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1467回采安全技术措施汇总

最新1467回采安全技术措施汇总

1467回采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一、落煤1、采用MXG-350型双滚筒采煤机落煤,SGB-630/220型可弯刮板输送机运煤,顺槽采用SGW-40T溜子运输。

2、进刀方式:割三角煤斜切进刀。

3、采煤机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一次采全高,往返各一刀。

4、启动采煤机前,必须严格执行以下规定:〈1〉认真检查采面溜子机头、机尾压柱,以及电缆、销排等。

确认无问题后方准开机。

〈2〉认真检查采煤机以及附属装置,确保各部件连接紧固,各操作手把及控制按扭灵敏可靠。

〈3〉采煤机滚筒上、下5m及机道内无人作业或逗留。

〈4〉机道上无阻挡采煤机通行的物料或大块。

〈5〉采煤机拖缆装置无卡、挂、挤、压情况。

〈6〉采煤机内外喷雾水正常。

〈7〉采煤机附近10m范围内顶板支护可靠,采场支护符合本规程要求。

〈8〉停机必须断电,当机组滚筒上、下5m内有人时严禁送电或开机。

〈9〉支架架设不全或控顶距超过本规程规定时不准开机。

5、如不符第4条中的任意一条规定,则严禁启动采煤机。

6、采煤机司机必须是经过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担任,且持证上岗,任何人不许代岗或任意操作采煤机。

7、采煤机割煤时设专人分工协作:两名司机、一名看护拖移电缆工,一名专职班长,其分工职责为:〈1〉机组司机:主司机负责操作采煤机牵引手把和一个滚筒的调高手把,副司机负责采煤机启动和停止按钮、采面溜子急停按扭及一个滚筒的调高手把。

〈2〉看护电缆工:认真看护拖移电缆及管路,严防卡、挂、挤、压,如有情况立即发出停机信号。

〈3〉专职班长的职责:⑴负责指挥司机调整滚筒,控制机组割煤速度并控制挂梁距离。

⑵观看支护情况。

支护不合格或有物件挡机道时,必须安排停机整改。

⑶保证割煤速度与运输能力相一致,与挂梁速度相匹配。

⑷发现问题,立即命令停机整改。

8、采煤机必须安有能停止采面溜子运行的急停按扭,以便机组司机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停止采面溜子运行。

9、停机后必须及时断电,且将滚筒离合器手把置于分离位置。

10、机组司机操作采煤机时,必须严格按《采煤机司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立即停机进行处理:〈1〉顶底板、煤壁有透水预兆、冒顶、片帮等及瓦斯浓度≥1%时。

〈2〉割煤过程中发生煤块、大矸石堵采煤机时。

〈3〉采煤机内部发生异常震动,声响和异味或零配件损坏时。

〈4〉溜子内有支护用品或其它杂物时。

〈5〉牵引手把或“停止”操作按钮失灵时。

〈6〉采面溜子停止运转或溜子凸凹不平时,机组行走有蹩卡现象时。

〈7〉供水装置无水或喷雾有故障时。

〈8〉机组脱轨或拖缆装置被卡住时。

〈9〉顶板破碎、顶板压力大,顶板沿煤壁切顶时。

〈10〉挂梁跟不上或支护不到位、不稳固时。

12、割煤时必须将煤壁割直,顶底板割平整。

13、割顶煤时,不准割碰顶梁。

14、改变采煤机牵引方向时,必须先停止牵引,将调速手把打到“零”位,发出变向信号后,再将调速手把扳到另一个方向,严禁带速度换牵引方向。

15、采煤机停止运行、维修或更换截齿时,必须停电闭锁,将滚筒全部放下,不得悬空,并打开采煤机离合器,对工作面输送机实行闭锁。

16、采煤机割煤或运行时,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机道,若处理故障必须进入时,必须是在机组停止运行并停电闭锁,离合器手把扳到“零位”,闭锁采面溜子、支护好顶板、并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后方可进入。

17、机组割穿机头(机尾)前,必须将采面机头(机尾)周围10m范围内的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18、割煤半小时后将滚筒落下1~2分钟。

二、挂梁1、采面挂梁支护必须及时,顶梁水平楔必须齐全,并坚持使用。

2、机组下行割煤时,滞后采煤机10m追机挂梁,机组上行割煤时,滞后采煤机15m追机挂梁,但机组停下后要及时将顶梁挂到停机处,如果挂梁速度跟不上,机组司机要减慢牵引速度防止空顶面积过大。

3、当顶板破碎时,必须停机挂梁,防止漏顶或冒顶。

4、片帮严重地点可在采煤机割煤之前掏梁窝挂梁。

5、顶梁用刹杆小板刹严背实,刹杆、小板必须背联锁,每棵梁上要求不少于4棵刹杆,刹杆间距要求≤300mm,每棵刹杆或小板必须搭在相邻两棵长梁上,刹杆或小板长度不得小于1.4m,不允许出现挑水刹杆或小板,顶板破碎地段刹杆间距缩小为零。

6、顶梁挂上后,必须把圆楔敲到位,水平楔打紧,水平销必须由下往上插入牙道内,并将小链挂于特制孔上。

7、长梁距煤壁端面距要求不大于300mm,短梁距煤壁端面距要求不大于900mm,若端面距超过此规定必须对梁子进行调整。

8、采场严禁出现齐头梁,若出现齐头梁,必须先将齐头梁调整为交错梁,错距600mm,再进行挂梁。

9、调整齐头梁时,必须坚持先打后翻的原则,严禁先翻后打。

10、顶梁要求垂直于煤壁,严禁梁子上甩下摆。

11、顶梁必须平整,顶梁不平时,可用刹杆垫平。

12、机道上方顶板如有冒落高度超过200mm时,要用刹杆配合半圆木接顶。

13、跟机挂梁时,人应站在两支柱间进行操作,而且必须站在已挂好的顶梁掩护下操作,并随时进行敲帮问顶。

14、挂梁时,必须派专人观山。

预防顶上掉矸或煤壁片帮伤人,机组上行割煤时,挂梁人员必须面朝机尾方向操作,随时注意机道内情况,防止片帮或溜子拉下大块伤人。

15、挂梁时必须两人配合,互相照顾,加强自主保安和互助保安。

16、当溜子、机组开动时,严禁站在溜子上挂梁。

17、挂梁前,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18、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顶板必须有梁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19、采面严禁出现倒悬臂梁及单梁单柱。

三、推溜1、机组割煤时,采用双向追机移溜方式,机组上行割煤时,滞后机组20m追机移溜。

机组下行割煤时,滞后机组15m追机移溜。

2、移溜器必须设在顶板完整、支护可靠的地段。

3、移溜前必须把梁子挂齐,顶板维护好,煤壁浮货、伞檐、片帮等处理好,浮煤采用机组扫空刀的方式扫干净。

4、每次移溜进度为0.6m,溜子必须保持平、直、稳,并且保证机道宽度,溜子槽帮与煤壁间必须保证150~200mm间距,便于机组上下通行。

5、溜子不能推得太急或太缓。

若推溜跟不上机组,机组必须慢行,保证移溜处落后机组10~15m。

6、移机头时,顺槽溜子必须停电闭锁。

7、移机头时,可用下巷绞车配合,但严禁用下巷溜子拉。

用下巷绞车移机头时,绳道三角区内严禁有人。

8、严禁用单体柱顶减速机、电缆架、电机。

9、严禁推死溜子或把溜子推脱节。

10、推溜时,煤帮不能站人或有人作业。

11、使用移溜器移溜时,人员必须站在移溜器上方的安全地点,严禁骑在移溜器上或站在移溜器下方移溜。

12、遇下列情况中任何一项时,不能移溜:⑴移溜器后方顶板松动时。

⑵追机移溜距离不符合本规程规定时。

⑶发现溜子脱节或连接螺丝、挡煤板损坏变形时。

⑷出现片帮或冒顶时。

⑸支架支护不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时。

⑹发现断链、漂链、错环及其他溜子事故时。

13、移采面机尾、机头时,必须停止采面溜子和采面机组的运转。

14、溜子移完后,立即在机尾、机头打上牢固可靠的压柱或顶柱、防止机尾架拉翻或溜子下滑。

四、基本支护及特殊支护1、移好溜子以后,应及时按《采煤工作面支架平、剖面图》的柱、排距要求设上基本支护。

2、每段支设基本支柱的顺序:从下往上支护。

3、所有支柱必须拉线打柱。

4、支柱的初撑力必须达到90kN以上。

5、支柱必须打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大于±100mm,且手把体、三用阀成一直线,手把体沿倾斜方向向上,三用阀注液端沿倾斜方向向下。

6、支柱必须设在实底上,且迎山有劲,迎山角为3°~5°,往老塘方向偏1°~2°。

7、顶板破碎和压力较大地段,必须先打上临时支柱和打齐煤帮柱。

8、打柱前,必须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煤帮和支护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有问题必须先行处理。

9、架设支柱时,其下方5米内不得站人员,防止单体支柱倒下伤人。

10、为防止支柱自动卸载伤人,全采面的单体支柱必须用防倒绳将柱头栓在梁上捆绑牢固,每打一棵捆一棵。

11、改柱时,必须先支后拆,严禁先拆后支。

12、全采面顶板破碎带和压力集中地带、地质构造带,采用长2.5m的π型钢梁配合单体柱建成一梁三柱走向托棚加强支护,并设上煤帮柱。

13、打柱时,必须检查单体支柱三用阀是否失效、漏液、变形、弯曲、活柱表面锈蚀、顶盖缺少两个以上小爪或手把体损坏。

若出现上述中任何一种情况,必须及时更换。

14、支设支柱前,必须检查注液枪,是否漏液、损坏、变形有无密封圈或出液不正常,若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配合有关人员修补或更换。

15、切顶排上设上密集,相邻两架之间保证有4棵密集柱,且密集柱柱距要求不大于200mm。

密集柱迎山角与基本柱相同,密集柱三用阀注液端下斜朝向老塘,手把体朝向煤壁,确保回柱的安全。

16、严禁使用过期或失效的单体柱和铰接顶梁。

17、全采面必须设齐戗柱,戗柱隔一架打一架,戗柱应与工作面线垂直戗在切顶排的支柱柱头上,其戗角与工面顶板垂直线成40°左右。

18、全采面支柱必须进行第二次注液,确保支护强度满足支护要求。

19、初采期间特殊支护严格按《关于1467采面初采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五、回柱放顶1、采用全部跨落法处理采空区,“四—六”排控制顶板,最大控顶距4.9m,最小控顶距3.7m,放顶步距1.2m。

2、回柱前必须把基本柱设齐,戗柱设够,在顶板破碎、切顶、压力集中地段、片帮地段设齐煤帮柱,在采面短梁上挂齐梁子后,方可回柱放顶。

3、回柱放顶前要仔细、全面检查采面情况,无安全隐患方可回柱放顶。

4、回柱放顶前,必须先将新切顶排的密集、戗柱等特殊支护设好,每隔3m留一个0.8m宽的安全出口。

5、回柱顺序:从下往上,从老塘向煤壁,先回密集柱,后回戗柱,最后回基本柱。

6、回柱放顶可分段进行,每段长度不小于20米,且顶板破碎带和压力较大地段及地质构造带不能作为分段界线。

7、回柱人员必须站在回收点斜上方,靠采面煤壁侧,且在具有牢固可靠支柱的地方进行回收。

8、回柱放顶时必须保证后路畅通,回下的单体支柱及时设成全承压柱,顶梁竖放整齐,不能阻塞后路和人行道,采场严禁出现空载柱。

9、倒入老塘的柱梁、木料等必须用长柄工具取出,严禁人员进入空顶区拾物料。

10、回柱必须两人进行,一人观山,一人回柱,严禁单人作业。

11、当每段回柱到最后两棵柱或顶板压力较大时,采用长柄工具进行远距离回柱。

后方出现悬顶时,采用长柄工具进行远距离回柱。

12、遇死柱时,先在其下方打上替棚,然后再卧底回收死柱。

13、上、下巷回柱放顶线与切顶排对齐。

14、上巷及下巷的托盘、钢带及拱型棚必须全部回收。

15、回柱放顶前及回柱放顶过程中,若老顶来压、顶板掉渣、顶板活动时,应停止回柱工作,将人员撤到下巷的安全地点,待顶板稳定后,经班队长组织维护好采面方能进行回收。

16、回柱过程中,严格按从下往上、从老塘往煤壁的顺序进行。

17、当老塘局部悬顶走向长2m、倾斜长5m时,该地段采用丛柱、密集柱加强切顶排支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