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低场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低场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低场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诊断和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MRI表现。

结果卵巢囊腺瘤9例,卵巢囊腺癌7例,卵巢囊性畸胎瘤3例,卵巢囊肿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盆腔脓肿1例,盆腔淋巴管瘤2例,输尿管积水伴系膜囊肿1例。

术前MRI准确定位31例(93.9%),准确判断病理组织类型28例(84.8%)。

结论MRI 是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能明确病变来源、范围以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大多数病例可明确诊断。

标签:女性盆腔;囊性病变;低场磁共振
盆腔囊性病变在女性盆腔疾病中较为常见,超声是发现和诊断盆腔囊性病变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近年来,随着MRI 检查越来越多的用于女性盆腔疾病的诊断,MRI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无创等优点[1]愈加明显,其可以显示组织固有的T1和T2信号特点,能够提供超声和CT 检查不易提供的组织特征信息,如脂肪、血液、纤维组织和平滑肌成分等。

在诊断盆腔病变方面,其诊断准确性已超过了B超和CT 检查,并成为检查盆腔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

本文重点讨论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收集本院2011年10 月~2013年10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性病变患者33例,年龄18~78岁,平均45.6岁。

主要的临床症状为下腹不适、坠胀、痛经、下腹部触及包块、月经失调等。

卵巢囊腺瘤9例,卵巢囊腺癌7例,卵巢囊性畸胎瘤3例,卵巢囊肿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盆腔脓肿1例,盆腔淋巴管瘤2例,输尿管积水伴系膜囊肿1例。

1.2仪器与方法
2结果
2.1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MRI表现
2.1.1卵巢囊腺瘤组9例,
2.2 MRI术前诊断与手术病理的比较33例女性盆腔囊性病变中,术前MRI 准确定位31例(9
3.9%),准确判断病理组织类型28例(8
4.8%)。

25例卵巢囊性病变均作出了正确的定位判断。

术前诊断卵巢囊腺瘤7例,囊腺癌6例,囊性畸胎瘤3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囊肿7例。

术前诊断1例卵巢囊腺癌,术后证实为粘液性囊腺瘤;术前诊断卵2例巢囊腺瘤,术后证实分别为卵巢囊肿、浆液性囊腺癌。

4例脏器外囊性病变中,1例盆腔脓肿、1例淋巴管瘤术前得到正确诊断;2例术前诊断卵巢囊肿,术后证实分别为淋巴管瘤、输尿管积水伴系
膜囊肿。

3讨论
3.1卵巢囊性肿瘤以上皮性肿瘤和生殖细胞肿瘤多见,卵巢囊腺癌在卵巢癌中最常见,主要有浆液性囊腺癌及粘液性囊腺癌。

乳头及实质区比良性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腺瘤多见,MRI表现瘤壁厚薄不一,常大于0.3cm,腔内为囊实性成分,有乳头状物突出囊外或囊内,可以双侧发病。

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及粘液性囊腺瘤介于良、恶性之间,MRI显示肿瘤信号与良性囊腺瘤相仿,囊壁可以稍增厚,内壁多附着有小结节。

本组病例通过MRI一定程度上可以鉴别浆液性或粘液性囊性肿瘤,对良恶性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肿瘤大小以及年龄对判断肿瘤良恶性均无明显价值,肿瘤含有较多的实性成分、周围组织侵犯、腹腔积液以及盆壁淋巴结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可靠征象。

卵巢囊性畸胎瘤中的脂肪成分对诊断卵巢囊性畸胎瘤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表现为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而脂肪抑制序列中脂肪成分信号减低,骨及牙齿成分表现为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

本组病例卵巢囊性畸胎瘤显示了脂肪成分而得以正确诊断。

3.2卵巢囊肿类病变卵巢囊肿呈均匀长T1、长T2信号,抑脂高信号,囊壁薄、光整,均匀,单房,内无分隔,信号均匀,边界清楚。

卵巢巧克力囊肿常呈单囊或大小不等的多囊病灶,囊壁厚薄不均,囊内信号复杂,T1WI、T2WI均可呈高信号,囊肿内反复出血,压力增高,囊壁破裂渗血,导致与周围组织粘连和囊腔外新的血液积聚,形成相互粘连的多房性囊肿,为较特征性表现[3],抑脂可以明确肿块内出血成分,而易于与畸胎瘤鉴别。

3.3盆腔脏器外囊性病变盆腔淋巴管瘤临床少见,为单房或多房性不规则囊性肿块,信号较均匀,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抑脂高信号,囊壁厚薄不均,多靠近一侧盆壁,病灶边缘及分隔厚薄对良恶性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盆腔脓腔在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抑脂高信号,其T1WI信号高低可能与脓腔内成分有关,含较多蛋白时信号相对较高[4]。

气一液平面是脓肿的典型表现,诊断脓肿需要结合病史及血液学检查。

输卵管积水在妇女患急性或慢性盆腔炎性疾病时,由炎性渗出和粘连而形成输卵管积水和扩张[5]。

MRI显示子宫旁多个囊性病灶,囊腔的大小与形态可不同,T1WI呈低信号,T2WI及抑脂多呈高信号。

多个扫描层面综合分析附件区囊性病变,有助于正确诊断。

输卵管积水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加之扩张和迂曲的输卵管包绕与挤压卵巢,局部组织粘连等因素增加了鉴别本病与卵巢囊肿或囊腺瘤。

本组资料表明,低场MRI平扫检查能显示盆腔囊性病变部位以及囊内容物的成分,多数女性盆腔囊性病变据此便能获得正确诊断;邻近组织及脏器有否侵犯与转移及腹腔积液,对判断病变的良恶性以及肿瘤分期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新玉,徐刚.女性盆腔囊性和囊实性病变的MRI诊断[J].西部医学,2011,23(12):2409.
[2]藏敏方,赵英,张洁,等.卵巢病變的MRI诊断(附100例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5,20:686-689.
[3]Okada S,Ohaki Y;et al。

Parovarian cystadenoma:sonogrsphic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magnetic resonance and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J].J Clin Ultrasound,2004,32:149-153.
[4]龚洪翰,龚明,周莉,等.磁共振成像原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06,66.
[5]靳二虎,马大庆.卵巢囊肿与非肿瘤性囊性病变的MRI 表现[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1,34:65-69.编辑/申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