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大预防医学习题册及答案

交大预防医学习题册及答案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预防医学课程练习册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科)、护理学(专升本)绪论一.选择题1."人类-环境"系统是以____为中心的生态系统:A. 环境B. 生物C. 人类D. 物质E. 食物2.在生态系统中人类及生物群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一定的时间,一定条件内处于:A.相对的不平衡状态B.相对的暂时的平衡状态C.绝对的不平衡状态D.绝对的平衡状态E.无关状态3.人与环境之间最本质的辩证关系是:A.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B.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C.人类改造环境的主观能动作用D.人类改造客观物质世界E.进行信息传递4.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目标是A.防治急性传染病B.防治慢性传染病C.防治恶性肿瘤D.防治心脑血管疾病E.防治营养不良性疾病5.影响健康的因素来自A.生活方式B.环境条件C.生物遗传因素D.医疗卫生服务E.以上都是6. 我国现代医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A. 全社会的人群B.对环境变化敏感的人群C.接触环境致病因素的人D.机体对疾病抵抗力较低的人群E.高危人群7. 现代医学模式是A.社会-心理医学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C.生物-心理医学模式D.生物-社会医学模式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8. 关于临床前期预防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康复训练B.疾病临床前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C. 传染病确诊后的疫情报告D. 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E.对接触有害因素的人群进行定期体格检查9.一级预防的内容不包括:A.消除或控制各种危害健康的因素B.预防接种、合理营养C. 健康咨询、健康教育D.开展婚前检查E. 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

二.填空题1.影响健康的因素有_环境因素_、行为生活方式_、医疗卫生服务_、_生物遗传因素_。

2. 预防医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

3. WHO宪章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4. 预防医学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三.名词解释1. 预防医学(preventive medicine)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流行病学及卫生统计学等原理和方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来研究疾病发生和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探讨其作用规律,制定预防措施和对策,消除或最大限度的减小其对健康的不良作用,或利用其对健康有益的因素,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 健康: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四.问答题1. 预防医学的特点(1)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并且着眼于健康者和无症状患者。

(2)研究重点放在环境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上。

(3)比临床医学具有更大的人群健康效应。

(4)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2. 健康的内涵是什么?健康的内涵包括:(1)一般的安宁状态,可以过正常生活和参加生产劳动;(2)自我感觉良好。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

(3)应变能力强,完全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4)精力充沛,从事各项工作的效率高。

3. 医学模式的转变有什么意义?由于对影响健康的因素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医学模式发生了转变,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转变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模式。

这个模式使医学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推进了一大步。

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上,传统的预防医学主要注重的是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而新的医学模式使预防医学对影响健康的因素的研究扩展到社会心理因素,可以更全面的反映出影响人类健康因素的范畴,使保护和促进健康的理论跨入一个新的阶段。

4.预防医学面临的新挑战是什么?(1)传染病构成的新威胁。

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卷土重来;一些老传染病至今没有得到有效控制(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持续上升(3)伤害正上升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5.试述三级预防原则?第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

是宏观的根本性的措施称为根本性预防(primordial prevention)。

这是为了避免疾病危险性的增加,提出综合预防而从全球性预防的战略和各国政府策略角度考虑,建立和健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及针对机体的措施。

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也称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

第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即临床预防。

对已患某些病的患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

第一章生活环境与健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类发展优越于自然环境B. 人类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C. 人类发展独立于自然环境D. 人类发展决定于自然环境E. 以上都不正确2.关于自然环境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环境是由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所构成B. 自然环境是由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所构成C. 自然环境是由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总括所构成D. 自然环境是由对人类有益的自然资源所构成E. 自然环境是由人类所改变的自然资源所构成3.下列哪项属于典型的次生环境A. 森林B. 草原C. 土壤D. 城市E. 火山4.社会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形成的环境,它包括A. 政治B. 经济C. 文化D. 军事E. 以上都是5.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包括A. 环境改良B. 环境退化C. 环境污染D. 环境破坏E. 以上都正确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仅仅由地球上的生物所组成B. 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内能量和物质循环的一个最小单位C. 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D. 生态系统仅仅是一个非生物物质循环往复的系统E. 生态系统仅仅是一个生物群落循环演替的系统7.下列关于食物链与食物网叙述正确的是A. 食物链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B. 食物链是指生物彼此以食物联结起来的连锁关系C. 食物链是多种生物以同一种生物为食物D. 食物网是由相互独立的食物链组成E. 食物网的改变与人类健康无关8.环境退化包括A. 地层下陷、泥石流B. 温室效应C. 臭氧空洞形成D. 生物多样性破坏E. 以上都是9.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类型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A. 污染物来源B.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内途径C. 污染物的毒性D. 污染物浓度和污染(暴露)时间E. 人类个体的敏感性差异10.能够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包括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化亚氮D. 氟利昂E. 以上都是11. 酸雨又名酸性降水,其pH值应小于A. 5.6B. 6C. 6.5D. 5E. 5.512.常见致癌化学物质不包括A. 多环芳烃B. 硝酸盐C. 亚硝胺D. 霉菌毒素E. 石棉13. 公害事件形成的原因包括A. 公害因素释放B. 地理环境C. 气象条件D. 受害人群存在E. 以上都包括14. 下列学科与健康危险度评价有关的是A. 毒理学B. 统计学C. 流行病学D. 检测方法E. 以上都有关15. 环境污染治理的法规制度不包括A. 排污总量控制制度B. 排污申报制度C. 排污收费制度D. 排污交易制度E. 排污许可证制度16. 关于清洁生产的概念叙述正确者为A. 使用可再生的能源和原料B. 采用一流的工艺技术与设备C. 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 改革管理E. 不允许产生和排放污染物17.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叙述不正确的是A. 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B. 对已经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C. 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D. 提出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E. 对环境影响进行跟踪检测18. 目前最主要的环境污染来源于A.自然污染B.工业生产污染C.农业生产污染D.交通性污染E.生活性污染19. 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比较多见的是A.急性中毒B.慢性中毒C.致畸D.致癌E.致突变20. 生活环境中的微小气候包括A.温度、湿度、气压、气流B.温度、湿度、风速、辐射C.电磁辐射、温度、湿度、风速D.湿度、电离辐射、气压、气流E.以上都不是21. 大气圈中与人类生命活动关系最密切的一层是A.平流层B.同温层C.臭氧层D.对流层E.中间层22.大气正常组成中的三种主要成分为A.氮、氧B.氮、氧、二氧化碳C.氮、氧、氖D.氮、氧、臭氧E.氮、氧、氩23.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指A.NOxB.COC.N2OD.CO2E.O32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A.SO2和颗粒物B.SO2和NOxC.CO和NOxD.颗粒物和烃类E.烃类和NOx25.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色素沉着作用B.红斑作用和抗佝偻病作用C.热效应D.杀菌作用E.免疫增强作用26.军团病的病原是A.CO2B.NOC.细菌D.病毒E.甲醛27.重轻离子比值(N/n)大于50的最可能场所是A.海滨B.树林C.瀑布D.喷泉E.影剧院28.重庆地区酸雨最可能来源是大气中存在A.HClB.CO2C.NOxD.SO2E.以上都不是29.哪个不属于大气污染的间接危害A.太阳辐射减弱B.雾天增多C.大气透明度减低D.绿化受损害E.防碍居民休息30.下列哪个指标最能代表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A.CODB.NOxC.DOD.总固体E.以上都不是31.可以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是A.Ca, MgB.P, NC.Pb, PD.C, CO2E.Pb, As32.总大肠菌群指标反映水体A.有无病原菌存在B.受生物性污染的程度C.水质清洁程度D.受粪便污染的程度E.自净效果33.氯化消毒时氯与水中细菌,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反应所消耗的氯为A.加氯量B.有效量C.需氯量D.余氯量E.以上都不是34.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中,生产性污染是指A.生物污水及污灌B.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C.工业废水D.工业废水、废气、废渣E.汽车废气及噪声35.臭氧层位于A.平流层B.对流层C.逸散层D.热层E.同温层36.对机体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紫外线是A.紫外线AB.紫外线BC.紫外线CD.紫外线A和CE.紫外线A和B37.形成煤烟型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A.悬浮颗粒物和NOxB.汽车废气和SOxC.颗粒物和PANsD.颗粒物和O3E.颗粒物和Sox38.光化学烟雾对机体危害的主要特点A.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B.肺水肿C.神经系统损害D.肝肾损害E.皮肤损害39.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A.<4.5B.<5.6C.4.5 - 5.6D.>5.6E.>4.5二.填空题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包括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2. 人类活动对于环境产生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环境改良、环境退化、环境破坏3. 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类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急性危害、慢性危害、三致作用、间接效应4. 健康危险度评价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步骤危害鉴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评价、危险度特征分析5. 几种公害事件名称(表2内任何4个即可)如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事件、博帕尔毒气事件、米糠油事件6.大气圈的垂直结构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