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二)

第四章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二)


第五节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第五十四条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乘务员安全服务操作规程, 乘务员安全服务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至少包括:乘务员值乘 工作规范,值乘途中安全检查要求,车辆行驶中相关信息 报送等。
要求:
(1)实际线路考察重点对线路运营的安全性及安全保障措施进行考察
道路条件
道路线形和事故多发点(如桥梁和隧道)
考察内容
交通状况
重点关注混合交通、过村路段及高速段的交通特点
限速标识
各路段的限速情况
气候条件
雨、雾、雪等天气出现的规律
存在安全隐患路段的情况

(2)实际线路考察后应建档,并提供给该线路的驾驶人。
(2)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遵守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对出站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是客运站开展安全管理的具体职责, 接受并主动配合客运站开展安全检查是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的义务。
把住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源头关,汽车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对进 出汽车客运站的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检查,确保“三不进站”和 “五不出站”。 “安全检查”,包括道路运输车辆安全例检,还包括驾驶道路运 输车辆的驾驶人员安全检查,以及乘坐道路运输车辆的旅客安全检 查,道路运输车辆装载的货物安全检查。 “三不进站”是指:危险品不进站、无关人员不进站(发车区)、无 关车辆不进站。 “五不出站"是指:超载客车不出站、安全例检不合格客车不出站、 驾驶人资格不符合要求不出站、客车证件不齐全不出站、“出站登 记表"未经审核签字不出站。
注:
由于客运车辆不按许可路线行驶、超范围经营、沿途随意上下客、超 员运输等不规范经营行为是引发事故或加重事故伤亡程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求:
(1) 规范客运企业的运输经营行为
a. 班线客车的特点:固定的线路、时间、站点、班次 。本条款要求坚决 杜绝长线跑短、短线长跑、不在客运站发车、异地经营、高速班线改为普 通班线,普通班线改为高速班线、不按时发班、不按规定进站、超员等这 些不规范经营的行为。要求乘务员对途中上车的旅客进行危险品检查。 b. 包车客运要求
第五节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第五十条:规定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制定并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的总要求 ;
第五十一条:规定了道路客运驾驶人行车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内容 ;

第五十二条:规定了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内容 ;

第五十三条:规定了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内容;
第五十四条:规定了乘务员安全服务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内容 ;
或不正确操作可能出现的不安全的情况。为实施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企 业应根据关键岗位的特点,分类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内容
操作规程的一般包括制定操作规程的目的、涉及设备或仪器的功能与组
成、准备工作、操作步骤、结束后的现场处理、注意事项等。操作规程的 用词应简洁、易懂,条款含义明确、唯一。
(2) 安全带标准及如何正确使用
按照固定点的数量分类,安全带有两点式、三点式和全背式三种形式。 a. 安全带的技术性能应符合《机动车成年乘员用安全带和约束系统》 (GB14166-2003)的要求; b. 安全带安装固定点应符合国家标准《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 (GB14167-2006)的要求; c. 安全带安装条件应满足《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 的规定; d. 驾乘人员在发车前、行驶过程中要督促乘客正确使用安全带。
第四节 运输组织
第四十七条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规范运输经营行为。 班线客车要严格按照许可的线路、班次、站点运行,在 规定的停靠站点上下旅客,不得随意站外上客或揽客,不得 超员运输。驾乘人员要对途中上车的旅客进行危险品检查, 行李堆放区和乘客区要隔离,不得在行李堆放区内载客。 客运包车要凭包车客运标志牌,按照约定的时间、起始 地、目的地和线路,持包车票或包车合同运行,不得承运 包车合同约定之外的旅客。驾乘人员要对旅客携带物品进行 安全检查。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不得挂靠经营,不得违法转租、转让 客运车辆和线路牌。
(1)制定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的必要性
据公安部统计数据分析,车辆技术故障是导致客车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重 要因素之一。车辆技术故障主要包括制动系统故障、转向系统故障、轮胎 缺陷。
(2) 客运驾驶人行车操作规程的内容
a. 定期的检修维护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维护; b. 日常安全检查 :在出车前由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与行车安全相关的 装置或工具进行检查,如灯光、制动、应急门开关等。
要求:
本条款关于驾驶人驾驶时间和休息时间的规定既参考了国外的相关规 定,也考虑到了我国道路运输的实际情况和驾驶人身体素质。客运企业根 据实际情况可以制定更加严格的防止疲劳驾驶措施,在安排运输任务时充 分考虑驾驶人的劳动强度。
第四节 运输组织
对于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公路达不到夜间安全通行要求 第四十六条 的路段,道路旅客运输企业不应在夜间(晚22时至早6时)

第四十六条:规定了营运客车禁止运行的路段和时段;

第四十七条:规定了规范道路旅客运输企业运输经营行为的要求;
第四十八条:规定了营运客车乘客座椅安全带的安装和使用要求;
第四十九条:规定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必须与汽车客运站签订 进站协议;
第四节 运输组织
第四十四条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在申请线路经营时应当进行实际线路 考察,按照许可的要求投放营运车辆。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每一条客运线路的交通状况、 限速情况、气候条件、沿线安全隐患路段情况等信息台账, 并提供给客运驾驶人。
安排营运客车在该路段运行。
由来:
2001年和2010年,由公安部、交通部、安监局分别颁布的《关于加强 公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的通告》 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路客运安全 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交通运输部门要严格客运线路审批,对夜间途经达不 到夜间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含)以下山区公路,不得批准客运班线。
一是客运经营者与包车人应签订包车合同,明确行驶的线路、包车人员 等内容。
二是按照规定办理包车业务审批。 三是按照约定的起始地、目的地和线路运输。 四是按规定范围经营。
(2) 禁止挂靠经营
挂靠经营产生于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 存在客运企业与承包挂靠人责权关系不清,以挂代包、只包不管等现象,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导致道路客运行业安全事故频发、运输市场秩序混乱、 服务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本条款坚决杜绝挂靠经营行为。
相对其他等级公路而言,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的设计速度低,车道宽度窄, 最大纵坡大,无中央隔离设施,视距短,转弯半径小,道路照明设施、安全防 护设施较差,行驶安全性较低。而对于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公路,由于公 路养护困难,养护不及时等原因通行条件更差,且存在很多临水临崖高落差路 段。
夜间行车时,外界物体明暗对比度低,且受车辆灯光照射距离和照射范围 的限制,驾驶人的视力明显降低,视野变窄,感知能力下降,对车速、距离和 前方道路情况的判断力下降,更增加了行车的安全隐患。
第四节 运输组织
第四十八条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对途经高速公路的营运客车乘客 座椅安装符合标准的安全带。驾乘人员负责做好宣传工作, 发车前、行驶中要督促乘客系好安全带。
要求:
(1) 途经高速公路的营运客车乘客座椅安装安全带
高速公路运行的客车行驶速度快,使用安全带能有效防止二次碰撞, 并减少将人抛离座位或抛出车外 所造成的伤害。
第四节 运输组织
第四十九条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与汽车客运站签订进站协议,明确 双方的安全责任,严格遵守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要求:
(1)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必须与汽车客运站签订进站协议
《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规定,客运站经营者和进站发车的 客运经营者应当依法自愿签订服务合同,双方按合同的规定履行各自的 权利和义务。协议通常应包括:
公安部统计数据表明,客运驾驶人违法交通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 要原因之一。而行车操作规程是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具体保 证,它贯穿于道路旅客运输的全过程,对于保证道路旅客运输安全具有十
分重要的作用。
(2) 客运驾驶人行车操作规程的内容
a. 行车“三检”制度:即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 安全检查,这部分应明确驾驶人安全检查的详细步骤。
b. 安全告知制度: 应包括安全告知的内容与告知形式; c. 行车注意事项: 应包括特殊情况下的行车注意事项,如恶劣天气下、 夜间 、特殊路段等。
第五节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第五十二条
道路运输企业应当制定车辆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车辆 日常安全检查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至少包括:轮胎、制动、 转向、灯光等安全部件检查要求和检查程序,安检不合格 车辆返修及复检程序等。
第五节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第五十三条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制定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车辆 动态监控操作规程的内容应至少包括:卫星定位系统车载 终端、监控平台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要求,监控信息采集、 分析、处理规范和流程、违章信息统计、报送及处理要求 及程序,监控信息保存要求和程序等。
操作规程的内容应涉及:
(3)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执行
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建立相关制度,确保员工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比如,企业统一组织的监督检查、群众监督和举报等。
(4) 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业
企业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作出统一规定,经各部门间协商一致,以特定 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有效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第五节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第五十五条:规定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制定其他安全运营操作规程 的要求 ;
第五节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第五十条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根据关键岗位的特点,分类制定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监督员工严格执行,推行安全生产 标准化作业。
(1) 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必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