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解决方案正文目录第一章总体概述 (6)1.1 应用背景 (6)1.2 业务现状 (7)1.3 发展趋势 (7)1.4 总体目标 (8)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9)2.1 指导思想 (9)2.2 设计原则 (9)2.3 设计依据 (11)2.4 总体构架 (12)第三章系统详细设计 (14)3.1 系统组成 (14)3.2 可视对讲子系统 (14)3.2.1系统概述 (14)3.2.2系统结构 (15)3.2.3功能特点 (15)3.2.4系统功能 (16)3.3 视频监控子系统 (23)3.3.1系统概述 (23)3.3.2系统组成 (25)3.3.3前端系统设计 (28)3.3.4 IPC结构特点 (28)3.3.5 SMART IPC特色功能 (30)3.3.6前端配套设施 (36)3.3.7监控传输网络设计 (37)3.4 入侵报警子系统 (40)3.4.2前端报警设计 (41)3.4.3传输网络设计 (46)3.4.4管理中心设计 (46)3.4.5系统功能 (47)3.4.6入侵报警系统优势 (50)3.5 车辆出入口子系统 (51)3.5.1出入口控制 (51)3.5.2停车场管理 (53)3.5.3停车场软件平台 (55)3.5.4出入口管理单元客户端界面 (63)3.5.5自助缴费客户端 (68)3.5.6人工缴费客户端 (75)3.5.7停车管理系统优势 (77)3.6 人员出入口子系统 (78)3.6.1系统概述 (78)3.6.2系统组成 (78)3.6.3系统功能 (80)3.7 门禁子系统 (81)3.7.1系统组成 (81)3.7.2系统功能 (82)3.7.3系统优势 (85)3.8 在线消费子系统 (86)3.8.1系统概述 (86)3.8.2系统架构 (87)3.8.3系统功能 (88)3.9 电梯层控子系统 (89)3.9.1系统概述 (89)3.9.3系统功能 (91)3.10 可视化巡更子系统 (92)3.10.1系统概述 (92)3.10.2系统架构 (92)3.10.3系统功能 (93)3.11 访客管理子系统 (94)3.11.1系统概述 (94)3.11.2系统架构 (94)3.11.3系统功能 (95)第四章服务中心设计 (98)4.1 概述 (98)4.2 系统结构设计 (98)4.3 存储子系统 (99)4.3.1 NVR存储设计 (99)4.3.2 NVR存储功能 (101)4.3.3 NVR存储亮点 (104)4.3.4设备选型说明 (106)4.4 解码拼控子系统 (106)4.4.1视频综合平台设计 (107)4.4.2视频综合平台主要功能 (108)4.4.3主要功能效果展示 (110)4.4.4视频综合平台亮点 (113)4.4.5设备选型说明 (116)4.5 大屏显示子系统 (117)4.5.1大屏显示子系统结构 (118)4.5.2 LCD大屏 (119)4.6 系统特点 (124)第五章社区综合平台设计 (126)5.1 平台概述 (126)5.1.1系统概述 (126)5.1.2需求分析 (127)5.1.3平台集成目标 (128)5.2 系统设计 (129)5.2.1设计思路 (129)5.2.2设计原则 (130)5.2.3系统架构 (132)5.2.4系统模块 (135)5.2.5系统关键技术 (137)5.3 系统功能 (139)5.3.1基础管理功能 (139)5.3.2基础应用功能 (149)5.3.3可视对讲应用 (158)5.3.4一卡通应用 (165)5.3.5高级业务应用 (176)5.3.6对外接口模块 (181)总体概述应用背景新世纪以来,以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初现端倪。
全球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化,不少发达国家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改善商业运作和公共服务,甚至上升为世界竞争和抢占未来的战略制高点。
例如2008 年 IBM 公司提出了“智慧的地球”理念,2009年IBM公司发布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2010年IBM公司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体现形式。
此外,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通过使用传感器、软件和互联网让政府和市民能够测量、检测和调整他们使用水、电和交通的方式,以期打造更加节能、智能化的城市。
日本提出了“e-Japan”到“u-Japan”再到“i-Japan”三个发展阶段。
韩国政府推出了u-Korea发展战略。
为指导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实施管理2012年12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
2013年1月,住建部公报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8月,第2批试点103个。
其中山西省入围的7个试点区域分别是太原市、长治市、朔州市平鲁区、晋城市、阳泉市、大同市城区、怀仁县。
2012年11月份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开展,智慧社区作为五十七个指标里面的一项,并没有强制要求对智慧社区进行建设,而只是占了五十七分之一。
2013年5月份建设部搞了第二批试点,仍然沿用了第一批指标,但是在省厅评审和部级专家评审的时候,智慧社区作为了一个非常核心的指标进行评审。
在第一批、第二批里面一共有193个试点城市,实质上,有一部分智慧城市的建设属于智慧社区,其中属于智慧社区的有96个。
业务现状近年来,充分融合了物联网技术与传统信息技术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逐渐出现,并在一些发达地区实施。
智慧社区典型应用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物业、智慧政务、智慧公共服务。
智慧家居是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一个家庭信息化网络平台。
家庭控制网络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入因特网(Internet)、公众电话网、广电网、社区局域网等网络,通过家庭网关实现电子信息设备、通讯设备、娱乐设备、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及水电气热表(或概称的三表三防设备)的控制与设备间协同。
智慧物业利用社区视频监控网络、各种传感器网络及社区宽带网络构成物联网系统,实现智慧的保安消防、垃圾回收清运、停车场管理、日常设备检修与维护、环境监测、电梯管理等智慧服务。
智慧公共服务利用信息共享与集成技术,实现社区医疗服务、“一站式”缴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养老服务。
特别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使得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实现智能化,打破老人独自居家活动的状态,老人的各种诉求被感知:身体健康状况被社区医院和医护人员感知;居家安全和出行安全被社区服务人员和家属感知。
智慧政务对部门、科室、社区业务进行科学分类、梳理、规范,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实现社区一站式服务、社区经费管理、综治维稳、社会救助等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大量结合了物联网技术的社区应用还处于方案或试运行阶段,物联网应用需求的发掘还不充分,智慧社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发展趋势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把物业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统集成在一起,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为社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
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
智慧社区的提出,是从强调以技术为核心到强调以技术为人服务为核心的一种转变。
“智慧社区”既是社区建设的一种理念思考,也是新形势下探索街道公共治理的一种新模式。
它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以“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运行社会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规范化”为建设思路,以统筹各类服务资源为切入点,以满足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需求为落脚点,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努力在广内地区构建涵盖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社会动员、社会组织、社会领域党建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
依托这一智能化的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一方面创新管理手段,促进街道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同时创新服务模式,为辖区居民和单位、社会组织提供人文化、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使其感受到智能生活的新体验,享受到一种“全响应”智慧状态,真正实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工作日标是全力打造“生活”。
总体目标智慧社区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区域人、地、物、情、事、组织和房屋等信息,统筹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等资源,以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支撑,依托适度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治理和社区管理现代化,促进公共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智能化的一种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创新模式,也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当地实际,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初步建成智慧社区示范点。
示范点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效的社区服务和治理水平、多元化的社区公共服务、智能化的便民利民服务能力,以及具备良好的政策、组织、人才、资金等保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