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主 要是指由SiO2及其硅酸盐 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制成的 材料,包括陶瓷、玻璃、 水泥和耐火材料等。此 外,搪瓷、磨料、铸石 (辉绿岩、玄武岩等)、 碳素材料、非金属矿(石 棉、云母、大理石等)也 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
先进(或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先进(或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用氧化物、 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 以及各种无机非金属化合物经特殊的先进工 艺制成的材料。主要包括先进陶瓷、非晶态 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
石器时代
* 石器时代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 旧石器时代( 250万年前~1万年前 )
人类直立行走后为生存逐渐学会使用天然的材料-木 棒、石块等。然而纯天然的材料,使用起来并不得心 应手,也不够犀利。于是开始人工打制石器-石矢、 石刀、石铲、石斧、石球等。打制石器用的材料大多 数是石英石,少部分是燧石(火石)。燧石的使用是 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旧石器是人类制造的第一种原始材料。它利用一块较 硬的石头砍砸另一块较软的石头打击而成,形状不规 则也不固定,加工十分粗糙,故发展了新石器。
以很大速度作用于机件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金属 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叫做冲击韧性。 前面所讨论的强度、塑性、硬度都是金属在静载荷作用 下的机械性能指标。实际上,许多材料都是在循环载荷 下工作的,在这种条件下材料会产生疲劳。
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1. 高强度钢:
以奇瑞汽车为例,高强度钢板的采用比例从早期车型的 20%左右增加到现在生产车型的50%左右;而在研 发设计的新车型中用到了较多的超高强度钢板,使高强 度钢板在整车中的应用达到了70%以上。 从2004年开始,通用汽车公司在雪弗莱车型上首先开始 使用 “多相位”的AHS钢材,占其车身总重的12%。现 在,许多其他车型也开始使用这种钢材。这种钢材的主 要优点是强度高,更容易成型,碰撞性能更佳,而且重 量不变。把它用在轿车前端时,它能吸收更多的碰撞能 量。下一代正在开发中的钢材被称为“诱导转化塑性” (TRIP),其强度和可成型性能还将进一步提高。
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之一:陶瓷
陶瓷按其概念和用途不 同,可分为两大类,即普通陶 瓷和特种陶瓷。 根据陶瓷坯体结构及其基 本物理性能的差异,陶瓷制品 可分为陶器和瓷器。
高分子材料时代
* 高分子材料时代(1909~)
1909年酚醛树脂 1925年聚苯乙烯 1931年聚氯乙烯 1941年尼龙 如今世界年产量1亿t 体积超过钢
材料类别 增长率 木材 1.6% 钢 5.7% 水泥 6.4%
1940~1980各种材料的年增长率
高分子材料 13.6%
材料的分类
按化学组成(或基本组成)分类
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2. 铝合金:全铝发动机、镁合金方向盘以及GM T发动机防护罩等轻量化材料
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3. 镁合金:强度高、重量轻,而且可循环再用。
轮毂、自动变速箱、发动机、传动机构及其它零部件: 壳体型零件(如手动变速器壳和盖、离合器壳等)和车内部件(如 方向盘系统、仪表面板等)
材料的使用性能
材料的使用性能指材料在最终使用状态时的行为。
主要包括可靠性、耐用性、有效寿命、安全性等。
建立使用性能与材料基本性能相关联的模型,了解失效 模式,发展合理的仿真试验成都,开展可靠性、耐用性、 预测寿命的研究,以最低代价延长使用期,对先进材料 研制、设计和工艺是至关重要的。 注:加工工艺对使用性能有影响。
纳米技术改性的镁合 金,是一种更优化的 金属材料,尤其适合 用来制造车身
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4. 其他合金:
* 钒钢、钒钛合金具有高强度低重量的特点。一些汽 车的连接件是用含5%钒的钛合金制造的。此钒钛合金 能够适应汽车零部件的高速机械运作的苛刻环境。 * 稀土元素:镧、钪、钇等性质相近的金属元素。钢 经过稀土元素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韧性和塑性,改善 冲压性能。添加了稀土元素的钢材用于汽车的车轴、 骨架梁等。另外,在汽车电机改造中,高性能的磁性 材料起到关键作用。
材料的地位和作用
* 材料是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
材料、能源、信息是当代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 的三大支柱,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 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
* 材料是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四大标志之一(新材
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材料的发展史
在材料学家看来,人类的文明史就是材料的发 展史,并往往以不同特征的材料划分人类不同 的历史时期,诸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 器时代、高分子材料时代……
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
方舟 博士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内容
1. 2. 3. 4. 材料的简介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
5. 复合材料
1. 材料的简介
1.1 材料的定义和地位 1.2 材料的发展史 (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高分子 材料时代----) 1.3 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 1.4 材料的四大要素 (性质、使用性能、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加工)
石器时代
* 新石器时代 ( 1万年前~8000年前 )
新石器时代开始标志是:打制的石器更加精美、陶器和 玉器工艺品的出现、用石头和砖瓦做建筑材料。 更加精美的石器:石球、石铲、钻孔石斧等 陶器:人类第一个人工合成材料。 如兵马俑等。 玉器:玉璋、玉璧、玉环、玉雕、金镂玉衣等。 砖瓦等建筑材料: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等。
什么是材料?
* 世界万物,凡于我有用者,皆谓之材料。材 料是指具有满足指定工作条件下使用要求的形 态和物理性状的物质。材料存在于我们的周 围,与我们的生活、生命息息相关。 * 材料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物 质基础。正是因为材料的使用、发现和发明, 才使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走出混沌蒙昧 的时代,发展到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四要素之间关系示意图
使用性能
组 成 与 结 构
(工程) 性质 (化学) (物理学) 合成与加工
2. 金属材料
2.1 金属材料的分类
(铸铁、钢、有色金属及合金、新型金属材料)
2.2 金属材料的性能
(拉伸性能、机械强度、硬度、冲击韧性、疲劳性能)
2.3 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是由化学元素周期 表中的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可 分为由一种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 (纯金属);由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元成与加工指建立原子、分子和分子聚集
体的新排列,在从原子尺度到宏观尺度上对结构进行 控制以及高效而有竞争力地制造材料的演变过程。 合成常常指原子和分子组合在一起制造新材料所采用的演变过程。 加工指为生产出有用材料对原子和分子的控制过程,还包 括在较大尺度上的改变,有时也包括材料制造等工程 方面的问题。 材料的合成与加工是获得高质量和低成本产品的关键,材 料加工能力对于把新材料转变成有用制品或者改进现 有材料制品都是十分重要的。
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指材料具备的从原子和电子尺
度到宏观尺度的结构体系。对于大多数材料来说,所 有这些结构尺度上化学成分和分布是立体变化的,这 是所采用的合成与加工的结果。而结构的变化会引起 相应的一系列复杂的材料性质。 材料的性质和使用性能愈来愈多的取决于材料的结构。 纳米材料指至少在一维尺度上的粒径在1~100nm之间 的材料。纳米效应:比表面积显著增大;表面原子数 大大增加;表面能很高;活性增大……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拉伸性能
低碳钢的拉伸和应力一应变曲线
几种金属材料的拉伸性能比较
金属材料的机械强度
指金属材料在静荷作用下抵抗破坏(过量塑性变形或断 裂)的性能。由于载荷的作用方式有拉伸、压缩、弯曲、 剪切等形式,所以强度也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 弯强度、抗剪强度等。各种强度间常有一定的联系,使 用中一般较多以抗拉强度作为最基本的强度指标。 采用3点弯曲试验测定抗弯强度,试样尺寸为 3mm×4mm×37mm,跨距30mm,加载速度0.5mm/min。
金属材料
在103种元素中,除He,Ne,Ar等6种惰性元素和C、Si、N等16种 非金属元素外,其余81种为金属元素。除Hg之外,单质金属在 常温下呈现固体形态,外观不透明,具有特殊的金属光泽及良好 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力学性质方面,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 延展性及耐冲击性。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新物质。合金的性质与组成合 金的各个相的性质有关,同时也与这些相在合金中的数量、形状 及分布有关。
青铜器时代
* 青铜器时代(8000年前~公元前1400) 天然铜块 铜 青铜(铜锡合金)
Sn含量:1/6 2/5 钟鼎(韧性好) 刀斧(硬度高)
铁器时代
* 铁器时代(公元前1400~ )
陨铁
小亚细亚人约在公元前1400年开始了人工炼铁。 铜柄铁剑(甘肃灵台春秋墓);干将莫邪铸剑的传 说;铁斧(60*40cm,32kg, 湖北一战国时期 矿井)、铁锤、铁锄等证明中国也是较早掌握炼铁 技术的国家之一。还有砖身铁塔(湖北当阳玉泉 寺),高17.9m,由质量为38300kg的44块铸件 组成,拼装得天衣无缝、浑然一体,铸造技术非常 高超。比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早了800多年。
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根据材料的性能分类
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按服役的领域来分类
信息材料、航空航天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按材料的尺寸分类
材料的分类
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半导体材料、磁 性材料、透光材料、高强度材料、高温材料、超硬材料等。 按物理效应分为:压电材料、热电材料、铁电材料、非线性 光学材料、磁光材料、电光材料、声光材料、激光材料等。 按用途分为:电子材料、电工材料、光学材料、感光材料、 耐酸材料、研磨材料、耐火材料、建筑材料、结构材料、包 装材料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