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政策
土地征收审批权限
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的审批权限 (1)基本农田 (2)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35公顷的 (3)其他土地超过70公顷的 省级人民政府的审批权限 征收除国务院审批权限以外土地的,由省级人 民政府批准。 (1)低于35公顷面积的耕地(不包括基本农田) (2)低于70公顷面积的其他土地
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后果
1、农地产权制度的残缺 2、耕地保护中的政府失灵 3、征地制度不完善 4、公众参与制度缺失
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方向1、实行有区别的耕地保护政策。 方向2、逐步建立和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 场,赋予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自主权。 方向3、建立和完善战略储备耕地政策。 方向4、开发和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资源 方向5、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使得耕地保护 与增加农民收入同步。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 殊保护而依 我国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工作始于1988年, 并于1994年通过发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首次建立起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度。
我国的耕地质量
2009年12月24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中国耕 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该成果历时十年。 调查评定因素: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基础 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及投入等。 全国耕地质量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 最好,15等最差。平均等别为9.80等,等别 总体偏低
变 二、现阶段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主要内 容 三、现阶段耕地保护政策的执行状况及 评价分析 四、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一、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
(一)1978~1985年:保护意识觉醒期 (二)1986~1997年:保护政策制定起步期 (三)1998~2003年:保护政策体系初建期 (四)2004年以来 :保护政策体系完善期
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建设项目占用一亩耕地 都要经国务院批准。 但是,2012年在1月8日国土资源部公开的对 四起违法案件的挂牌督办处理结果中,江苏 省宿迁市以及山西省朔州市两起案件竟然分 别违法占用耕地152.72亩和320.71亩。 国土资源部表示,包括这两起案件在内共4起 违法案件均已查处到位。
现阶段我国的耕
地保护政策
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 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 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 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 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 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摘自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内容安排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演
征地补偿费
征地补偿费是指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时,按 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被征地单位的补 偿各项费用。是指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的总和。 标准为: 百万人口的城市,每征用一亩菜地,缴纳 7000-10000元; 50万以上不足百万人口的城市每征用一亩地, 缴纳5000-7000元; 不足10万人口的城市,每征用一亩菜地,缴 纳3000-5000元。
1998~2003年 耕地保护政策体系初建期
1998年8月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首次以 立法形式确认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 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004年以来 耕地保护政策体系完善期
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 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级政 府要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2005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严格保护耕地 特别是基本农田。 200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耕地占用税、土地 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征缴和使 用方面做出了有利于耕地保护的规定。 2007《政府工作报告》发出“一定要守住全 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的最强音。
耕地占用税
1987年4月1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即日起施行。征税目 的在于限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建立发展 农业专项资金,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协调发 展。 1987年,开始征收“耕地占用税”。 征税范围包括种植农作物耕地、鱼塘、园地、 菜地和其他农业用地。耕地占用税以占用耕 地建房和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为纳 税人,采取地区差别税率
对保护政策演变的总体把握
1、国策(1981年)→基本国策(1986年)→生命 线(1997年)→红线(2007年) 2、土地管理局(1986年2月)→国土资源部(1998 年4月)→垂直领导(2004年) 3、保护政策→最严格的保护政策(2003年10月) 4、提高耕地占用税(1987年→ 2007年) 5、占补(量)平衡(1999年)→占补(质)平衡 (2006年) 6、基本农田(1994年)→永久基本农田(2008年)
耕地保护应数量质量并重
为什么要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保护? 耕地的数量保护固然重要,但没有质量的数量是不 可靠的,仅保住18亿亩耕地数量是不够的,必须从 数量管护转向数量质量并重管护,通过各种有效措 施,提高耕地质量等级,确保耕地生产能力稳步提 升。 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状况 总体偏低 ,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分布上还存在经济发 达地区与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复合的特点。 现实要求。耕地数量和质量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因 此要加强数量质量的一体化管理、建设和保护。
方向1、实行有区别的耕地保护政策
(二)1986~1997年 保护政策制定起步期
1986年,中发7号文件《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 乱占耕地的通知》第一次提出“十分珍惜和合理利 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 的一项基本国策”。 1986年6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 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0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严格执行建设用地 计划和建设用地审批,提出建设占用耕地的要承担 开发土地的义务。 1994年8月,国务院发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三、现阶段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 主要内容
(一) 目标 1、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2、确保基本 农田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 (二) 任务 要落实坚守红线、严格监管的责任,这是最 为根本的任务
措施
搞好城镇建设规划,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 耕地 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认真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征收耕地占用税 建立保护补偿机制 划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 提高耕地质量
1~ 4等 5~ 8等 9~12等 13~15等
优 高 中 低
2.67% 29.98% 50.64% 16.71%
我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偏低,处于
中等偏下水平
提高耕地质量
严禁工业废弃物向农田排放 发展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 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 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 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 其技术实质是通过残茬覆盖地表和简化耕作,减少 水土流失,培肥地力、保护环境和资源。
免征、减征耕地占用税
免征耕地占用税 1.军事设施占用耕地。 2.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医院占用耕地。 减征耕地占用税 1.铁路线路、公路线路、飞机场跑道、停机 坪、港口、航道占用耕地,减按每平方米2元的税 额征收耕地占用税。 2.农村居民占用耕地新建住宅,按照当地适 用税额减半征收耕地占用税。 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后,纳税人改变 原占地用途,不再属于免征或者减征耕地占用税情 形的,应当按照当地适用税额补缴耕地占用税。
(一)1978~1985年 保护意识觉醒期
1978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开垦荒地,促使耕地 面积逐年增加。 198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分珍惜每寸土地, 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应该是我们的国策,要求基本 建设和农村建房不能乱占滥用耕地。 198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滥占耕地建房看作当时 农村中必须刹住的两股歪风之一。 1983年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 题》将“耕地减少”列为当时农村三大隐患之一, 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建房”和“爱惜每 一寸耕地”。
哪些耕地纳入基本农田
(一)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和地方人民 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二)有良好的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 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三)蔬菜生产基地; (四)农业科研、教学实验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 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制定的有关规章对基本农田保 护制度作了规定。
当于19.5亿亩), 到2001年减少为127082千公顷(约19 亿亩)。 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截止到 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 18.27亿亩,比2005年度末净减少460.2 万亩。
按照耕地减少的这个速度计算,要实现“十 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 确保不低于18亿亩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为这意味着,“十一五”期间中国年均净 减少耕地面积不能超过650万亩, 而根据1999-2005年的数据计算,全国年均 耕地减少面积达到1629万亩!!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2010年 耕地面积总额为12172万公顷。
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土地管理法》确定的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 通过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 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安排使用土地,严格控制 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实现土地资源合理 配置,合理利用,从而保证耕地数量稳定
强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 的重要制度。 推广实行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项目挂 钩制度,确保建设占用耕地真正做到占一补 一;推进耕地储备制度的建立,逐步做到耕 地的先补后占; 强化耕地的占补平衡管理,这是耕地保护的 最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