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灾害工作总结

地质灾害工作总结

地质灾害工作总结
一、我县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我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北部丘陵地区,集中分布在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和构造发育的花岗岩及玄武岩分布区,主要行政区域为镇、镇、镇、乡、乡等乡镇。

经调查,全县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0处,其中滑坡1处,崩塌6处(含潜在崩塌4处),河流岸崩3处。

县境内北部丘陵地区以滑坡、崩塌为主,南部平原地区以河流岸崩为主,在浅丘状平原及波状平原有大面积膨胀土分布。

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对象主要是居民点居民及财物、土地、公路、房屋等。

二、我县地质灾害主要特点分析
(一)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1、露天采矿场边坡及山区自然山坡过高过陡,岩石裂隙发育、风化较强,易于形成崩塌和滑坡。

2、汛期连续、集中降雨或干旱少雨、水位骤升骤降往往造成水利工程堤坝及山脚坡下地质灾害的发生。

3、大中型工程建设项目,边坡过陡易诱发崩塌、滑坡灾害。

4、居民沿山体切坡建房,易诱发山体滑坡。

(二)地质灾害类型
1、岩土位移地质灾害。

包括自然山体滑坡、建筑工程
人工切坡引发的崩塌、滑坡及露天采矿引起的崩塌、滑坡。

2、河流堤坝渗漏、滑塌、岸崩及水库坝基渗漏。

3、膨胀土变形改变地貌引起的地质灾害。

(三)地质灾害重要防范点及威胁对象
为了有效防御地质灾害的发生及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通过对境内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活动规律及诱发因素的分析,确定以下三种地质灾害类型,10处隐患点为我县今年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1、滑坡
我县境内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处,位于镇街镇村附近,成因为自然形成,目前稳定性较差,没有威胁到人口,但对滑坡后缘的河道和耕地有潜在威胁,险情等级为小型。

2、崩塌
我县境内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有6处,分别位于:
…….,成因为人为切坡建房形成,目前稳定性较差,威胁到人口4户17人,险情等级为小型。

该隐患点已在《..市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中被列入市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应重点监控。

乡..村..中心山东坡,成因为自然形成,目前稳定性较差,威胁到人口1户2人,险情等级为小型。

..乡..村312省道:78km+30m处,成因为人工开采形成,目前稳定性较差,没有威胁到人口,但对…省道有潜在影响,险情等级为小型。

..乡…村….省道:78km+50m——78km+150m处,
成因为人工开采形成,目前稳定性较好,没有威胁到人口,但对….省道有潜在影响,险情等级为小型。

…乡…村….省道:78km+200m——78km+300m处,成因为人工开采形成,目前稳定性较好,没有威胁到人口,但对….省道有潜在影响,险情等级为小型
…镇….村….组公路边坡,成因为人工切坡修路形成,目前稳定性较差,没有威胁到人口,但对X011县道(约100米)有潜在影响,险情等级为小型。

3、河流岸崩
我县境内河流岸崩地质灾害隐患点有3处,分别位于:…镇…….组,成因为自然形成,目前稳定性较差,没有威胁到人口,但对河道及岸坡后缘的耕地有潜在威胁,险情等级为小型。

….镇…..组,成因为自然形成,目前稳定性较差,没有威胁到人口,但对河道及岸坡后缘的耕地有潜在威胁,险情等级为小型。

….乡……村….组,成因为自然形成,目前稳定性较差,没有威胁到人口,但对岸堤有潜在威胁,险情等级为小型。

上述区段中,选出6处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及交通安全构成威胁的稳定性较差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为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应重点防范。

除上述防范点外,我县一些露天开采的矿山采矿场,以及在建工程的深开挖基坑或工程切坡地段,汛期也应注意防范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四)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时段
除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外,降雨的强度和降雨量的大小与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日降雨量达150mm以上或持续降雨在半月以上时,往往可诱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故应提前做好防灾准备工作,我县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5-9月份。

矿山开采建设工程诱发产生的崩塌、滑坡、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由于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故在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

三、我县地质灾害主要工作情况
(一)、组织领导
我县地质灾害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在政办( (38)
文《县突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中明确指出:发生中型以上地质灾害或发现较大型临灾险情时,执行省、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在省、市地质灾害指挥部同意指挥下,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发生小型地质灾害或出现一般级临灾险情时,县人民政府应启动县突发性地质灾害抢应急险救灾指挥部工作,负责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工作。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由县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局分管局长兼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1、每年汛前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制定当年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由县政府下发各乡镇和各职能部门。

2、汛前加强监测,保障联络畅通,遇强降雨天气,安排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员撤离现场。

3、汛后整治归档各种材料,开展监测人员培训,完善各种制度。

我县地质灾害工作,不但对各相关单位提出明确要求,同时针对各地质灾害点,已完成从县到乡(镇)到村到居民点的四级应急体系,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地质灾害防范和应急工作。

(三)、地质灾害演练
为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能力,有效防范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20…年..月…日上午,在县政府的组织下,在…乡…村….村民组一滑坡灾害隐患点,开展了…地区首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这对于提高防范地质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群众防灾意识和有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

由市国土资源、地质环境监测站、县政府、乡政府、县国土资源、民政、公安等部门和当地预备役民兵共40余人组成的应急抢险队伍,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设立警戒线封锁进入灾区的道路、监测滑坡体的变化情况、组织群众按照转移路线转移到临时安置点帐篷内,并向群众发放矿泉水、方便面和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材料等。

整个演练活动续约2个小时。

,此次演习为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

(四)、监测预警
县、乡(镇)、村和居民点四级监测机构,其主要负责同志对本行政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政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国土、水利、交通、建设、气象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相互配合,严格执行汛期值班、险情巡查、灾情速报及应急调查等各项防灾制度,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从以人为本、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措施到位,以有效防御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五)、应急处置
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灾情报告后,应迅速组织应急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核实险情、灾情,并密切跟踪其变化情况,提出应急抢险方案,建议县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与此同时,县政府将视灾情和险情的情况,向市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报告,请求指导和支援。

(六)、地质灾害恢复重建
2011年,我县没有发生地质灾害,但..乡….地质灾害点的搬迁工作,在县应急办、国土局和乡政府的努力下正逐步开展,该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搬迁重建工作做了详细的预算和方案,选址工作已经完成,现已上报县政府和市国土局,目前等待审批。

(七)、地质灾害宣传
我县政府明确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深入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全民地质环境保护意识。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板报、宣传手册、培训班等各种宣传手段和形式,并通过“防灾减灾日”、“世界地球日”、“环境日”、“土地日”等活动,进行广泛的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的社会宣传和咨询活动,以增强广大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重要性的认识。

2011年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份,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50余份,增强了自测、自报、自防和自救能力,确保灾害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

同时我县已根据上级要求开展了地质灾害五到位工作,即是工作评估到位、巡查到位、预案到位、宣传到位和人员到位。

相关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

(八)、存在问题
1、我县财政未设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资金。

2、无专门对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行政机构和岗位设置。

3、无硬性要求在汛期巡查和监测所需的专人专车专线(电话),而是和相关职能股室及职责容在一起。

4、没有编制《来安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

(九)、工作建议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建议切实加大对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和投入,针对我县实际情况,尤其应重视地质灾害防治人员的定位、培训和所需设备的配备,确保防治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真正做到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时监测无死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