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学时
2学时
二、实验目的
1.掌握MapGIS平台的标准图幅框的生成办法;
2.掌握MapGIS平台的栅格图像的几何配准方法;
3.掌握MapGIS平台的标准图框与栅格图像叠加方法;
4.掌握MapGIS平台的矢量文件的几何配准方法。
三、预习内容
熟悉实验内容及步骤。
四、实验设备
五、实验内容
1.利用MapGIS平台制作标准图幅框
实验目的:掌握MapGIS平台制作标准图幅框的方法。
以1:1万地形图为例进行操作。
操作指导:
(1) MapGIS主菜单“实用服务”→“投影变换”,打开投影变换模块;
(2)“参数设置”“缺省经纬线参数”,设置参数,线宽:2,线颜色:学号后两位(学号后两位少于10的取个位)
(3)“系列标准图框”→“生成1:1万图框”;
(4)根据“长沙市.jpg”文件左下角的经纬度参数,设置“1:1万图框”
的相关参数,如下图。
特别别注明,“椭球体参数”和“起点经纬度”
这两项参数设置非常重要,不能出错。
(5)在步骤(4)设置好后,点击“确定”按钮,出现“图框参数输入”
对话框,在此对话框中输入相关内容,取消“将左下角平移为原点”
和“旋转图框底边水平”两项;
(6)生成标准图幅框,并对其进行浏览查看,记录其四个角点的经纬度坐标信息、图幅编号
2.利用MapGIS平台对栅格文件进行几何配准
实验目的:掌握MapGIS平台打开栅格图像文件的方法,熟悉并掌握栅格图像文件几何配准的方法。
操作指导:
(1) MapGIS主菜单“图像处理”→“图像分析”,打开图像分析模块;
(2)“文件”→“数据输入”,将栅格图像转换成MapGIS可直接读取并处理的msi格式文件;
(3)“文件”→“打开影像”,打开上一步骤转换的msi格式文件;
(4)“镶嵌融合”→“添加控制点文件”,对控制点文件进行命名,并保存到相应位置
(5)“镶嵌融合”→“控制点信息”,查看系统自定义的控制点,这些控制点的实际地理坐标不明确,无益于几何配准,因此要删除,方法:
“镶嵌融合”→“删除所有控制点”
(6)根据“长沙市.jpg”文件中方里网坐标,对该影像添加相应控制点。
方法:将地图定位到需要添加控制点的位置,点击菜单“镶嵌融合”
→“添加控制点”,然后会出现一个放大的小窗口,将鼠标移动到小
窗口,点击鼠标右键可以放大/缩小到合适位置,使鼠标在指针状态
时点击鼠标左键,然后在键盘上敲击空格键,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
X,Y相应坐标。
(注:X、Y坐标值分别输入地形图中的经度和纬度方
里网座标,X坐标去掉带号,如下图所示,其X,Y坐标值分别为396000,
3118000)
(7)重复步骤(6),直到选择足够的控制点,并在选择过程中注意保存控制点文件(“镶嵌融合”→“保存控制点文件”)。
控制点选择要求:
必须具有有效的实际地球坐标;均匀分布;数量足够(参见步骤(8))(8)设置校正参数,“镶嵌融合”→“校正参数”。
其中“多项式次数”参数对控制点数量有要求,实际采集数量为理论值的3倍。
如下表
(9)“镶嵌融合”→“校正预览”,查看校正后的预览图,如果出现严重变形或明显错误,可能是由于控制点的坐标输入有误,请对选择的控
制点坐标进行更改,点击菜单“镶嵌融合”→“更新控制点”进行操
作,操作方法与步骤(6)类似;
(10)影像校正:“镶嵌融合”→“影像校正”,指定校正后的影像文件名及保存路径→保存;
(11)查看校正后的栅格图像的形状、坐标等相关信息。
3.标准图幅框与栅格图像的叠加
实验目的:掌握如何在MapGIS平台下对校正后的栅格图像添加标准图幅框。
操作指导:
(1) MapGIS主菜单“图形处理”→“输入编辑”,打开输入编辑模块;(2)“新建工程”,点击“确定”按钮,选择所有默认参数,直至新工程创建完毕,点击鼠标右键→保存工程,指定位置和工程文件名;(3)在“工程文件”页面,点击鼠标右键→添加文件,添加“实验1”中制作的1:1万标准图幅框文件(一般是*.wl和*.wt两个同名文件),并1:1进行显示。
系统会弹出一个转换确认对话框,我们单击“确
定”按钮即可
(4)在“工程文件”页面,点击1:1万标准图幅框文件,使其呈状态
(5)设置变换参数。
点击菜单“其它”→“整图变换”→“键盘输入参数”,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如图所示的参数,一直点击“确定”按钮,直
到最终完成。
(因为校正后的“MSI”文件比例为“1:1000”而我们
生成的图框比例为“1:10000”,而影像不能随便缩放比例,所以只
能将图框文件的比例与影像文件调为一致。
)
(6)添加实验2中几何配准后的栅格文件,并进行1:1显示,调整图层位置,将标准图幅框显示在图层顶部,并查看配准图像与标准图幅框的方里网之间的位置差别。
4.利用MapGIS平台对矢量文件进行几何配准
实验目的:掌握MapGIS平台矢量文件的几何配准方法。
操作指导:
(1) MapGIS主菜单“实用服务”→“误差校正”,打开误差校正模块;(2)加载“矢量数量”文件夹下所有的点、线、面文件,并显示
(3)打开菜单“控制点”->“设置控制点参数”,设置参数,可以选择完控制点之后统一输入理论坐标
(4)打开菜单“控制点”->“选择采集文件”,即控制点从所选择的图层文件中选取,本实验从“方里网.wt”文件中选取;
(5)打开菜单“控制点”->“添加校正控制点”,弹出是否新建控制点文件的对话框,选择“是”
(6)然后在工作区中添加控制点(一般选择坐标格网交叉点或者道路交叉点,水系交叉点等显著地物),如此重复添加控制点,一般不少于4个控制点,本实验建议选择所有方里网的交叉点
(7)打开菜单“控制点”->“编辑校正控制点”,弹出如下对话框,在理
论X,理论Y值中输入对应控制点的理论值,将配准坐标文件保存下
来以备以后使用
(8)在步骤(7)显示的窗体中,选择合适的“误差校正方法”,点击“校正”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所有要配准的图层(9)然后右键点击工作区,复位窗体,可以看到新坐标的图幅范围。
查看并检验所有点的吻合程度,如果吻合不佳,则关闭文件,不保存,再
重新打开文件,重新编辑控制点理论值。
(10)如果配准效果佳,则保存所有图层即完成矢量文件的配准。
六、实验提交成果
1、此次上机操作实践的文字报告;
2、1:1万地形图标准分幅图框与相应地形图叠加的相关数据文件,包括标准分幅框文件、配准后的栅格文件、配准过程中产生的控制点文件、标准分幅图框与相应地形图叠加的工程文件;
3、矢量数据文件配准结果数据文件,控制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