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介绍PPT课件
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介绍PPT课件
“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和“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一个 模块。 有个别学校压缩必修模块的教学时间,《算法与程序设计》和《多媒 体技术应用》两个模块都开设,即学生要学三个模块。 还有个别学校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算法与程序设计》和《多媒体 技术应用》两个模块都开设,实行学生选课走班制度。
©
12学
分。
12
选修学分 Ⅱ
地方课 程3学分; 校本课 程至少3 学分。
6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分安排:
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 毕业要求:
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 业资格。
有兴趣、有潜能的高中学生再加修若干学分,为今后发展创造条件。
6
11
15 2
6
选修II学分 学校根据当地社 会、经济、科技、 文化以及自身条 件开设,供学生 选择。
©
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学分要求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
A
语言与文字
语文 英语
10
6
10
4
数学
数学
文 理
10
4 6
思想
文
政治
理
8
4
人文与社会 历 史
文 理
6
4
地理
文 理
6
4
物理
文 理
6
6
科学
化学
必修学分≠必修模块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模块与学分设置表
年级
教学模块
学时 学分
备注
高一或 高二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高二、高三年级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36
2
选修:从“选修1:算法与
程序设计”和“选修2:多 媒体技术应用”两个模块中
36
选择一个。
会考(学业水平
2
考试)
学校应开设选修1、选修2、
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案介绍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普通高中教育是在 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 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 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模块开设情况:
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样本人数 327206 295931 290642 306790
304771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人数 126180 111545 102413 91551
80910
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人数 201026 184386 188229 215239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
• 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修得一定学分; • 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
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并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 6学分;
• 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学习领域 语言与文字
数学 人文与社会
中
©
《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指导意见(2012版)总览
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 的志向和愿望; 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 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 感; 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 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 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 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一些已成为常识性的知识与技能不再重复教学:信息浏览、网上信息 获取、浏览器的操作等
减少了义务教育阶段已深入学习,且不常用的内容:网页制作 义务教育阶段已深入学习,且比较实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字表处理 适当加强了信息技术本体知识的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 涉及到多媒体技术的部分内容整合到《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的学习
选修3、选修4四个模块,由 学生自主选择。有条件的学 校,可五个选修模块都开设,
每个模块 36学时
供学生选择。
每个 模块 2学
分
高考(第三类)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
高一年级教学情况
高一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基本保证每周2课时 多数学校在第一学期开设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二学期开设
223861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高二、高三教学情况 :
在高二或高三尝试开设另外三个选修模块的寥寥无几 以信息技术的高考复习为主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一、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1.信息技术学科必修学分的2个模块为《信息技术基础》、 《多媒体技术应用》。
2.《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部分内容不再作为单独教学内容, 第三章第三节整合到《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中,删除第六 章第二节内容。
科学
技术 艺术 体育与健康 综合 实践活动
科目 语文
外语
数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想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艺术或 音乐、美术
体育与健康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课程设置及说明
必修学分 10
10
10 8 6 6
6 6 6 4
4
选修I学分
国家为满足学 生的兴趣、爱 好和未来发展 的需要,在共 同必修的基础 上,各科课程 标准设置若干 选修模块,供 学生选择。
文 理
6
4
生物
文 理
6
2
技术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4 4
艺术
音乐 美术
3 3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实践 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15 2 6
合 计(文160、理162)
116
文26 理28
选修学分Ⅰ
B
C
学生
在学
校按 省定 范围 开设 的模 块中 选择, 至少 获得
学生在 学校视 条件开 设的模 块中选 择,获 得若干 学分。
3.《信息技术基础》中适当加强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的学习, 用Visual Basic语言代替QBASIC。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变化一:模块调整
必修教学内容由3个模块调整为2个模块 不再二选一 教材不变
©
高中信息技术深化课改方案
变化二:教学内容调整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学内容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