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c结直肠癌基础与治疗
• T代表浸润深度: –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 T0 无原发肿瘤
• N代表区域淋巴结: –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 Tis 原位癌:上皮内或侵犯粘膜固有层 – N0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 T1 肿瘤侵犯粘膜下层。
– N1 1~3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 N1a 1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齿状线以下为复层鳞状上皮,受躯体神经支配,痛觉敏锐。 肿瘤侵犯骶丛神经和骶骨 闭孔神经受侵或受压 肿瘤侵犯后,可出现疼痛,尤其排便时加重。肛门指诊可引起剧烈疼痛。 • 大便习惯改变 早期直肠癌即可有便频、稀便和粘液便等症状。 肿瘤体积增大后,可有持续性肛门坠胀感,大便次数增多等。 • 梗阻 x线可见整个结肠均有充气扩张,可与结肠癌所致梗阻鉴别
T4a T3-T4a T4b
转移
– T3 肿瘤穿透固有肌层抵达浆膜下层
或侵犯未被腹膜覆盖的结肠周围
或直肠周围组织。
– T4 肿瘤直接侵犯其它器官或组织结构• M代表远处转移:
和/或 穿透脏层腹膜
– Mx 远处转移情况无法评估
– M0 无远处转移
– M1 有远处转移
大肠癌Dukes分期系统
• 大肠癌常用的分期系统 • Dukes,1937年提出
膜炎等 全身:贫血、消瘦、乏力、水肿等慢性消耗性表现
• 转移的症状 局部浸润 淋巴道转移 血行转移(肝转移最常见)
• 结肠癌因其病灶大小、部位、病例类型不同可呈现不同的症状体征。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直肠癌由于病灶位置较低,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性状和习惯的改变等 • 便血
80-90%的直肠癌患者可有便血,早期阶段即可出现便血。 • 疼痛
结直肠癌的诊断
• 肠镜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生化检查、CEA • 胸部、腹部、盆腔CT检查 • 病理评估 • 肛门指诊 • 前哨淋巴结活检(作用不明确)
结直肠癌的疾病分期
• AJCC/UICC TNM分期 • Duke’s 分期
大肠的组织结构
浆膜层 肌层 粘膜下层 粘膜层
2002年版AJCC/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
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
• 遗传因素
大肠癌患者中,约15-25%的患者有大肠癌家族史。 大肠癌患者的家族成员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RR=3.5-4.0)
• 疾病因素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P)
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 早期 常无特殊的临床症状
• 进展期/晚期 局部:大便性状和习惯改变、腹痛、腹部肿块、急慢性肠梗阻表现、肠穿孔、腹
– A:肿瘤只在肠壁本身(不超过肌肉层) – B:肿瘤穿过肠壁(超过肌肉层) – C:有淋巴结转移其后有些修改,如Dukes本人把C期又分为二: – C1:只有肿瘤周围的淋巴结有转移 – C2:肠系膜血管结扎处的淋巴结有转移
• 后来又有人提出D期指有远处转移的情形
2002年版AJCC/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
TNM
0 期 Tis N0
M0
Ⅰ期 T1
N0
M0
T2 N0 M0
Ⅱ期 IIA T3
N0
M0
IIB T4 N0 M0
Ⅲ期 IIIA T1-2 N1
M0
IIIB T3-4 N1 M0
IIIC 任何T N2
M0
Ⅳ期 任何T 任何N M1
Duke’s
-
A A B B C C C D
第7版AJCC/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
结直肠癌疾病基础与治疗
医学部 仅供Roche内部培训使用
内容
• 结直肠癌疾病概述
解剖 流行病学 结直肠癌的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诊断 疾病分期 预后
• 结直肠癌的治疗
手术治疗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化疗及靶向治疗 结肠癌的辅助化疗 直肠癌的辅助放化疗 直肠癌的新辅助放化疗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全球
发病率在全身肿瘤中位列第四 ,死亡率在全身肿瘤中位列第四。 全球每年约1,235,000新发病例,609,000死亡病例。
GLOBOCAN 2008
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中国
在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在全身肿瘤中位列第六,结直肠癌死亡率在全身肿瘤中位列 第五 。
GLOBOCAN 2008
– N2 4个或4个以上的区域淋巴结 转移
– N2a 4-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 N2b 7或7个以上个区域淋巴结转 移
第7版AJCC/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
0期 Ⅰ期
Ⅱ期
IIA
IIB
IIC
Ⅲ期
IIIA
IIIB
IIIC
ⅣA ⅣB
Tis
T1
T2
T3
T4a
T4b
T1-2 T1
T3-4a T2-T3 T1-T2
• T代表浸润深度:
• N代表区域淋巴结:
–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 T0 无原发肿瘤
– N0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
– Tis 原位癌:上皮内或侵犯粘膜固有层 – N1 1~3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以上的区域淋巴结
– T2 肿瘤侵犯固有肌层。
结直肠癌疾病概述
大肠的解剖结构
(横结肠) Transverse colon
(降结肠) Descending colon
(升结肠) Ascending colon
(乙状结肠) Sigmoid colon
Rectum( 直肠) Anus (肛管)
从盲肠到肛门,全长1.5米,分为:结肠、直肠、肛管, 结肠分五段:盲肠(附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
– T3 肿瘤穿透固有肌层侵犯的结直肠周围 – N1b 2-3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组织。 – T4a 肿瘤穿透脏层腹膜
– N1c 肿瘤沉积在浆膜下层、肠系 膜或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不
– T4b 直接侵犯其它器官或组织结构
伴区域淋巴结转移
• M代表远处转移: – Mx 远处转移情况无法评估 – M0 无远处转移 – M1 有远处转移 – M1a 1个器官或部位转移 – M1b 超过1个器官或部位转移
我国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 大肠癌已成为我国第六位常见恶性肿瘤 • 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涨,在大城市增幅更快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大肠癌的发病部位也在发生改变,尤其是结
肠癌的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 • 但目前除了少数发达城市外,直肠癌发病率仍然高于结肠癌的发病率 。
结直肠癌的病因学
• 饮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