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法律规范

什么是法律规范

什么是法律规范?其结构如何?法学1202 1121040207 甘春芳法律规范是法律制度的“基本粒子”。

法律规范的概念是法学一般理论的关键概念。

必须弄清楚法律规范的概念与结构。

而法是由法律规范组成,法律规范则是由语句组成的。

由此没有法律条文就没有法。

法条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语句,是法律规范的正规表达。

因此,正确的与法律规范打交道首先必须以认识和区分各种语句和规范为前提。

一、规范语句和规范的语义学分析(一)规范语句语句分为描述语句、分析语句、评价语句、规范语句。

前三种语句类型顾名思义,很好理解,我相信以往的学习中都系统的了解过,考虑论文目的,在此不作赘述,着重介绍规范语句。

规范语句是规范的主要表达形式。

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应当关系,即某些事情应当发生,尤其是某些人应当采取某些行为。

规范语句与评价语句存在密切的联系。

规范语句所表达的禁止、许可或命令某种行为,总是基于特定的价值判断做出的。

这些价值判断构成了规范语句的正当化理由。

但二者之间也是有区别的,评价语句表达的是“什么是好的”,规范语句只表达“什么是应该做的”,而不直接表达为何这样做的理由(价值)。

其实规范的效力依赖于其背后的价值的有效性。

有些规范语句所表述的行为与其价值之间确是不透明的,但它依然是有效的或有约束力的。

法律就是这种类型的规范。

规范语句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规范主体、规范特质、规范内容和适用条件。

规范主体是被要求以某种方式行动的人。

规范特质包括三种、;应当性、禁止性和许可性,规范特质一般可以通过应然助词来表达,而包含了应然助词的语句模式一般称为应然模式语句,这是典型的规范语句模式。

规范内容是指规范所命令、禁止或许可的特定的行为。

适用条件是指规范所规定的行为应被实施的条件。

应然模式是规范语句的典型结构。

它由两个描述性语句和一个应然助词构成。

第一个描述句说明规范使用的条件。

第二个描述语句说明规范所命令、禁止、许可的行为或某种规范后果。

应然助词表达的是一种规范性命令,即一旦前一个描述语句所描述的适用条件的得到满足,就应该发生后一个语句所描述的后果。

规范也可以不通过应然模式来表达,采用其他语句来表达,但非应然模式的语句都可以重新表达为应然模式的语句。

(二)规范规范虽然经常采用规范语句来表达,但规范语句并不等于规范。

准确的说,规范语句是规范的表达形式,规范是规范语句表达的意义。

区分规范语句与规范,有助于澄清一个普遍的误解,即通过规范语句的表达形式来区分规范类型。

还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语句即使采用了典型的应然模式,也不一定表达一个规范。

因此判断某一规范语句是否是规范,不能只看其语句的表达形式,还要结合规范语句的意义进行判断。

规范分为直接规范和衍生规范。

直接规范,是指规范语句所直接表达的意义。

但直接规范在语义和结构上通常是开放的。

规范并非规范语句所直接表达的规范,而是通过探究规范语句的意义,根据该规范语句所表达的规范的实质内涵及其规范目的所推导出来的,这种规范就是衍生规范。

衍生规范是直接规范的具体化,它是重直接规范获得的,并由直接规范的正当化理由提供支持。

也就是说,当直接规范的正当化理由支持某一衍生规范时,衍生规范就具有了法律上的效力。

衍生规范与法律推理关系密切。

法律推理经常需要先从直接规范推导出某一具体衍生规范,然后将案件置于直接规范的效力之下。

二、规范的类型我觉得魏德士一书中关于规范的介绍与徐显明的理论大同小异,基本内容差不多就是排列稍有区别。

因此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魏德士一书中阐述规范这个概念不是只在法学中,也在社会科学、神学、社会哲学和自然科学中使用。

应用到人的行为上,规范就成为了调整人们行为的工具和检验标准。

(一)应然规范和实然规范规范有两种必须严格区分的含义,一种是规定特定行为的应然规范;另一种是描述物与事件之间现实存在的一般关系的实然规范。

在自然科学中,确定规律的是实然规范。

实然规范是不能改变的。

法律规范是应然规范,部分也可以称之为“确定规范”。

因此在满足法定的事实构成的时候,法律法规调整的是特定的行为方式和法律效果。

与法的概念相一致,法律规范是这样表述的,即对规范的遵守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

(二)社会规范经验性的社会研究对社会群体的事实行为作出断定,并将结果称为“社会”规范。

这样的规范首先只表明通常的或多数人的事实行为;它确定的事实,而非应然,多数人的行为被看作是“通常的”。

社会规范通过其存在和发展,影响着集体的、社会的意识;它调整人们的行为,并因此“规范地”发挥作用。

社会规范和法律规范一样,通常要靠惩罚来保障。

(三)道德规范或伦理规范规范也是道德学和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根据通行的语言习惯,“道德”是道德规范、价值判断和制度的总和,而“伦理”则被认为是对道德的哲学研究。

道德规范之所以具有约束力,是因为其含义得到人们的承认。

这样,它就与完全沿袭的规则或正规礼节的规则区别开来。

社会的行为期待也通过这种已确立的规范建立起来的,违背这种规范的行为将招致严厉的社会惩罚。

与多数法律规范不同,道德规范最初并不注重外部行为,而是注重内心思想。

此外还有其他规范,例如所谓的工业标准、劳动规范、成绩规范。

三、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的基本结构包括三方面,法律规范是具有普遍地及于一切接受对象的规范;法律规范是有条件的规范,它是由对适用条件(法定的事实结构)的描述性规定及当为与行为规定(法律效果)组成;法律规范表达了一种价值判断。

下面来一一介绍。

法律规范可能有不同的接受的对象与不同的目标,它可能针对公民、法人,也可以只针对法院。

法律规范通过使特定的群体(接受对象)负有遵守或执行规范命令的义务,从而达到塑造和调整特定生活领域的目的。

在这个功能中,法律规范试图指示人们从事特定的行为,它可针对一切法的成员、特定职业群体或行政机关。

此外,法律规范也包含了法官的评价标准。

在该功能中,法律规范为法官预先规定了具有约束力的评价,法官借助于它就可以判案。

必须注意的是,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很少只包含在一个法律条款中。

法律规范是一种安排,借助于它就可以(积极地)影响接受对象的特定行为,并进而在其效力范围内调控特定的过程。

许多法律规范清晰地表达了这样的当为内容。

当为可以分为要求、禁止和免除,即所谓的德昂式的操作手段。

命令要求人们为一定行为,禁止则要求人们不为一定行为。

允许赋予积极行为的可能性,而免除则是权利的放弃。

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首先要描写特定的事实类型,即所谓法定的事实构成,然后才赋予该事实构成某个法律后果。

对法律后果的安排总是同时包含了立法者对法定的事实构成所涉及的生活事实过程进行的法律评价。

在任何完整的法律规范中,立法者都要处理某个典型的生活事实过程或利益状态并对此作出法律评价。

因此,事实构成和法律后果之间的连接是完整的法律规范首要的、最重要的内容。

但必须强调的是:这种连接是首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规范内容。

通过事实构成与法律后果之间的连接,每个法律规范都将表明:在事实构成所描述的事实行为中什么才应该是适当的、“正义的”。

通过事实构成与法律后果的连接,立法者部分地表达出了他们如何组织社会的设想。

可见,任何法律规范都包含了立法者的利益评价,也就是价值判断。

所以,法律适用就意味着在具体的案件中实现法定的价值判断。

四、我国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国家意志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根据有的法学著作,法律规范通常由3个部分组成,即假定、处理、制裁。

它们构成法律规范的3个要素。

假定,指适用规范的必要条件。

每一个法律规范都是在一定条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而适用这一法律规范的这种条件就称为假定。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7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这个法律规范中,“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就是假定部分。

在许多情况下,假定部分未明确写出,可以从规范条文中推论出来。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8条:“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这条没有明确写出假定部分,但可以推论出来,即夫妻一方先亡而有遗产,便是假定。

处理,指行为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

它规定人们的行为应当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允许做什么。

这是法律规范的中心部分,是规范的主要内容。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5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这是规定应当做什么;第21条:“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这是规定禁止做什么;第10条:“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这是规定允许做什么。

制裁,指对违反法律规范将导致的法律后果的规定。

如损害赔偿、行政处罚、经济制裁、判处刑罚等。

法律规范的制裁部分在法律条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有些法律明确地规定了制裁。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87条:“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②有些法律规范的制裁部分,规定在其他法律文件中。

如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的制裁,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2条中。

不论制裁部分怎样规定,法律规范一般都有制裁,因为制裁是保证法律规范实现的强制措施,是法律规范的一个标志。

法律规范这三个部分是密切联系不可缺少的,否则就失掉法律规范的意义。

但这三个部分不一定都明确规定在一个法律条文中,有的条文未叙述假定部分,有的把假定与处理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刑事法律规范往往把假定与处理结合在一起,从表面上看它只有处理与制裁两个要素构成。

有的未直接规定制裁。

因此,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是有区别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