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少儿论语 100句

少儿论语 100句

孔子谈学习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另人愉快的是么?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知识而有了新的体会便可以当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4.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的表现。

最后一个“知”是“智”的通假字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求知时在心里要有一种生怕追赶不上那样的感觉,对学过的又好像有一种生怕丢掉什么的感觉。

7.三人行,必有我师——【原文解释】:几个人一起出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那。

【现代解释】:几个人同行,其他人各具优点和缺点,他们的优点我要学习,他们的缺点,我要自己注意,加以防范,避免重蹈他们的覆辙。

所以他们都可以做我的老师。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而且爱好学习,不以相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羞耻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什么才能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不多的人讨教10.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说明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该不是一个追求物质享受的人,而是有思想、有道德、勤思慎言的人。

在现代社会,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呢?我认为应该是:1.做事上:专注、出色、有原则.2.做人上:敦厚、谦和、有诚信.3.态度上:不争、不贪、不献媚.4.品德上: 有格、有节、有分寸.5.见解上:有创意、有包容。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

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13.小子何莫学夫诗——意思是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同学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应该是这样的不学诗无以言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讲的是孔子的儿子接受教诲的事。

原文是:“(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对曰:…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

鲤趋而过庭。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对曰:…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14.朽木不可雕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怎么译宰予大白天睡觉。

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

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15.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6.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通过学习平常的知识,理解其中的哲理,获得人生的真谛。

难道只有老天会了解我吗?17.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换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18.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夏说:“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产品,君子通过学习来领悟道理。

”孔子谈做人19.我欲仁,斯仁至矣——子曰: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等于解说《里仁》的话,谈仁的用。

仁义并不是摸不着、看不到、很高远的。

只要在观念上引发仁慈心,去爱别人,有一点爱心存在,就是仁爱的道理,就可达于仁道,不要去向外驰求。

20.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

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2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孔子:“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

”看见善良的东西,努力追求,好像赶不上似的;遇见邪恶的东西,使劲避开,好像将手伸到沸腾的水里一样。

2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2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说,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的道理。

比喻中仍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俱的品质。

2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26.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27.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两句话很明白清楚,就是说个人的修养。

巧言的内涵,也可以说包括了吹牛,喜欢说大话,乱恭维,说空话。

巧言是很好听的,使人听得进去,听的人中了毒、上了圈套还不知道,这种巧言是最会搅乱正规的道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小事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坏了大事。

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由于小地方搞坏的。

一个意思是,作事要有忍劲,狠得下来,有决断,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决断,坚忍下来,才能成事,否则不当机立断,以后就会很麻烦,姑息养奸,也是小不忍。

28.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评析】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

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29.吾日三省吾身——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30.不迁怒,不贰过——紧求“颜回不迁怒不贰过”翻译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

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3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典故: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出处: 《论语·为政》大意是;人如果不诚实,不知道他有多么可耻。

原来想逐字翻译的,可写不下只能100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应该是这个意思。

提示】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

“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断跟别人堕落下去。

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33.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34.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悬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35.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这里的仁不是讲仁的体,而是讲仁的用,作人处世的仁。

孔子说,一个领导别人的人,极须要仁爱的心怀,对任何问题不要轻视,不轻视也就是儒家“敬其事”的思想。

尤其领导人聪明的,往往容易轻视天下事,犯上苏东坡“我被聪明误一生”的毛病,所以任何事先从“难”的方面想,以后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先从难的方面,问题多的方面看,都研究完了,最后有一个结论,得到中道的成果,这就是仁的用。

这样一来,便利了自己,也便利了别人,更便利了老百姓。

因为很多事情是经不住挫折和失败的,尤其是国家大事,一个挫折和失败,就会连累成千上万的人。

因此,不如争取一次就把他做好。

怎么做好呢?就是先想到事情的困难因素,如何解决困难,怎样实行,都要尽量想周全一些。

易中天教授曾经在百家讲坛里讲过:“就好比一个人让你去抢银行,他跟你讲,抢了银行如果成功,会有花不完的钱,一辈子享不完的福等等。

但如果抢不成功怎么办?只好坐牢。

很多人做事情,只考虑到成功了会有什么结果,不考虑失败会有什么结果,导致很大的损失。

”是啊!如果我们平常做事情多考虑考虑失败的因素,还能遇到多少挫折呢?希望大家能把“仁者先难而后获”当作座右铭,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