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静电安全规定

防静电安全规定

防静电安全规定
1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的管线在进出生产装置时必须接地,接地的目的是防静电与防雷电感应。

这一接地应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考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距离建筑物100m内的管道,应每隔25m左右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并宜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绑扎钢筋网作为引下线,其钢筋混凝土基础宜作为接地装置。

2 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袜。

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

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应符合《防静电工作服》GB12014-1989与《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GB4385-1995规定要求。

3 生产装置区内的各种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应设金属跨接线,其跨接接触电阻不大于0.03Ω。

当法兰用5根以上螺栓连接时,法兰可不用金属线跨接,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其法兰间的电阻值不大于0.03Ω。

4 生产装置区内的各种设备、容器的接地必须按防雷要求进行。

生产装置区内的各种设备、容器必须接地,接地点不得少于2处,其间距不应大于18m。

接地方式必须采用断接卡式,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

5 油罐在卸油和装油作业后均应经过一定的静置时间,方可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

50m3及以下油罐静置时间不得少于3min,50-5000 m3油罐静置时间不得少于10min,5000 m3以上油罐静置时间不得少于30min。

6 铁路罐车装油时,鹤管应深入到罐的底部。

鹤管出口与槽车的底部距离不应大于200mm,铁路罐车装油速度宜满足式VD≤0.8,装油完毕,必须静置时间不少于2min后,方可进行提取鹤管、采样、拆除地线等工作。

7 槽车在装卸油前必须先接好接地连线。

接地连线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槽车的泄露电阻值不应大于106Ω。

接地线的接地线夹与接地线间的接触电阻不应大于0.03Ω。

8 槽车在装卸油前必须先接好接地线。

接地线上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槽车的泄露电阻值不应大于106Ω。

接地线的接地线夹与接地线间的接触电阻不应大于0.03Ω。

9 用于运输成品油的汽车油罐车应使用橡胶拖地带,禁止使用金属拖地链。

10 汽车装油速度宜满足式VD≤0.5。

必须静置时间不少于2min后,方可进行提取鹤管、采样、拆除接地线等工作。

11 严禁在作业场所擦拭车辆、物品或地面等,以及进行有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各种临时性作业。

12 采样或测温设备的金属部件必须与罐连接。

13 不准使用绝缘和非绝缘材质的检尺、测温、采样工具进行作业。

14 油罐采样、计量和测温前静置时间按下列要求进行:油罐装油完毕10min再进行检尺、测温、采样等作业,容积大于5000 m3时,应静置30min后作业。

15 进行油品检尺、测温、采样时,不得猛拉快提,上提速度不得大于0.5m/s,下落速度不得大于1m/s。

编制:王平
审核:
批准:化纤厂安环科
2003.10.25
防止物料跑、冒、窜安全规定
1严格执行操作规定指标,不超温不超压。

2操作人员在倒流程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检查,做到“先想后干、干后复检”。

3新更换的阀门,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重新试压,车间要有人验收确认。

4对于新改的流程,以及生产方案变动时,由于工艺流程的改变,操作人员必须对流程中所有阀门、物料走向以及仪表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所倒阀门的开、关情况,阀门上应有标记牌,标明物料的走向,防止互串。

5定时核对一次表、二次表的误差,确保计量的准确性,定时巡检,认真记录。

6对于原有停止使用的管线、设备等处理完后须两头打盲板,严防因漏量而造成冻、凝管线设备。

7管线之间的跨线,如长期不使用应打盲板。

8常压容器及管线上的盲板,严禁用铁皮和石棉板。

9对于年久未换的阀门、加温管和管线等,要加强巡检,防止因年久失修而泄漏。

10定期对防腐管线进行检测。

11装置、设施中的报警器及计算机中的报警系统必须保证完好和投用,严禁关闭和联锁。

12火车、汽车装物料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联系程序,装物料过程中,严禁操作人员离开岗位。

13对重新改造的工艺流程,车间技术人员要及时拿出操作规程,在流程使用前,应对相关操作工进行培训及技术讲课,以防误操作。

化纤厂安环科
2003.10.25
编制:王平
审核:
批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