组合,可在“当前组合”中查看具体的组合公式。

9、2010新版SATWE结果WV02Q.OUT文件中,提供了三种柱、墙倾覆力矩的计算方式,各为什么意思?答:方法一:新抗规6.1.3方法,用规定的水平力计算出各柱、墙剪力,再使用该条条文说明公式计算倾覆力矩。

方法二:轴力方式——将该层柱、墙轴力拿出,对柱、墙轴力的合力点取距,再加上柱、墙底弯矩为最终倾覆弯矩。

方法三:02规范老方法,也是08版采用的方法——CQC法,与方法一类似,但是柱、墙构件剪力通过CQC组合得到,而不是用规定水平力得到。

10、SATWE参数给出“实配钢筋超配系数1.15”,如果不是一级框架结构或9度,是否需要人工改为1.0?答:不需要。

该参数对应2010新高规6.2.1式、新抗规6.2.2-2式。

只对一级框架结构或9度区框架起作用,程序可以自动识别。

当为其他类型结构时,也不需要修改为1.0。

11、某位于地下室的T形剪力墙,腹板与翼缘两肢高厚比都小于8,SATWE为什么没有识别为短肢剪力墙?答:SATWE中,首先是两肢、单肢墙才会进行短肢墙的判断。

对地下室中墙,程序认为两节点间为一段墙,这样T形墙被认为是三段,即腹板一肢,左右翼缘各一肢,所以判断为一般墙。

12、2010新版SATWE计算后,某梁提示Rs= 1.22 > Rsmax = 1.20,最大配筋率超限,请问1.2%是什么意思?答:程序执行了新高规表7.2.25,根据不同跨高比对连梁纵筋最大配筋率的限制。

13、桩承台+防水板,要计算浮力下的桩反力,使用基础CAD哪个菜单?答:可使用“桩筏筏板有限元计算”菜单,此时上部荷载施加到承台上,用弹簧刚度模拟桩的作用,筏板下基床系数定义为0。

由于“防水板抗浮计算”中假定柱、墙为防水板不动支座,不如桩筏有限元模拟的准确。

但两菜单都可计算出防水板自身的配筋,可以参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工程部深圳分部2011-07-102011年6月第四周结构技术问题汇总发布时间:2011-07-27 来源:PKPM1、SATWE计算无梁楼盖结构时,除在柱轴线处加虚梁外,为使柱子配筋更准确,经常在板跨中也加虚梁。

如将该模型进入SLABCAD第四步板带划分时,跨中虚梁处也被认为是柱上板带,不合理。

如何处理?答:可以分开两个模型。

跨中带虚梁的模型用于SATWE整体计算,跨中不带虚梁的模型用于SLABCAD楼板的计算。

2、SATWE如设置了弹性板6和强制刚性板假定,同时勾选了“强制刚性板时保留板面外刚度”,此时是否需要将中梁刚度放大系数改为1?答:需要将其改为1,以免重复考虑板对梁的刚度影响。

3、中震不屈服计算后,如何看出程序执行了相应调整?答:在2010版SATWE中(1)可以从结果“构件信息”文本文件中,看到钢筋材料强度采用了标准值,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0;此时风与地震不同时组合。

(2)关于不进行强剪弱弯的放大——例如某框架梁,二级抗震,“构件信息”中其设计剪力V如是带地震的组合,则可通过对应的荷载组合系数和各工况标准值,直接手算组合得到,证明其未进行强剪弱弯的放大。

否则该剪力要比手算组合的大。

(3)关于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取1.0——可由上面的剪力V代入相应公式,取γRE为1.0,手算求得配筋面积应与程序给出的相符。

4、08与10版SATWE计算结果有何差别?答:两版本内核并无大的改变,在对比计算时,可以先查看各杆件在恒、活、风、地震下的内力标准值是否一致。

注意保持参数一致,如梁刚度放大系数、保护层厚度、是否考虑梁柱交接处刚域、地震及风的阻尼比等等;如上述参数一致,则两版本构件内力标准值应几乎一样或仅有微小差别。

5、基础CAD中,布置柱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退出“基础人机交互输入”时显示的反力大于后续“弹性地基梁计算”的反力,什么原因?答:“基础人机交互输入”中的反力为标准组合下,“弹性地基梁计算”反力为基本组合下,所以一般前者要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