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小实验家活动心得体会物理小实验家活动心得体会陈怡伶今年五月,学校给了我们锻炼自己的机会——学校组织了八年级部分学生参加四川省小小实验家体验活动。
活动初期的培训在学校进行,主要内容无疑于是做实验,我们通过运用凸透镜、纸屏、大头针、乒乓球等实验器材,更直观地展现了我们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
培训过程中,我也接触到了几个书上没有的实验;但总的来说,实验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紧紧联系实际生活,这让我不得不开始观察生活中所出现的一些物理现象,并试着用自己的理解加上物理语言去进行解释;渐渐地,这种原本含有强制意味的行为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让我更深层次的理解到了实验的意义;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一些做物理实验的技巧,还使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总而言之,这次活动主要就是让我们在玩耍中学习,在实验中学习培养我们格物致知的精神。
因为活动需要,我去了繁华的成都市,这对于一个面临着生物、地理结业考试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放松的好机会,当然,不可置疑,这也是令人激动的。
在这里,我也注意到了很多科技前沿技术知识得到广泛运用,如:音乐喷泉,高速铁路,动车,高架桥等等,在这些日常事物中使得物理知识得到充分应用(声控技术,物理材料,力的作用,力的分解,压力,压强),而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使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比赛分为三个部分:笔试、实验、答辩。
笔试中的题基本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比如:5号电池的电压是多少伏等,其中有几道题稍难,但也是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时时刻刻与生活挂钩。
答辩中的问题则涉及到了自己课外知识的拓展,考验自己临场发挥的能力。
这个活动传播了科学知识,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激励了我们勇于创新,提高了我们综合素质,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激发我们对科学奥妙的探究意识;培养了我们格物致知的精神,让我知道了该怎样去学习。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还要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验。
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的去了解物理,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奥秘。
第二篇:首届“争当小实验家”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5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气球能够在天上飞行的原理描述正确的是()a、气球受空气的浮力大于或等于其受重力b、气球向下排出了空气c、气球受热,所以变轻了d、气球离地球远了,受地球引力大了2、5公斤的木块和5千克的铁块完全浸入水中,它们所受浮力()a、木块所受浮力大b、铁块所受浮力大c、它们所受浮力一样大d、不能确定3、一木块浮在水上,有一半体积浸在水中,另一半体积在水面之上,现砍去水面以上部分剩余部分再放入水中,则剩余部分会()a、全部浮出水面b、迅速下沉c、仍有一半浸在水中d、以上都不对4、5千克的铁块从离(来源好范文网..)地5米高处落地需1秒时间,10千克的同样质料的铁块从同样高度处落地需时间是()a、1秒b、2秒c、3秒d、4秒5、人在蹬自行车时,自行车前、后轮所受地面磨擦力的方向是()a、向前、向后b、向前、向前c、向后、向后d、向后、向前6、质量为50克的物体,下列所述可能的是()a、一粒玉米b、一个鸡蛋c、一只狗d、一头牛7、下面属于绝缘体的是()a、玻璃板b、铁块c、铜丝d、二极管8、要得到9伏的电压需要将()个1.5伏的电池串联a、3b、5c、6d、89、"光年"是一个()a、时间单位b、长度单位c、体积单位d、质量单位10、下列物体传热能力最强的是()a、铁块b、木头c、塑料d、水11、老年人戴的老花镜是(),它起()作用a、凸透镜会聚光线b、凸透镜使光线发散c、凹透镜会聚光线d、平面镜反射光线12、下面物体为电的良导体的是()a、木棒b、石块c、玻璃棒d、铜丝13、放映幻灯片时,要在屏幕上得到"f"字样,幻灯片应为()样式插入a、b、c、d、14、下列现象各状态变化的过程中,系统吸热的是()a、水结成冰b、水汽形成雾c、水变成蒸汽d、水蒸汽结成霜15、在没有风向标时,看到的柳树枝条向西北方向飘去,这时刮的是()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二、判断是非:本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0.5分,共5分。
把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弧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火车高速行驶时会把铁路旁靠近火车的人"吸"过去()2、窗外刮风,可以把敞窗的屋内的窗帘"拉"到窗外()3、高速运动的步枪子弹要比静止的铅球惯性大()4、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5、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融得快()6、铁块不能变成液体()7、保温瓶不仅可以使热水保温,而且也可以使冰棍保凉。
()8、凸透镜对物体可以成放大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9、月食形成的原因是月球由于地球的遮挡而不能发光。
()10、磁铁磁极同型号的相互吸引,不同型号的相互排斥。
()三、陈述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面,用自己的语言,自由陈述。
1、为什么水泡在水里上升过程中会慢慢变大?2、为什么铁轨之间留有缝隙?3、暖气片是怎样使整个屋子里变暖的?4、请简述雨的成因5、为什么大部队行军过桥时,士兵不能齐步走?答案一、单选1、a2、a3、c4、a5、d6、b7、a8、c9、b10、a11、a12、d13、d14、c15、d二、是非题1、(√)2、(√)3、(×)4、(√)5、(√)6、(×)7、(√)8、(√)9、(×)10、(×)三、陈述题1、水中随深度加深,压强也增大,深度减小,水内压强也减小,故水泡在上升过程中所受水压强逐渐减小,水泡体积逐渐变大2、因铁轨热胀冷缩,春、夏、秋、冬四季不一样长,为了避免铁轨热胀冷缩时伸长翘起出事故,故铁轨之间要留缝隙。
3、暖气片通过热辐射,对空气热传导同时使空气对流而使整个屋子里变暖4、雨来自云,当天空中水蒸汽较多时,水蒸汽遇冷凝结成小水珠,所受重力大于空气浮力时落下来就形成雨。
5、大队士兵过桥时齐步走,可能使桥出现共振现象,有可能使桥被震塌。
第三篇:第三届“争当小实验家”物理试题第一部分:笔试题(考试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纸上。
) 1.我们戴的近视眼镜是a.凸透镜b.平面镜c.凹透镜d.凹面镜 2.从楼顶上同时放下一个10kg和50kg的物体,它们会a.同时到地面 b.50kg的物体先到地面c.10kg的物体先到地面d.不确定哪个先到地面 3.下列物质在水中不会下沉的是a.木块b.铁块c.铅块d.铜块 4.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它的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的物质。
这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材料坚硬,不怕热b.材料不传热 c.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时吸收了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 5.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引起的a.直线传播b.折射c.反射d.衍射 6.放大镜指的是a.平面镜b.凹透镜c.凹面镜d.凸透镜 7.太空中,静止不动时,用力向前扔一个物体,自己会a.后退b.前进 c.不动d.不确定 8.带同种电荷的物体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不相互作用d.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9.液体能把所受的力向方向传递。
a.反方向b.仅向下c.仅向左或向右d.向各个方向10.红墨水在热水中的扩散速度与其在冷水中的扩散速度比较a.较慢b.一般快慢 c.较快 d.无法判断11.以下不属于物体燃烧的必要条件是a.燃素b.氧气c.温度d.可燃性12.下列现象中属于沸腾现象的是a.装满水的杯子放在向阳处,过一段时间后水变少了b.铝锅里的水杯烧开了c.湿衣服晾干了d.水遇冷(0℃以下)变成冰13.下列现象不属于气体的液化的是 a.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后不久,饮料外面有水滴产生b.在寒冷的冬天,可以看到玻璃窗的内表面出汗和结冰 c.在寒冷的冬天,当你进入温暖的室内,会发现自己的眼镜变模糊了d.冰箱里面会结霜14.对于盛满水的浴缸,当人的身体浸入到浴缸中时溢出的水所收的重力与人所受的浮力相比较a.较大 b.较小 c.相等 d.无法判断15.声音可以在以下哪种环境中传播 a.钢铁b.空气c.大海d.以上三者皆可二.判断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纸上。
)1.冰、霜、雪都是水各种不同的面貌之一。
2.将木块从水面按到水底,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
3.等大的铁块和铝块在水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4.自行车启动时,是利用了摩擦力。
5.将一个纸板在中间挖一个方形小孔,放在太阳光下,下方会出现一个方形小亮斑。
6.地磁南极就是地理南极。
7.打雷闪电是天空中的云之间发生的大规模的放电现象。
8.指南针指的是地球的正南方。
9.水结冰会放出热量。
10.温度高的物体热量多。
三.陈述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纸上。
) 1.灯泡为什么会发光?2.为什么水从高向低流?3.电工为什么都戴橡胶手套?4.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5.人们用木棍撬东西时,习惯于让支点更靠近被撬物体,为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caadadabdcabdcd二、判断题√╳ √√╳╳ √╳ √╳三、陈述题 1.答:钨丝通电发热,温度很高,故而发光 2.答:因为重力的原因 3.答:因为橡胶手套绝缘 4.答:下雪是水蒸气变成固体,放热所以不冷;化雪是由固体变为液体,吸热所以冷 5.答:在杠杆中,力与力臂的乘积等于力矩,故力臂越大用力越小,反之用力越大,所以人们为了省力采取上述做法。
第四篇:物理实验心得体会一转眼,这个学期已经快过去了,在这个学期中我们做了六次物理试验,在这六次试验里我学到了很多,每次亲手调节机器,完成试验都有一种成就感,获得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意思。
虽然在课堂上老师几乎给我们讲完了所有的知识和要点,那些公式也一字不漏的给了出来,但是当自己去做的时候才明白实际操作的困难,一个实验往往影响的因素很多,有些只有在真正做的时候才会发现,或者连做的时候都发现不了。
比如说在做《光栅衍射法测光波波长》实验时,分光计有一点震动都会导致实验不准确,或者游标卡尺没固定好的话也会导致实验出错,而且如空气会导致光折射,也可能会影响实验;在测量角度时,如果我们稍微分心或者粗心了,就可能导致全部从来;还有在做《用牛顿环测曲率半径》的实验时,如果不是很小心的话,前面测得的十几个数据可能就没用了,所以做实验十分考验我们耐心和细心,在实践中提高了我们自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