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垂直两相管流中五种典型的流型为泡状流、弹状流、段塞流、环状流和雾状
流。
2、如果井筒中原油溶解气越多,则其密度越小、体积系数越大。
3、如果原油溶解气越少,则其密度越则其密度越大、体积系数越小。
4.以泥岩为基线,渗透性地层的SP曲线的偏转(异常)方向主要取决于泥浆滤液和地层水的相对矿化度。
当Rw>Rmf时,SP曲线出现正异常,Rw<Rmf时,SP 曲线出现负异常。
5.描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有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有效厚度。
6.伽马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可能产生的三种效应为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地层密度测井主要利用了康普顿效应。
7.在砂泥岩剖面中,SP异常幅度很大,Ra低,井径缩小的是含水砂岩地层。
8.N2.25M0.5A电极系称为单极供电倒装0.5米电位电极系,电极距L=0.5米。
二、判断题
1.渗透层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随地层泥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
2.淡水泥浆钻井时,无论是油气层还是水层,通常均为低侵剖面。
(×)
3.异常高压地层的声波时差测井值大于正常压力下的时差值。
(×)
4.地层天然放射性的高低与地层岩性及沉积环境都有关。
(√)
5.阿尔奇公式适用于所有的地层。
(×)
6.碎屑岩地层的岩性越粗,其渗透率越低。
(×)
三、计算题
已知某生产井地面产油50方/天、产水100方/天、产气10000方/天,若溶解气油比为150方/方,溶解气水比为20方/方,气体的体积系数为1/200,试问井下有无游离气,若有,气流量为多少方/日?
由题意知Qosc=50方/天,Qwsc=100方/天,Qgsc=10000方/天,
Rs=150方/方,Rsw=20方/方,Bg=1/200 则:
(1).Qgsc=10000方/天中溶解于水中的气为:Qwsc×Rsw=100×20=2000(方/天);
(2)、Qgsc=10000方/天中溶解于油中的气为:Qosc×Rs =50×150=7500(方
/天);
(3)、Qgsc=10000方/天中游离气为:10000-2000-7500=500(方/天);
(4)、可知井下有游离气,游离气的流量为:500×(1/200)=2.5(方/天)
四、问答题
1、何为DST测试,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DST即测试钻柱测试(试井),是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测试技术。
DST 是一种临时性的完井方法,它以钻柱作为油管,利用封隔器和测试阀把井筒钻井液与钻杆空间隔开,在不排除井内钻井液的前提下,对测试层段进行短期模拟生产,它的测试过程与自喷井生产过程类似,借助于地层与井底流压之差将地层中流体驱向井底然后到地面。
DST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在测试过程中获取油、气、水产量及压力和流体样品资料。
2.详细描述泥浆侵入造成的渗透层径向上各个环带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注:(井的径向剖面由冲洗带、过渡带、原状地层组成,在渗透层会有泥饼生成。
)井的径向剖面由冲洗带、过渡带、原状地层组成,在渗透层会有泥饼生成。
冲洗带的原有流体(可动流体)被泥浆滤液所替代;过渡带的原有流体部分被泥浆滤液所替代,离井眼越远,替代量越少,而原有流体量逐渐增多;冲洗带和过渡带构成泥浆侵入带;
原状地层是泥浆滤液未侵入的地层部分。
泥浆侵入造成渗透层径向各部分电阻率一般不相同,如出现高侵剖面(Rxo>Rt)或低侵剖面(Rxo<Rt)等,常根据这种电阻率变化判断储层流体性质(油气、水层)。
3.描述砂泥岩剖面井筒中自然电场分布示意图,写出扩散电动势、扩散吸附电动势、总电动势表达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Ed
Eda
Eda
泥岩
泥岩
泥岩
泥岩
砂岩
砂岩
Rw R K E mf d d lg
⋅=
Rw
Rmf K E da da lg
⋅=
SSp Rw Rmf
K E E E da d =⋅=-=lg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