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断学 简答题与论述题

中医诊断学 简答题与论述题

简答题简答题
1.
何谓壮热何谓壮热、、潮热潮热??(问诊Q123)
壮热是指病人高热(体温在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

潮热是病人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2.
何谓自汗何谓自汗、、盗汗盗汗??(问诊Q125)
自汗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的症状。

盗汗指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

3.
简述萎黄的特点及意义简述萎黄的特点及意义。

(望诊Q140)
患者面色淡黄无华者,为萎黄。

是脾胃气虚,气血不足的表现。

4.
简述解颅的特点及意义简述解颅的特点及意义。

(望诊Q142)
小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者是谓解颅。

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

5.
简述肌肤甲错的特点及意义简述肌肤甲错的特点及意义。

(望诊Q146)
皮肤干枯粗糙,状若鱼鳞者,为肌肤甲错。

是血瘀日久,肌肤失养的表现。

6.
怎样鉴别怎样鉴别““瘿瘤瘿瘤””和“瘰疬瘰疬””?(望诊Q153)
瘿瘤——颈前结喉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

瘰疬——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

7.
何谓何谓““角弓反张角弓反张””?有何意义有何意义??(望诊Q155)
角弓反张即脊背后弯,反折如弓的病状。

为肝风内动、筋脉拘急之象,可见于热极生风之惊风、破伤风、马钱子中毒等病人。

8.
简述淡白舌的舌象特征及意义简述淡白舌的舌象特征及意义。

(舌诊Q123)
比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

主气血两虚、阳虚。

若舌色白,几无血色者,称为枯白舌。

主脱血夺气。

9.
简述红舌简述红舌、、绛舌的舌象特征及意义绛舌的舌象特征及意义。

(舌诊Q124)
较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者,称为红舌。

红舌可见于整个舌体,亦可只见于舌尖、舌两边。

主实热、阴虚。

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者,为绛舌。

主里热亢盛、阴虚火旺。

10. 试述有根苔与无根苔的舌象特征试述有根苔与无根苔的舌象特征。

(舌诊Q133)
舌苔紧贴于舌面,刮之难去,刮后仍留有苔迹,不露舌质,舌苔像从舌体上长出者,称为有根苔。

若舌苔不紧贴舌面,不像舌所自生而似浮涂于舌面,苔易刮脱,刮后无垢而舌质光洁者,称为无根苔。

11. 何谓谵语何谓谵语、、郑语郑语??各有何临床意义各有何临床意义??(闻诊Q51)
谵语——指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症状。

多属邪热内扰神明之实证。

可见于温病热入心包,或阳明实热、痰热扰乱心神等。

郑语——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的症状。

是久病脏气衰竭,心神散乱之虚证。

常见于疾病的晚期、危重阶段。

论述题论述题
1.
何谓心悸何谓心悸??怎样鉴别惊悸和怔忡怎样鉴别惊悸和怔忡??(问诊Q155)
心悸指患者经常自觉心跳不安的症状。

因受惊而致心悸,或心悸易惊者,称为惊悸。

惊悸常因目见异物,遇险临危等引起,多时发时止,病情较轻。

若心跳剧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悸动不安者,谓之怔忡。

怔忡多由心悸发展而来,病情较重。

2.
试述便秘的常见原因与机理试述便秘的常见原因与机理。

(问诊Q159)
便秘的常见原因——热盛伤津、阴虚血亏、津液不足、阳虚寒凝、老年气虚、腹内癥块阻结等,肛门部的病变、肌痿、风[喑]痱、过服止泻药或温燥之品、腹部手术之后等,亦可导致便秘。

3.
试述泄泻的常见原因与机理试述泄泻的常见原因与机理。

(问诊Q160)
泄泻的常见原因有:脾肾阳气亏虚、肝郁气滞、伤食、食物中毒、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痨虫或寄生虫积于肠道等。

其基本机理是上述原因导致脾失健运,小肠不能分清别浊,大肠传导亢进,水液下趋。

4.
小儿囟门异常有哪些类型小儿囟门异常有哪些类型??各有何意义各有何意义??(望诊Q172) 小儿囟门异常有囟填、囟陷、解颅三种类型。

①囟门突起——称囟填,多属实证。

为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或颅内水液停聚所致。

②囟门凹陷——称囟陷,多属虚证。

可见于吐泻伤津,气血不足和先天肾精亏虚,脑髓失充的患儿。

③囟门迟闭——称解颅。

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

5.
试述口眼 斜的分类及临床意义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望诊Q173) 口眼 斜一般分为二类。

①突发一侧口眼 斜而无半身瘫痪,患侧面肌弛缓,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健侧歪斜者,病名口僻,为风邪中络。

②口眼 斜兼半身不遂者,多为中风,为肝阳化风、风痰阻闭经络所致。

6.
试述望呕吐物的临床意义试述望呕吐物的临床意义。

(望诊Q177)
呕吐物清稀无酸臭味,或呕吐清水痰涎,多因胃阳不足,腐熟无力,或寒邪犯胃,损伤胃阳,导致水饮内停,胃失和降所致。

呕吐物秽浊有酸臭味,多因邪热犯胃,胃失和降,邪热蒸腐胃中饮食所致。

吐不消化、味酸腐的食物,多属伤食,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所致。

呕吐黄绿苦水,多属肝胆郁热或湿热。

吐血色暗红或紫暗有块,夹有食物残渣者,属胃有积热,或肝火犯胃,或胃腑血瘀所致。

7.
试述几种常见胖大舌的形成机理试述几种常见胖大舌的形成机理。

(舌诊Q150)
舌淡胖大者,多为脾肾阳虚,津液输布障碍,水湿之邪停滞于体内的表现。

舌红胖大者,多属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或平素嗜酒,湿热酒毒上泛所致。

舌肿胀色红绛,多见于心脾热盛,热毒上壅。

8.
望舌主要观察舌苔哪些方面的变化望舌主要观察舌苔哪些方面的变化??各有何临床意义各有何临床意义?? (舌诊Q155)
望舌苔主要观察苔质和苔色两方面的变化。

舌苔厚薄可反映邪正的盛衰和邪气之深浅;舌苔润燥可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舌苔腐腻可测知阳气与湿浊的消长及痰饮食积等;舌苔剥落可察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等;舌苔偏全可察邪气散漫或偏于某一脏腑等;真假苔可协助判别疾病的轻重及预后。

白苔在病中多主表证、寒证、湿证,亦可见于热证;黄苔主热证、里证;灰黑苔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