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与金属粘接时金属表面处理方法一、橡胶中常用的金属材料按材质分:铁、钢、不锈钢、铜、铝及铝合金等;按形态分:线绳、帘布、金属件、金属块等;如轮胎中胎圈、胎体、带束层所使用的钢丝或钢丝帘线。
内胎上的黄铜气门嘴;胶带中的钢丝绳、胶管中的钢丝编织层;胶辊中的金属芯,油封的金属骨架,橡胶的金属减震器,金属的防腐橡胶衬里等。
二、金属的表面性质1、金属的表面层结构金属的表面结构,由里向外依次为:金属基体、1000nm厚加工硬化层、10nm厚氧化物质层、0.3nm厚气体吸附层、3nm厚污染物层。
2、金属的表面性质:由于金属内部的金属原子之间易形成金属键,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强,金属表面层原子受内部原子的相互吸引力较大,力场处于不平衡状态,因此金属表面具有较大的界面张力,表面能很高,因此很容易吸附周围环境中的气体分子、液滴和灰尘,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因此金属表面会有一层气体吸附层和污染物层。
在金属与橡胶粘合时,如果气体吸附层和污染物层不除去的话,会严重削弱粘合效果。
由于高能表面对低能表面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所以低能表面在高能表面上能润湿,能赶走高能表面的气体吸附层,而与金属表面充分接触。
由于橡胶材料属于低能材料,因此橡胶在金属表面是湿润的,这给橡胶与金属的粘合提供了热力学条件。
由于金属表面层原子受内部分子吸引作用较大,表面层原子排列紧密,很难形变和运动,所以橡胶与金属表面在接触时不能发生互溶、扩散和渗透,再加上金属表面一般都比较光滑,这又给橡胶与金属粘合带来不利的影响。
由于金属表面有一层氧化层,从而使金属表面带有一定的极性,能够增大橡胶与金属表面的吸附作用力,有利于粘合。
另外,金属表面较容易失去电子,而橡胶材料易获得电子,所以当橡胶与金属表面靠近时,会发生电子转移,形成双电层,从而产生界面静电引力,这也对粘合有好处。
但是,金属表面的氧化层与橡胶之间不易发生化学作用,形成的化学键键合作用很小(黄铜除外),而且氧化层松脆,与本体结合不很牢固,因此橡胶与金属之间突现牢固的粘合比较难。
此外,由于金属材料与橡胶材料的模量差异太大,在粘合界面处易发生应力分布不均匀,易受剪切而破坏。
总体上说,橡胶与金属之间具备粘合的条件,但较难形成牢固而持久的粘合。
要提高橡胶与金属的粘合效果,必须对金属进行表面处理。
三、金属的表面处理1、表面处理的目的:①获得清洁、新鲜的表面;②提高表面能;③增大表面的粗糙度;④获得适当的化学活性或惰性。
2、表面方法:物理机械表面处理:车削加工、喷砂处理、机械打磨(砂纸、砂轮、钢刷等)、超声波处理;化学表面处理方法:酸法、碱法、有机溶剂法、磷化处理法;这些方法可以单用,但大都采用多种方法结合使用,达到良好的粘合效果。
不同的金属表面,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同。
一般,大型金属部件宜采用车削加工、喷砂处理(厚度小于1.2mm的钢板不行);小型部件宜用化学处理和砂纸打磨,结构复杂的小型部件采用超声波法。
(1)铝及其合金的表面处理:铝属于活泼金属,表面覆盖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有很高的稳定性,粘合时需除去氧化层。
具体处理方法:①阳极化处理法步骤:a.用丙酮或汽油去油污;b.将铝件放入浓度为5%,温度为55℃的NaOH水溶液中泡3~5min,至表面发黑;c.取出被腐蚀骨架,用自来水冲洗多余的碱液;d.将铝件置于30%的HNO3水溶液中光化至无黑色;e.取出铝件用自来水冲洗至无酸;f.将铝件置于浓度为100~140g/L二磷酸液中阳极化20min,极化电压10V,极化温度(20±2)℃;若无极化条件,可将铝件置于磷酸中浸泡10min;g.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至无酸性,在65℃烘箱中烘干,即可涂覆胶黏剂。
②硫酸重铬酸钠法步骤:a.用丙酮或汽油脱脂,也可用碱液脱脂;b.将铝件在硫酸重铬酸钠处理液中浸泡10min;处理液配方:水 450ml,H2SO4(相对密度1.84)80ml,NaCr2O3 15g。
处理液温度:65~70℃。
c.水洗,干燥后立即涂粘合剂。
(2)钢、铁表面的处理方法:钢、铁的主要成分为Fe,表面有Fe2O3、Fe3O4、FeO等氧化层,有油脂。
具体方法:①喷砂处理法:去锈,表面粗化对尺寸公差较大的钢、铁橡胶复合或粘合件,通常采用喷砂方法去掉表面锈蚀和氧化皮。
厚度在0.6mm以下,容易变形的金属骨架不能用喷砂法。
喷砂设备:喷砂机(履带抛丸清理机)、履带盘转速(3~6)r/min,骨架最大允许量10kg,抛丸器转速2800r/min。
工艺条件:钢砂直径0.7~1.0mm;压力:0.1~0.25MPa一次处理的金属数量≤50kg;时间:0.6~0.8mm 6min;0.9~1.0mm 8min;1.1~1.25mm 9min;1.26~1.5mm 10min喷砂后骨架存放时间≤8h要求:不得有锈蚀、毛刺、变形,麻点要均匀。
②酸蚀处理(酸洗):除锈和氧化层喷砂达不到技术要求的骨架应进行酸处理。
将骨架在浓度为35%~36%的工业盐酸或90%~95%的工业硫酸中与室温下浸泡30min以上,再用自来水冲洗,水的PH在6以上。
③脱脂处理:除油污、杂质金属骨架喷砂或酸蚀后,还必须脱脂处理。
方法:将待脱脂的骨架装入带孔的金属容器,如网袋或箩筐;将金属容器浸入丙酮溶剂中,容器上下串动,左右摆动2min以上。
提起容器于丙酮液的上方,上下串动,左右摆动1~2min,在室温下晾2~3min。
丙酮纯度95%,环境温度<30℃,相对湿度<80%,清洗时间≥2min。
丙酮液至少每周更换一次,用洒水法检测表面清洗的情况。
④磷化处理:增加表面活性把钢铁件放入磷酸盐溶液中,是金属表面获得一层不溶于水的磷酸盐薄膜。
磷化膜是黑色金属最普通的保护层,高强度合金钢宜用磷化处理。
磷化处理方法:低温磷化:室温,不用加热,磷化液稳定,但效率低,磷化膜抗蚀能敌低;中温磷化:50-70℃,时间7-15min,效率高,抗蚀能力强;高温磷化:90-98℃,时间10-20min,效率高,抗蚀能力强,但加热时间长,溶液挥发大。
钢、铁表面处理工艺流程:1#槽:金属清洗剂:洗衣粉:水=40:2:450,PH值13~14,温度65~75℃,时间5~6min;2#槽:NaOH:硅酸钠:金属清洗剂:水=45:15:4:450,PH值13~14,温度70~80℃,7~8min;3#槽:PH值7~8,流动水;4#槽:磷化液:水(体积比)=1:4,PH值2~3,温度65~75℃×6~8min;5#槽:PH值6~7;6#槽:铬酸钾:水=2:450,70~80℃×0.5min;7#槽:热空气干燥,80~100℃×20~25min。
表面处理处理要求:a.骨架不得有锈痕、毛刺、变形;b.涂油防锈油的骨架须用锯末(木粉)串光除油;c.锈斑严重的骨架应先入盐酸中浸泡,然后用水冲洗干净,才能进入磷化工艺;d.磷化后的骨架应在24h内用完,最长不能超过96h。
处理检验:外观检验:肉眼观察:颜色(灰色、暗灰色)、结晶均匀性、致密牢固、完整性、有无沉淀物、空白,锈斑等。
抗蚀性检验:硫酸铜溶液法:配制0.25mol/L硫酸铜溶液:10%氯化钠溶液:0.1mol/L盐酸溶液=40:20:0.8的混合液,先用酒精擦拭冷却后的骨架表面,酒精挥发后,在骨架表面上滴几滴配制的硫酸铜混合液,记录混合液由天蓝色变成土黄色或土红色的时间(15-20℃下进行),时间≥1min合格,高抗蚀的可达5min。
食盐水浸泡法:磷化后的骨架浸入3%的氯化钠溶液中,2H后取出,表面没有锈斑为合格;浸泡5min取出后水洗,晾干30min,不出现黄锈为合格。
磷化膜的退除:磷化膜不合格的应及时将其从骨架上退除,方法是:将带磷化膜的金属骨架在酸洗溶液中洗1~1.5min即可,水洗中和后干燥重复使用。
⑤镀黄铜法:制备小规格的橡胶金属密封件。
方法是利用电镀的方法在金属表面上镀上一层厚度为1.25~10mm的黄铜。
镀铜后应立即将表面冲洗干净并干燥,并涂上一层胶浆。
⑥镀锌法:对黑色金属表面进行镀锌处理。
(3)不锈钢骨架的表面处理成分:铁、镍、铬、含碳少的合金。
Ni,Cr能溶于稀酸(HCl,H2SO4)中,不与强碱反应,Fe,Ni,Cr都能被双氧水(H2O2)氧化还原,形成高价金属离子,再加入甲醛,可活化不锈钢表面,再用重铬酸钠和硫酸进一步氧化。
①盐酸、甲醛法:a 去油污。
丙酮或汽油浸泡表面的油污;b 氧化还原。
用HCl(37%):双氧水:甲醛(38%):H2O=52:2:10:45配制氧化还原液,加热至65℃,浸泡10min。
c 用蒸馏水清洗表面,70℃干燥即可。
d 或采用:HCl(37%):促进剂H:双氧水:蒸馏水=2:5:1:20配成氧化还原液,65~70℃×5~10min,漂洗后93℃干燥30min。
②硫酸重铬酸钠法:a 蒸汽脱脂。
用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作溶剂,在挂有金属骨架的容器中加热,形成溶剂蒸气,当金属件的温度达到溶剂的沸点时,脱脂结束。
溶剂的PH值7~7.5。
b 脱脂后的金属件在硫酸重铬酸钠混合液中于50℃下浸泡5min。
硫酸重铬酸钠液:浓H2SO4(相对密度1.84):1000ml,饱和的Na2Cr2O7溶液35ml。
c 冷水洗,开水洗,干燥,30min内涂胶黏剂。
③硫酸草酸法:a 碱性脱脂,再水洗碱液组成:NaOH(20~50)g/L,Na2CO3(20~30) g/L,NaSiO4(10~15) g/L,Na3PO4(50~70) g/L.温度:80~100℃,时间20~40min。
b 脱脂后的金属件在硫酸草酸液中于65℃下浸泡10min。
硫酸草酸液:草酸10,硫酸10,水80.c 用水冲洗、干燥,30min内涂胶黏剂。
(4)铜及铜合金的表面处理:铜在干燥的空气中稳定,与水几乎不反应。
但当与含有CO2的潮湿空气接触时,其表面会生成一层铜锈[Cu(OH)2·CuCO3]。
铜不溶于稀HCl,H2SO4,易溶于HNO3和热的浓H2SO4。
常温下能与绿卤素作用,在加热时能直接与硫直接化合生成CuxS。
因此,铜的表面处理在于除铜锈,溶解出Cu的活性表面。
一般用浓H2SO4腐蚀,用Fe2(SO4)3作保护剂,用Na2CrO3与浓H2SO4混合液除表面杂质。
最后用氨水洗去酸,再用水洗,干燥即可。
①硫酸铁硫酸法a 脱脂除油污。
丙酮或汽油。
b 侵蚀溶液配制:硫酸铁:浓硫酸:水=454g:340g:45L。
c 脱脂的骨架在65~70℃下,在侵蚀液中侵蚀10min,然后于20℃冷水中洗5min。
d 骨架浸入浸亮液中,在室温下浸至表面发亮。
浸亮液:Na2Cr2O7:浓H2SO4:水=5:10:85。
e 冷水洗,浸氨水,再冷水洗5min,再用蒸馏水洗,40℃下干燥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