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变压器

1-变压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1
2.2 交流铁心和线圈电路
感应电动势e

e = −N dΦ d ( Φ m sin ω t ) = −N = − N ωφ m cos ω t = 2π fN Φ m sin( ω t − 90 o ) dt dt
e的幅值: e的有效值:
E m = 2 π fN Φ m
N2:绕组圈数 u2:输出电压 i2 :输出电流 R2 :线圈电阻 Φ s 2 :副边漏磁通(空气闭合) e2 :主磁通感应电动势 es 2:漏磁通感应电动势 Z :负载阻抗
23
N1:绕组圈数 u1 :输入电压(交流正弦) i1 :输入电流 R1 :线圈电阻 Φ:主磁通(铁芯闭合) :原边漏磁通(空气闭合) Φ s1 e1 :主磁通感应电动势 es1 :漏磁通感应电动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5
1
绪论
为了在各种场合正确使用电机,必须学习掌 握以下内容:
工作原理和构造 (电-磁场-转矩-转速关系) 机械特性 (输出转矩-转速关系) 使用特性和控制(启动、调速、制动、反转的 原理和实现) 额定参数(功率、转矩、转速、电压、电流) 应用场合
μI m NS iN Φ = BS = μS = sin ωt = Φ m sin ωt L L
i = I msin ωt
μ NS
L
Φm =
Im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来自2.2 交流铁心和线圈电路
4、铁芯线圈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根据克希荷夫电压定律:u + e + es = i R
顺时针:电位上升之和= 电位下降之和 u:外电压,箭头反方向为电位上升方向 e, :感应电动势(电源),箭头方向为电位上升方向 iR: 电阻压降,箭头方向为电位下降方向
L s 2:副边漏电感
U1 E1 N1 = = 空载时原、副边电压之比: k = U 20 E2 N 2 K:变压器的变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6
2.3 变压器工作原理
3、负载运行和电流变换
E1 = 4.44 fN1Φ m ≈ U1
当电源电压U1和频率f不变时,E1和Φ m也近于常数 铁芯中最大主磁通在空载和有负载时近似恒定 磁动势也应该恒定: i1 N1 + i2 N 2 = i0 N1 i0 :变压器空载原边电流,相对于负载电流很小,可 以忽略
1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2 交流铁心和线圈电路
2、交流铁芯的基本物理量
N:线圈匝数 u:输入电压(正弦交流) i:输入电流 R:线圈电阻 Φ:主磁通(铁芯闭合) Φs:漏磁通(空气闭合) e :主磁通感应电动势 es :漏磁通感应电动势 S :铁心截面积(m2 )
掌握磁路和铁芯线圈电路的分析方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8
2
2.1 2.2 2.3 2.4 2.5
变压器
变压器概述 交流铁心和线圈电路 变压器工作原理 效率和负载特性 其它变压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9
2.1 变压器概述
1、概念 变压器:把一种交流电能转化成同频率的另 一种交流电能的静止电器
E = Em = 4 . 44 fN Φ m 2
通常,线圈电阻R和漏磁通较小,因而忽略它们的电 压降,所以:u = −e
电压有效值
U ≈ E = 4.44 fNΦ m
(2-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2
2.3 变压器工作原理
左:原边

右:副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5
2.3 变压器工作原理
副边电压方程:e2 + es 2 = i2 R2 + u 2
e2的有效值: E 2 = 4.44 fN 2 Φ m 变压器空载时: i2 = 0 → E2 = U 20 U 20 :空载时副边输出电压
e 2 = i2 R 2 + u 2 − L s 2 di 2 dt
转化-----变比系数k实现 转化-----实现U、I、Z的变换
例: 发电厂----------变压器--------------企业、工厂、 学校
输送电能: P =UIcosφ 变换U、I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P、cosφ 保持不变
10
2.1 变压器概述
2、变压器的分类 按用途:电力、自耦、仪用及控制 按相数:单相、三相 按绕组数目:单、双、三、多 按冷却方式分:自然 风冷 水冷 油冷 按电压分:升压 降压 按铁芯缠绕方式分:芯式 壳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4
2.3 变压器工作原理
2、空载运行和电压变换 原边电压方程: u1 + e1 + es1 = i1 R1 忽略不计 i1 R1 和 es1
根据公式 U ≈ E = 4.44 fNΦ m e1的有效值 E1 = 4.44 fN1Φ m ≈ U1
14
2.1 变压器概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5
2.1 变压器概述
铁芯和绕组 1)铁芯(变压器的磁路部分)
材料:软磁材料 硬磁材料 结构:口字型 山型 F型 C型
2)绕组(变压器的电路部分) 涂绝缘漆的铜导线——漆包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6
2.1 变压器概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6
课程介绍
讲课 实验 学时 学分 16次 2次 34 2 课程内容 • • • • • • • 绪论 变压器 直流电动机 交流电动机 控制电动机 电机控制电路 习题 1学时 3学时 8学时 8学时 4学时 6学时 2学时
考试(100分): 笔试 70分 作业 20分 实验 10分
Φ⎯ ⎯→
u⎯ ⎯→ i (iN )
e
Φs ⎯ ⎯→ es
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2 交流铁心和线圈电路
3、磁路分析
iN ∫ H d l = ∑ I → HL = Ni → H = L
iN F B = μH = μ = μ L L
• L 磁路的平均长度 (m) • i N 磁动势 F,产生磁通的 动力 •μ导磁率,亨利/米(H/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1
2.1 变压器概述
3、变压器基本结构 由闭合铁心(硅钢片)、原边线圈绕组、副 边线圈绕组组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2
2.1 变压器概述
(a)心式 1:铁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b)壳式 2:线圈
13
2.1 变压器概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4
1
绪论
1832年,法国发明家H.皮克西研制成功了第一台交流发电机。 1884年,J.霍普金森试验了交流同步发电机﹐同时也发现了同步电机 能作电动机运行。但是他没有能解决同步电动机的起动问题。 1886~1888年间E.汤姆孙制成了一个感应电动机的模型。 与此同时﹐美国的特斯拉也独立地提出了依靠旋转磁场工作的感应电 动机﹐展出了他的感应电动机样品﹐并于1890年提出了多相交流发电 机和变压器的设想。以后特斯拉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C.F.斯科特合 作研制成功了多相感应电动机﹐并提出了一系列专利﹐使感应电动机 完善化。 1890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利用特斯拉的专利制成了第一台能自动起 动的同步电动机。 1891年,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展览会上﹐俄国人多利沃-多布罗沃 利斯基展出了他在1889年发明的鼠笼式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 1893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开始成批提供异步电动机产品供工业应用。 至此电机方面的主要发明基本完成﹐电机的结构已趋成熟﹐以后就进 入了产品发展阶段。 诺贝尔奖委员会于1912年评选出爱迪生和特斯拉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 主。然而,由于两人的关系成了死对头,他们没有领奖。
4、变压器基本原理
原边线圈绕组接正弦交流电压u1,在铁心中产生主 磁通Φ,在副边线圈绕组产生感应输出电压u2,u1 与u2成比例关系,取决于原边线圈圈数N1与副边线 圈圈数N2。负载接在u2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17
2.2 交流铁芯和线圈电路
1、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磁感应强度B,单位:特斯拉T 磁场内某点的磁场强弱和方向,矢量 磁通Φ ,单位:伏•秒,称为韦伯Wb 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S的乘积 Φ = B S,B = Φ / S,B又称为磁通密度 1T = 1Wb/m2 磁场强度H,矢量,安培/米(A/m) ∫ Hdl = ∑ I 安培环路定律(全电流定律) 磁导率µ,表示磁场媒质磁性的物理量,衡量物质的导磁能 力 B = µ H 单位:亨利/米(H/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2.3 变压器工作原理
1、原边-副边电磁关系(忽略漏磁通)
原边交流电压u1产生电流i1 磁动势i1 N1产生磁通经过铁芯闭合,在原、副边分别感 应出电动势e1和e2 e2产生电流i2,i2也产生磁通通过铁芯闭合 铁芯中的磁通由原、副绕组的磁动势共同产生的合成磁 通 忽略原、副绕组的漏磁通
2.3 变压器工作原理
阻抗变换举例
E=10V;R0=200Ω;RL=8 Ω 求负载电阻所获得的功率输出
解: P = I 2 RL = (
E 10 2 ) 2 RL = ( ) x8 = 18mW R0 + RL 200 + 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