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集装箱完整性检查程序为确保集装箱装货安全,保证客户的利益与货物的安全,特制订如下集装箱完整性检查程序:(一)货物装入车辆/集装箱发往集运人/承运人/货运代理人时,必须由工厂警卫进行监督。
保安负责人有责任在装货前检查集装箱,核实其是否安全和已经清空。
如发现异常,管理人员必须在发运前进行复查,具体检查程序如下:•发往集运人处:✓警卫或高级管理人员必须监督成品装入车辆的过程。
✓警卫或高级管理人员可以不参与装货,他/她的唯一职责是监督并指导装货过程。
•已核准的工厂整柜装载:✓除了上面提及的监督职责,警卫或高级管理人员还须在装箱前检查集装箱是否装有隐蔽间隔,结构是否稳固。
检查依据下列准则进行:✓检查部位:-前板-左侧/右侧-底板/顶板/箱顶-内/外门-底架外部/下方隐蔽间隔:➢检查有无新刷油漆、焦木或填充剂的味道。
➢检查有无新刷油漆的痕迹、焊接烙印或者箱板质地差异。
结构:➢检查前后角柱有无裂缝。
➢检查箱板是否有打孔、切割、磨损或开裂;是否丢失松脱零件或紧固件➢进行内部漏光测试:检查有无因门封缺损、孔洞、焊接破损、地板损坏或分离、紧固件松脱或丢失造成的光线渗透。
此检查在箱门完全紧闭的情况下从内部进行。
➢在门的末端检查锁条,包括托架、导杆以及凸轮,查看有碍箱门操作或关牢的缺损,例如折曲、弯曲、凹陷等。
➢在下层结构,检查横向构件、外伸叉架和附件是否有洞。
➢在下层结构,检查底板、箱板或板条是否破损、开裂或断开。
•如果发现集装箱有任何异常,管理人员必须在放行货物前进行复查。
•如果集装箱没有清空,或者结构不安全,必须要求使用新集装箱,不得使用有问题的集装箱运输 MMG 货物。
•厂方人员在离开集运人/航运公司仓库返回工厂之前,应要求未装货的集装箱密封。
厂方应核实封条(数目)与原来使用的封条(数目)相同。
•承运人倡议计划的集装箱检查指南:✓伪造前板:检查一般干货货箱的前板时,可以看到角板及标牌和前板之间的皱折。
在查获的伪造前板上发现,走私者也制造了角板,但是伪造前板与标牌是齐平的。
伪造前板可能与正规前板使用相同类型的波纹金属。
检查人员需要查找改造的痕迹:新刷油漆、集装箱内外壁的焊接烙印、箱板质地差异或者欠缺皱折;新刷油漆、焦木或者填充剂的气味。
✓伪造底板:未经改造集装箱的底板通常与前门框架齐平。
如果底板突出于框架平面或者看起来很新、不平整,或者朝集装箱前板向上倾斜,则很可能是伪造底板。
另一种检测伪造底板的方法是:进入集装箱后,触摸集装箱的顶部,然后走向前板。
如果底板经过改造,可以明显感到高度的变化,或用手碰触顶板难易程度的变化。
✓伪造顶板:顶板的伪造可能是在内部,也可能是在外部。
外部伪造顶板或箱顶,可以通过观察角板顶部和箱顶之间的距离来检测。
通常,箱顶稍低或者与角板顶部齐平。
如果箱顶高于角板,则很有可能是伪造箱顶。
内部构造的伪造顶板可以通过触摸顶板来检测。
如果存在伪造顶板或者底板,应可以感觉到高度变化或碰触箱顶难易程度的变化。
其它要留意的痕迹包括:新刷油漆、模糊角板、焊接烙印等。
✓集装箱框架:被利用以隐藏走私货的集装箱框架是最难检测的。
在缺乏其它迹象的情况下,唯一的方法是在框架上钻孔进行探测。
(二)确保成品从工厂准时运抵承运人/集运人/货运代理人。
如有异常,必须通知当地执法机构•可选择以下几种方法履行这些要求:✓厂方可指派工厂代表,随同卡车司机,将货物运抵集运人。
✓厂方可以合理预计运输所花费的时间,然后致电目的地(集运人或港口),监控货物的运输,并核实车辆是否已经到达。
如果情况有所出入,货物延迟抵达,则须向司机查询延误原因,例如恶劣天气、交通阻塞、意外事故、机械故障等。
所有通讯內容必须记录在监控日志上。
•“押运”程序示例:如果没有厂方代表押运货物并在卡车驾驶室内同行,任何货物都不得运离厂房。
厂方代表必须是保安人员或管理人员。
厂方代表应配有通信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在发生问题时应与厂方联系。
•“远输过程监控”程序示例: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与供应链下一环节保持联系,查询货物是否及时抵达,对货物运往该环节(机构)的过程进行监控。
查询和结果必须记录在监控日志上。
(三)在货物的装卸过程中,确保实际产品数目与随附货运文件相符。
管理人员必须对所有差异进行检查,方可放行有问题的货物•主管必须监督所有装卸活动,确保实际产品数与货运文件所载数目相符。
•如果产品即将卸载,而数目与货运文件不符,则必须通知产品的来源方。
在管理人员复查此差异并确认没有疑点之前,这些产品不应入库。
•程序示例:无论何时装卸货物,都必须清点数目,并核对相关单据。
管理人员必须复查任何差异。
如果有缺货或者超额,必须调查原因。
调查及其结果必须存档。
•为保准确,应至少指派两个人清点产品。
•装货清单可以保证产品清点准确。
•装卸完毕后,主管应在提货单上签名,并在其签名旁标明产品数目。
(四)查验集装箱、拖车以及轨道车上的封条•对于运入的原材料:厂方必须检查封条是否完好无损,封条号码与提货单上标明的号码是否相符。
如果封条已经损坏,则违反了安全措施或守则。
唯一的例外情况是,封条因有关人员(海关官员、警察)执行正当检查而损坏,并且海关官员/警察在提货单上注明此次检查。
•对于运出的物料:✓集装箱整箱装载:整柜装载,应遵循 Maersk 规定的密封条例。
✓非工厂整柜装载(货物运往集运人进行集装箱运输):如果您的陆上承运人提供硬侧硬顶或箱式卡车(请参见图示),则必须遵循正确的密封程序。
(请参见下面的示例)。
•程序示例:进行工厂整柜装载时,封条必须贴在装满的集装箱上。
封条号码必须记录在提货单上。
应向司机提供一个备用封条。
如果原来的封条在运输途中(被政府官员)损坏,要求进入集装箱的机构(警察或海关)必须在提货单上注明。
然后,司机应将备用封条贴在集装箱上,并在提货单上记录新封条号码。
此程序同样适用于箱式卡车或货车。
硬侧硬顶或箱式卡车选择封条的时候,请谨记以下几点:•最容易损坏和篡改的是指示性封条,它唯一的用途是显示集装箱或卡车门在运输途中是否打开过。
•另有一种屏障性封条,有不同級别和形状,例如钢制门栓、钢索或平滑金属条。
盗贼无法徒手撕掉这些封条,也不能使用小撬棍、螺丝刀或类似工具拧开。
屏障性封条可清楚显示集装箱箱门在发运点和最终目的地之间是否打开过。
这些封条需要大型的工具才能去除或切断,最常用、且能够除去此类封条的工具是双杠杆式剪切机。
此工具非常容易得到,对于职业盗贼来说,要切断这些屏障性封条进入集装箱或卡车仅需几秒钟,而且不会发出任何声响,也无需花费什么周折。
•要提供实质的破坏证据,必须将封条加封在集装箱和卡车的门锁杆上,与门锁合为一体,使集装箱在封条完好无损的情况下不能打开。
通过使用长型钢索封条或连锁杆可完成此类密封。
市场上有许多类型的钢索封条可用于此解决方案,所有的钢索封条都归类为屏障性封条,因为没有工具,钢索不能轻易破坏或移除。
但是,盗贼也可轻易获得并隐藏这些工具,因此在门锁杆上使用的钢索封条可以提供破坏证据,但不能对货物偷盗起实质的威慑作用。
•连锁实心钢条可以牢固地连接集装箱箱门或卡车门的内部锁杆,是一种独一无二、被海关认可为高安全性的封条。
它不仅是一种封条,还可实质地防止非法开门情况的发生。
连锁实心钢条可以提供最切实有效的安全保护。
(五)卡车司机和其助手不得参与货物装载。
进行整柜装载时,装货过程完成前,司机及其助手不可进入装货区。
不过,卡车司机可以进行最终检查。
•对于非整箱装载:✓卡车司机及其助手可出现在装货现场,但不能主动参与装货过程(例如,搬动发运纸箱)✓卡车司机及其助手可向工厂装货人员建议最有效的装载方法。
✓他们可以清点/检查产品•对于集装箱整箱装载:✓装货期间,卡车司机及其助手不得在装货区逗留。
✓集装箱上锁密封前,卡车司机及其助手可以进行最终目检。
✓应张贴告示,提醒卡车司机不得在装货区逗留(六)必须制定正式的书面安全程序。
•应制定书面的安全政策。
为工厂制定安全政策。
•安全政策指南从不同角度考虑安全政策。
工厂必须制定各自的安全政策,以满足自己的具体要求。
起草安全政策时,厂方必须确保工厂安全标准的所有要点都得到体现。
•安全政策不应限于工厂安全标准中阐述的条款。
书面程序非常有利于保证安全政策得到有效一致的执行。
制定书面程序后,培训新员工更为容易,在没有时间设计方案的紧急情况下,更可以作为有用的参考工具。
(七)已装货集装箱如非立即运走,必须存放在安全区域。
未装货的集装箱必须以安全方式存放。
•已装货集装箱必须存放在有栅栏或围墙包围的厂房内。
如不可行,已装货集装箱必须存放在其它安全的(用栅栏围起来的)场地。
如果仍不可行,则可将其存放在公共建筑物内,但必须有人全程看守。
•每次存放已装货集装箱时,集装箱都必须上锁密封。
•空集装箱必须以安全方式存放。
例如,存放在厂房的安全区域;如不可行,可将其存放在厂房外,不过必须加上封条保护。
•已装货和未装货的集装箱应以门对门或门对着墙壁的方式存放,防止有人进入。
•已装货和未装货的集装箱在存放之前都应密封。
(八)如果发现或怀疑有非法活动或可疑行为发生,必须通知当地执法机构•如果发现或怀疑有非法活动发生,厂方必须通知执法机构。
•如果发现员工参与可能危及货物安全的非法活动,厂方必须通知执法机构。
•如果发现未获授权人员出现在限制区域,而该人员未能提出合理解释,厂方必须通知执法机构。
•厂方应记录所有涉及执法机构的事件。
(九)确保所有货物均已正确贴上标签、加上标记、称重、清点和记录(十)保持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未获授权人员违规更改•必须制定书面程序,指定有权填写和/或签署货运文件的人。
•程序示例:只有货运主管或管理人员有权轻微改动货运文件上的货物数量(小于 +/- 5%),并在改动位置旁签名。
如果需要进行较大的改动(大于 +/- 5%),必须由获授权的经办人员进行更改,并打印新的文件和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