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教育心得体会5则范文》

《职业教育心得体会5则范文》

《职业教育心得体会5则范文》第一篇:职业教育心得体会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心得体会广东普宁职业技术学校李兴昌参加河南科技学院“国家级中职骨干教师培训”的第一周,学校聘请旦勇刚教授,申家龙教授,赵一鹏教授为我们学员讲授了《职业教育政策与法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三个专题讲座。

说实话,当我看到这些专题讲座的标题的时候,我认为又是一些没有用的理论知识,但是当我听完讲座之后,方知自己井底之蛙,教授渊博的知识、精彩的讲授、深入浅出的引用,让我受益匪浅。

俗话说,没用对比就不知差距,听完讲座才知道自己的差距,我们学校的差距,从理论到实践上的差距与真正的职业教育还相距甚远。

就这几个讲座,浅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和心理感受。

一、对照职业教育,我校的一点成绩市场营销专业创办了6年时间,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带头人,在营销专业办学过程中,基本能从市场的实际出发,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的调整,带动老师编写符合市场实际的校本教材,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不断把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实际当中等等,当然,对于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

二、自身存在的不足1、职业教育理论不足以前总认为,作为学校的老师,只要备好课,上好课,能够教育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就足够了,但学习了之后才发觉,职业教育远远不是那么回事。

正所谓理论指导实践,我发现自己理论学习方面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以前几乎为零。

本次学习印象深刻之处很多,简单举几个①教育政策的导向作用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方针的一个依据,大到国家的教育政策,小到班级的教育政策。

一个班级应该有班级的教育政策,这样才能更好的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对班主任、对学生都是一个制约作用,同时又是一个导向作用,这个导向性有利于班级的向心力,班级的同学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②学术论文的写作以前总认为学术论文那是离我比较遥远的事情,是教授、是学术大家的事情,与我们平头百姓不相干,出来学习方知道,论文是对理论研究的总结、是升华,对教育教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③对职业教学的认识教授有句话说的好,要想教给学生发财,首先自己要会发财,而我们学校很多职业教育的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基本没有踏出学校,没有实践,营销专业一个没有实践的老师,来教导营销的学生如何赚钱,确实只是从理论到理论。

2、实践不足职业教育应该是技能教育,生存教育,而我们的教学基本还停留在理论的讲授上,上课的老师觉得累,上课的学生也觉得枯燥,实训实践环节是我们的弱项。

教学脱离了公司、企业的实际要求。

三、工作展望职业教育是生存教育,是技能教育,更是终身教育。

教授说的好,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于渔。

营销的教育应该从知识的教育转向技能的教育,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进来,作为教学的主体。

1、作为职业教育的老师应该加强职业教育的学习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而我们学校的老师基本是大学毕业就来参加工作,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甚至肤浅,以后多组织老师加强这方面的学习,首先从思想上解决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2、从泛泛的营销教育转向行业营销教育我校营销专业的中职生从毕业走向来看,主要集中在服装,药品,地产,电子通讯,电器等几个行业,而我们教学的实际跟学生的工作又在专项上又脱离了实际。

以后努力的方向是,一年级的教学以营销的基本模块进行,二年级进行分流,按照学生的行业意愿进行行业教学、岗位教学。

3、加强营销教师的实践能力让营销专业的教师不仅是证书上的“双师型”,而是要做到真正的“双师型”,利用轮流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每个学期指派2到3名教师到企业实践,真正的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去,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仅仅是参观。

4、加强学生的实训、实践训练积极争取早日实现校企合作,争取与汕头的新大地公司有个新的突破口,积极争取与钜鑫集团的合作。

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创建两个校内公司,一个营销咨询策划公司,一个“淘宝格”店铺,从而让营销的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中来。

总之,本次职业教育的学习,让我看到了我们学校,我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同时也激发了很多想法,感谢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

xx年10月21日星期日第二篇:职业教育改革心得体会心得体——“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会心得体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今天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专家精彩的讲解,让我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我先回忆一下专家讲解的主要内容。

第一,专家主要讲解了课程改革思路与实践,第二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

其次我就这次讲座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技能人才培养的出发点是人才观、评价观、能力观、教学观。

了解了新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遵循六大原则:一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而不是以知识系统为导向;二是以能力为目标,而不是以知识为目标;三是以素质为基础,而不是以应试为基础;四是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五是以项目为载体,而不是以逻辑为载体;六是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而不是知识、理论、实践分离的课程设计。

鉴于以上几点,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1)将课程按照实施的时间划分为单元。

确定每单元课程目标,首先要准确叙述课程的能力目标,然后确定相应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素质目标等。

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课程所有的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选定每单元课程训练单项能力的任务。

强化课程的实践环节,准备大量训练任务,进行反复训练。

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程实践,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

设计“能力的实训过程”,确定演示、实训、实习、实验的内容,做好实践教学的各项准备。

整个实训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活动为导向。

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安排训练的项目任务,不是仅着眼于具体的拆平和任务。

做好有关的知识准备。

但首先不是“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应尽可能是“系统的应用知识”,教师应当从使用出发,对原有的知识体系应用的角度进行新的系统的改造。

以课程任务的需求为主要依据,确定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

于是,“知识理论够用为度“就有了实际可行的依据——以课程的项目任务为衡量基准。

系统的知识不是不要,而是通常在完成任务之后,归纳总结出来。

涉及课程内容的引入、驱动、示范、归纳、展开、讨论、解决、提高、实训等过程。

教师要学会使用行动引导教学法。

从直观实例开始,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

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增加信息量,选择合适的台阶,小步快进,力争提高课堂效率。

做好板书、演示、展示、示范操作设计和实物准备。

同时,在课程的建设中,专业教师应注意一下几点:(1)要教“课”,不要“书”。

“课”的内容是根据毕业生职业岗位要求制定的,“书”的内容是按照知识体系或叙述体系设计的。

课程教学必须以课程目标为准,不能以课本为准。

(2)要设计,不要照本宣科。

对于课程教学而言,没有一本是可以照本宣科的,自己写的课本也不行。

因为书写的逻辑和讲课的逻辑是不同的,从课本到课堂需要一个教学设计过程。

(3)要应用,不要单纯知识。

职业教育要求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盲目积累知识的教学方式。

突出能力目标就是要让知识为做事服务。

(4)要能力,不要单纯理论。

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这是高效学习的必有之路。

(5)要一精多能,不要泛泛应付。

教师要有精品意识,要把自己有兴趣的课做好、做精。

以这个课为中心,逐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教学水平。

(6)教无定法。

要认定原则,但固执坚守某种具体的模式和方法。

课程评价则最终目标是效果,要鼓励创新。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

职业院校改革的核心,是在学校创造企业换进和企业氛围,以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要求师生;以企业理念、企业威化改革课程和教学;以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改革学校管理。

第三篇:职业教育培训心得体会职业教育培训心得体会xx年1月,我学习了天津大学肖教授、王梅教授关于《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使我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开阔了职业教育的视野,在教育理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仿佛接受了一次全方位的“洗脑更新。

这次学习,我不单单在理论上有依据、在实践中有实例,而且又能从实践中回到理论,找到焦点,指导实践,进行操作。

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让人信服。

对自己在今后工作中发现自己,完善自我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理念目前我校已是全国示范职校、准备今年全国技能大赛,这些重大事情,促进我校的向前发展。

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奋斗的方向,就不能团结和凝聚教职工。

我们要把学校的发展目标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进行落实。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根本,一个没有自己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学校,很难想象会办成一个有什么特色的学校。

我校学生中学厌倦了学习生活,被家长送进中职学校;这些学生主要还不是身体的残疾,而是在学习的压抑中长大,许多学生的文化程度、专业意识、学习品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职校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毕业后就业。

所以我校采取“校企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做中教、做中学、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采用政、行、企、校”的联动办学模式,力争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二、以高涨的工作热情投身职业教育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

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

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

反之,如果教师做事懒散,处世消极,那么,势必会使祖国的花朵耷拉着脑袋,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壮成长。

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学习,我们要饱含热情,努力工作,追求卓越。

三、宽容公正的对待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成长我们必须学会宽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职专孩子呢。

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

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

它能温暖、滋润学生的心田,开启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安慰和力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我们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接受所有的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注意时时处处在细节中体现出公正的意识。

我们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这是我们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我们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改变“冷面孔”和居高临下的姿态,在感情上温暖他们,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在心理上开导他们,在目标上指引他们,在学习上激励他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