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记录班主任德育工作记录首先,学校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充分发挥课堂德育教育主渠道作用,要求全体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学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一切服务于学生,结合新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有意识地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育之中。
学校经常邀请市一中黄燕副校长、市二中李克宇校长、市三中高峰校长等名师专家到校,为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讲座;组织教师认真观看魏书生、李镇西、田恒平、任小艾等教育名家的录像报告,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第二、抓好年级组建设,做到定期召开年级组长会和不定期开碰头会相结合,及时召开教师会、学生会、主题班会,了解各年级组教师和学生情况。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并提出年级奋斗目标。
对稳定学生思想、明确奋斗目标、增强年级凝聚力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培训。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工作成败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校风校纪。
因此,班主任整体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学校十分重视班主任的培养工作,期初召开班主任工作会,会上总结了上期工作,肯定成绩,提出不足,对本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使其干有目标,做有办法。
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和班主任例会。
学校还制定了行政领导包班方案,要求包班领导平时多与班主任谈心、交流思想、切磋班级管理方法等。
学校加强了对班主任学习的要求,定期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在学校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为每位班主任订阅了《班主任之友》。
很多班主任,从中受益不校学校还统一印制了《班主任工作日志》,使班主任之间相互交流借鉴,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第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每学年一开学,由团委和德育处牵头,班主任推荐优秀学生代表,通过竞选,进行学生会部分成员调整,组成新一届学生会。
由团总支书记给学生会干部作岗前培训,指导工作方法,规范操作程序,以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学生会分设了卫生部、文体部、纪检部、学习部,并把学生到校离校、迟到早退、两课两操、室内外卫生、课内课外纪律、礼仪言行等内容划分到各部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做到条块结合,齐抓共管。
执勤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操作,既体现严肃认真,又提高执勤人员的威慑力。
把督查内容量化打分,做到日查公布,每周汇总,与班级积分挂钩。
第五、学校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须主动争取家庭的配合,在第九届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第十届家长委员会,并根据学生变更情况有计划地变换成员,发挥其桥梁作用和渠道作用,使其成为联系学生和学生家庭的纽带。
加强家长学校建设,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全体家长会,会上,班主任向家长传达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组织家长学习有关家教的知识,鼓励家长购买有关家教书籍并督促家长学习,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的成才与合理的教育方法密不可分。
学校定期向家长发放征求意见表,听取家长的建议,及时收集整理家长意见,充分发挥家长管理学校的作用。
本学年我校荣获省优秀家长学校称号。
近几年来,实施“淬火工程”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一定模式,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方式,尽心尽责,细心呵护,让每一颗金子闪光,让每一位学生成才!附送:班主任德育论文投稿班主任德育论文投稿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要求和期望,教师要胜任就需要以下新的能力: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
特别是在目前自今年暑假以来省教育厅从现在起到高(中)考录取结束,进行“不宣传高(中)考成绩,不宣传高(中)考升学率,不炒作高(中)考状元”和“公办高中不跨市招生”情况的专项督导。
暑假期间进行“严禁延迟放假,严禁以任何形式补课,严禁提前开学”情况的专项督导。
9月秋学期进行“五个严格”执行情况的专项督导,寒假和明年春学期继续组织专项督导所开展的“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专项督导行动。
这将意味着我们要向多年来为夺取高考而进行的加班加点抢时间,争分夺秒要分数的过去告别,我们要寻求一条既不违背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省教育厅的督导检查,又能提高我们教学效率的教改之路。
这为我们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其实,我们学生的很大压力是来自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时候课堂效率的低下夹生,导致我们老师和学生共同加班加点弥补,这无形之中造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因此,在今后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教给我们学生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应该传授给他们方法和思想,点燃他们学习的激-情,与学生一起共同研究着教和学。
因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记得在我的剪报册上,曾经在201X 年5月6日剪下了新华日报的一篇文章,说的是无锡一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轻负担、高质量”的办学特色后,被当时到无锡市第一中学视察的国务委员陈至立称赞该校是“素质教育的典范、优秀人才的摇篮”。
清华校长顾秉林和北大校长许智宏也曾于201X年相继造访无锡一中,他们用五个“多”总结一中毕业生进入大学后的发展特点:学生干部多、学生党员多、读研究生的多、获高额奖学金的多、出国留学的多。
无锡一中的教学质量受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的肯定,但当时的新华日报记者采访发现,该校学生的负担却不重。
他们的高一、高二年级从不利用节假日补课,直到最近几年应学生家长的要求,高三年级才增加了周六上午的补课。
全校每天下午5点准时放学,没有集体晚自习。
每周1节音乐课直开到高三第二学期,每周2节体育课和2节体育活动课上到高考前停课复习为止。
10多位同学的讲述印证了记者的发现。
高一(3)班的王司译同学说,他每天的笔头作业有时在学校就能完成,最晚到晚上8点前都能完成,他每天下午都有时间锻炼身体。
高三(1)班的周宇杰目标考清华,他每天的作息时间是:早上6:20起床,7时到校,下午5时离校,晚上10时完成学习,10时半睡觉。
喜欢打篮球的他,每天都要锻炼30至40分钟,央视下午6时至6:20的体育新闻,他几乎天天看。
在探寻“轻负高质”是如何实现的过程中,记者深刻地了解到无锡一中的老师们是在深入实施了素质教育后结出的硕果,无锡一中的老师们在完善自己备课的基础上坚持与学生共同学习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据他们的校长介绍,每节课老师都事先考虑好讲什么、不讲什么、如何来讲。
“导而弗牵”,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比如某一个知识点是问还是讲?如果讲出来学生也听过去了,但一问他们神经就绷紧了,会睁大眼睛思考。
此外,提什么问题固然重要,找谁回答也同样重要,找的学生要回答得出来,这样无形中也提高了效率。
他们每一位老师都在课堂上的这些细节方面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同的基础,深入钻研,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使教师的教学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心田,逐渐地让知识融为能力。
走进学生,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融入学生的成长,这样的教育和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
二、情感上,我们应该赏识自己的学生,欣赏信任才能走近他们内心的深处。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判断学生,不要轻易使用道德的标尺来衡量学生。
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应该信任你的学生!-----李希贵”201X年4月16日,我接到学校的任务,被派出去和区教研室的教研员到外地去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的英语试卷,要出差四五天,一下子出去那么长的时间,我首先想到的是班级怎么办,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否出问题,是按照常理委托一位任课老师担任临时班主任?还是怎么办?“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可以充斥于广厦----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李希贵老师的话在我脑海中再次响起,给他们信任要强于给他们约束!首先我在班级里向同学们说明,“受学校委派我要到外地出差几天,但我又放心不下我们班这几天的纪律,我感觉有的同学一听说班主任不在,可能要作乱,要出事?是这样的吗?”同学们都极不服气地说,“才不会呢?”我又问“要不要我找个临时班主任管管大家?”这时同学反应更强烈,坚决不要!这时,我看火候差不多了,就说,“那好吧,我就考验你们一次,这几天由我们值日班长负责班级事务,我们实行‘自治管理’,如果你们表现得好,回来我带大家去看桃花!”学生哄地一声笑了“桃花早就败了,那你请我们吃桃子吧!”在我出差的这几天,班级非常平静,回来后班长偷偷地告诉我,“老师,我们表现得比你在这的时候都好!”听后我轻轻一笑,“你们都长大了,老师信任你们,老师感觉你们能行!”我知道,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常言道:“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人以情”这句话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
班主任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师爱,用欣赏的眼光关注你的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孕育情感的氛围中取得进步,体验收获。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一起会取得共同的进步。
前几日读到两则关于家庭教育的事例让我感触颇深。
一则是:杰克小时候因为口吃受人嘲笑,过度的自卑让他变得萎靡不振。
他母亲对他说:“这不是什么缺陷,只是你心里想得比嘴巴说得快而已。
别急,慢慢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嘴巴将说得和你心里想得一样快!”杰克就是现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威尔士。
他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小时候母亲对他的鼓励、赞赏和耐心等待。
另一则事例是:有一天,玲玲兴高采烈地拿着一张数学试卷跑回家,一进门就喊:“爸爸,我今天数学得了100分了。
”爸爸正忙着,说:“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再说,有什么好看的,你早该得满分了,别的小朋友不是经常得100分吗?你要注意保持成绩,别骄傲啊!”玲玲本来是想让爸爸来夸奖自己一番,想和爸爸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没想到,爸爸的一瓢冷水泼得她一点兴致都没有了。
也许,爸爸的本意是想告诫玲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可是殊不知他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却严重地挫伤了一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想想我们的学校教育又何尝不是这样。
为了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为了孩子快,老说孩子慢;为了孩子仔细,老说孩子粗心······我们在自觉不自觉中夸大着孩子的缺点。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
”“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
所谓赏识,就是教育者(家长、教师等)充分肯定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
詹姆斯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不管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