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一、 课程性质《建筑工程测量》 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以此配合指导施工的一门学科。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测绘知识、 理论与技术, 为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管理、维护、安全等提供基础资 料与技术保障。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在学习了建筑专业基础 课的基础上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同时又是后续施工技术课程的前沿技术课程。

二、 课程任务通过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建筑工程高级测量员的技术要 求,掌握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全部测量工作及技术能力。

能承担建筑工程、 建 筑钢结构、建筑设备测量员的职业岗位,以及承担建筑工程、建筑钢结构、建筑 设备施工员,建筑监理员的主要专业技能之一。

第二部分 职业岗位标准一、 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 该课程对应的主要岗位有:测量员岗位;施工放样员岗位;建筑监理员 二、国家或行业职业标准,技术等级标准本课程所对应的岗位工种主要有:测量员,技术施工员,监理员等。

工种等 级:初、中级。

第三部分 培养目标情感目标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 善于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培养和增强学生热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 时: 考核方式: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测量 560502XX 60考查 工程造价专业是高职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 具有较强实践 本课程是研究如何为建筑工程各个阶段提供数据资料, 并爱测绘事业、热爱工程建设、服务工程建设的意识。

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质量意识、安全意识;5、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专业能力目标1、使学生具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三种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检验及校正能力;2、了解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发展动向;3、能正确选用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进行建筑施工中的测量放线工作;4、通过学习,获取测量放线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5、培养学生细致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学习态度;6培养学生敬业爱岗思想,加强职业道德意识;7、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第四部分课程内容1、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见表1模块项目模块一水准仪的测量放线工作教学目标活动安排知识准备1、掌握水准测量的基任务一:水准测量放线工本原理仪的认识、粗基础知识介2、掌握水准测量的方平、检校实训绍法和成果计算任务二:水准水准仪及水3、了解水准仪的构仪使用之照准尺的构造造,能正确操作水准准、读数实训和使用方法仪任务三:高差水准仪的检4、具有水准仪的检验测量(单站)验和校正与校正的能力实训水准测量原5、能使用水准仪进行基坑的引点测量和坑底设计高程测设工作6能正确进行测量校核和填写成果资料。

任务四:高差理测量(多站引高差测量和点测量)实训校核的方法任务五:高程水准测量的测设实训精度要求和任务六:水准高程的成果仪综合训练计算高程测设和校核的方法任务一:经纬仪认识、照准部水1、掌握掌握测角的基准管检校实训本方法一一测回法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2、了解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能正确操作经纬仪3、具有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的能力模块二经纬仪的测量4、会使用DJ6光学经放线工作纬仪运用测回法进行左角和右角的测量5、会使用DJ6光学经纬仪测设直线6、会使用DJ6光学经纬仪极坐标法测设建筑物房角点的平面位置7、能正确进行测量校核和填写成果资料仪使用之对中、整DJ6光学经纬平实训仪的构造和任务三:经纬使用方法仪使用之照准目DJ6型光学经标、读数实训纬仪的检验任务四:测回和校正方法法测水平角(左水平角测量角,目标点架设测原理角觇牌)实训水平角测量任务五:测回方法法测水平角(右测设直线原角,目标点不架设理与方法测角觇牌)实训极坐标测设任务六:极坐点位的计算标法测设点的平和测设方法面位置(已知角度和距离)实训任务七:正倒镜延长直线实训任务八:经纬任务二:经纬1、了解全站仪构造和功能2、掌握全站仪的参数设置3、掌握全站仪的角度测量方法和距离测量方法4、掌握全站仪的坐标测量方法和全站仪的坐标放样方法模块三 全站仪的测量5、了解全站仪的悬高放线工作测量方法和全站仪的对边测量方法6、会使用全站仪进行指定点的坐标测量和设计坐标的放样工作7、能正确进行测量校核和填写成果资料 8、能选用正确的仪器 正确的方法进行建筑物定 位和工程校核 仪综合训练任务一:全站 站仪构造和 使用方法全站仪的参 仪认识、使用、参数设置 数配置实训 全站仪的角 任务二:全站 度测量方法 仪角度、距离测量全站仪的距 实训 离测量方法 任务三:全站 全站仪的悬 仪坐标测量实训高测量方法 任务四:全站 全站仪的对 仪坐标放样实训边测量方法 任务五:全站 全站仪的坐 仪综合训练 标测量方法 任务六:建筑 全站仪的坐 物定位 标放样方法 任务七:高程 工程中建筑 的校核物定位和高 任务八:轴线 程、轴线、点 的校核 位的校核方 任务九:点位法 的校核施工坐标系与测量坐标 系的转换2、学习策略(1) (2)(3) (4)(5)(6)基本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 资料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测量技术的策略; 实践操作策略:是学生主动适应测量工作环境,学习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策略:是学生把掌握的操作技能上升到理论水平第五部分课程实施要求、学习情境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建议1.学时分配建议2、教学过程建议教师应依据工作任务中的典型产品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训练的时间、内容等。

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或操作)的要求,也应作出明确规定。

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教师应指导学习者完整地完成项目, 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有机融 合。

、教学要求1. 通过多个有机联系的具体的工作任务开展教学, 以行动为导向,强化学生 是行动的主体;2. 以引导的形式切入,理论讲授简洁明了,切忌长篇大论;3. 每一次课、每一个情境(或单元)开始学习之前,必须让学生先明确学习 目标;4. 知识学习与任务演练相融合,切忌理论与实践相分离;5. 教师应侧重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 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而不应是传统的指导;6. 每次课前,教师必须注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准备;7. 注重学习目标与实际学习效果的关系,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随时了 解学生掌握情况的动态;8.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安全教育,如工具材料摆放、 完工清理、保管责任、书写打印要求及行为语言等。

三、教材编写要求与使用建议任务二:全站仪角度、距离测量实训 1 2 3 任务三:全站仪坐标测量实训1 2 3 任务四:全站仪坐标放样实训 1 2 3 任务五:全站仪综合训练 1 3 4 任务六:建筑物定位 1 2 3 任务七:高程的校核 1 2 3 任务八:轴线的校核1 2 3 总计204060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

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如以教材选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专用教材,教材因材施教,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技能。

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准。

实践重能力培养,更细化,针对每一项技能,每一个操作步骤,测量方法,与实践操作结合更密切。

对行业先进仪器不仅是介绍,更注重使用和操作。

[1]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编,《建筑工程测量》,科学出版社,2001、8[2]河海大学编,《水利工程测量》(第三版),水利水电出版社,[3]清华大学,过静君编,《工程测量》,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教学条件应具备能满足教学要求的实训场所和实训仪器、设备、工具(即至少一组学生应有的测量仪器设备)。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教学应采取项目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图片、投影、多媒体、实物等教学手段。

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开发相关学习辅导用书、教师指导用书、网络资源等。

六、其它《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为技能项目课程,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其他课程联系紧密,建议教学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

本课标内容包括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工程应用两大内容,按照仪器的使用项目设置了 3 个模块,其中工程校核应用内容安排在全站仪的使用模块中。

第六部分课程管理与考核、课程组组成1.教研室主任:陈洪志2.总负责教师:陈洪志3.主讲教师:任宏4.团队其他成员:陈洪志、赵冉、甘新辉、贺丽琴5.实训技师:外聘兼职教师责任1.负责课程的整体建设、保持课程的持续发展和教学的先进性;2.负责协调课程的授课过程;进行学习情境的调整与内容的更新、与职业岗位对接;3.负责采集编辑工程影像资料,制作收集教学案例、绘制案例图纸,建立完善与本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源库;4.负责课程实施过程的监督,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与反馈。

三、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总分为100分,其中分值比例分配如下:1、测量基本知识40%视其表达的准确性和书面成绩综合给分。

2、水准仪测量放样15%在指定时间内视水准测量内容完整,操作步骤规范程度给分。

3、经纬仪测量放样20%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量放样,视其操作步骤的规范程度和放样的准确程度给分。

4、全站仪测量放样25%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量放样,视其操作步骤的规范程度和放样的准确程度给分。

XXXXXX项目成绩评定表学校学期四、教学评价课程考核与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建筑测量学基础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

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矿山设备综合应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不断提高教促进教师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 促进测量学基础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主要从学生、教师两方面进行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矿山机械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 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