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线上考试地理2020.03本试题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
试卷满分为100 分。
考试时间为90 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第I 卷包括1~15 题。
2.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其它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钓鱼是一项高雅古朴的活动。
我国各地纵横交错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穿山越谷的溪流为无数钓鱼爱好者陶醉于这项活动提供了自然钓场。
“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以及“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等是钓鱼爱好者们多年总结出的钓点选择原则。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局部示意。
据此完成1~2 题。
1. “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的原则说明影响钓位选择的主要条件是A. 水质优劣B. 水温高低C. 地形高低D. 水位涨落2. 夏日傍晚,某初钓者发现太阳照射,波光耀眼,影响观察。
该钓位最可能位于A. 甲B. 乙C. 丙D. 丁我国K 冰川沿山谷分布。
某科考队在2003 年7 月1 日至9 月13 日对该冰川末端进行考察,发现该时段山谷风显著,主要风频为西北风和南风;以夜雨为主,统计发现日降水量与气温日较差呈正相关。
据此完成3~4 题。
3.K冰川顺地势运动方向为A.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4. 该时段某日,K 冰川末端降水量最小,则该日A. 冰川消融量较多B. 西北风风速较大C. 太阳辐射量较弱D. 气温日较差较大下图示意某国家2006~2010年各年度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总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的对比。
据此完成5~6题。
5.该国2006~2010 年人口数量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一直在减少B.一直在增加C.先减少后增加D.先增加后减少6.该国2006~2010 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①2006~2007 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②2006~2007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机械增长的变化③2009~2010 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入④2009~2010 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北村位于广州市城区北郊,距中心城区约18 千米。
下图示意其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①②③代表三大产业)。
据此完成7~8 题。
7.第二个阶段初期,北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优势资源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劳动力资源8.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2010 年以后北村的发展方向是A.扩建厂房,改善工业条件B.扩大市场,增加工业活力C.降低租金,吸引外来投资D.治理污染,发展服务业杏仁桉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主要生长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其经济及生态价值很高。
杏仁桉树干很少枝杈,只有顶端才生长出枝叶且叶片侧面朝上,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被誉为“抽水机”,在热带湿润地区,杏仁桉被称为“防疟(疟疾)树”。
据此完成9~11题。
9.杏仁桉树叶片侧面朝上的主要原因是A. 增大太阳辐射总量B.滞留更多的降水C. 减少页面水分蒸发D.减少地面投影面积10.杏仁桉树在一些热带低地地区颇受欢迎,主要是可以A. 保护湿地B. 排干沼泽C.栽植方便D.防治风灾11.热带湿润地区杏仁桉又被称为“防疟树”的原因是A. 降低土壤湿度,减少蚊虫滋生B.改善环境温度,抑制蚊虫繁殖C. 杏仁桉提取的物质可治疗疟疾D.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体抵抗力降水时含盐溶液从岩块上部孔隙中渗入,饱和后又从岩块下部渗出。
在干燥岩面,渗出的含盐溶液水分易蒸发而形成盐类结晶物,盐类结晶时产生的张力,促使岩块表面最终形成凹槽。
盛行风影响雨滴飘落路径,从而造成岩块表面干湿差异。
下图示意某砂岩岩块垂直剖面。
据此完成12~13 题。
12.推测该岩块表面湿度最大的部位是A.东北侧B.东南侧C.西北侧D.西南侧13.形成图中岩块表面凹槽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风力搬运D.流水侵蚀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山体南北延伸,山前平原海拔约551m,山顶海拔3099m。
下图示意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在峨眉山不同海拔地段垂直植被带内的物种数量。
据此完成14~15 题。
14.峨眉山物种最丰富的垂直植被带位于A. 600 米以下B. 600-1099 米C. 1100-1899 米D. 1900-2799 米15.峨眉山海拔低于600 米地带内的物种数偏少,原因最可能是A. 气候干旱B. 地形陡峭C. 土壤贫瘠D. 人类干扰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包括16~19 题。
2.第Ⅱ卷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3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涉县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
阳春三月,赵老师来到该县太行山深处的王金庄研学旅行,他在日记中写道:清早起床,沿着陡峻的石板路往上走,抬头望去层层梯田,犹如天梯……来到石头砌成的田埂旁,发现田埂边缘种植了稀稀疏疏的花椒树。
赵老师随手上网查阅得知,花椒树是一种落叶灌木,根系发达。
它叶片小,耐旱、耐贫瘠,耐寒,喜阳光,抗病能力强。
不耐涝,短期积水可致死亡。
花椒的果实是很好的烹饪佐料。
下图为赵老师拍摄的涉县王金庄石堰梯田。
(1)分析王金庄发展石堰梯田的原因。
(6 分)(2)在图中空白处绘制照片中石堰梯田的等高线示意图。
(3 分)(3)说明石堰梯田边缘种植花椒树的生态意义。
(4 分)17.(14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葡萄喜湿怕涝,具有抗寒、丰产、高酸、高糖等特点。
产于通化集安市鸭绿江河谷地区的山葡萄,是酿制冰葡萄酒的优质原料。
集安市的山葡萄每年9 月中下旬果实成熟,待部分果实落粒(养分差、受病虫害的果实掉落)后,延期到12 月份上旬采收,此时,葡萄粒外表结冰,内部仍留有高浓缩的葡萄汁。
通化葡萄酒酿造历史悠失,以当地山葡萄为原料,经压榨取汁发酵,利用地下酒窖贮藏(贮藏温度12℃、湿度70%左右最佳),口感独特。
下图示意通化集安所在的鸭绿江河谷地理位臵和山葡萄自然冰冻景观。
(1)分析地形对该地通化集安山葡萄生长的有利影响。
(6 分)(2)说明通化集安山葡萄延期采摘,能够提升葡萄酒品质的原因。
(4 分)(3)简述通化葡萄酒利用地下酒窖贮藏的自然原因。
(4 分)18.(14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洲吉布提境内的阿萨尔湖湖面海拔为-157 米。
该湖最初是塔珠腊海湾的一部分,后来火山喷出的岩浆把它与外海隔绝,但海洋和湖泊之间存在地下水联系通道。
该湖湖水盐度高达34.8%,是世界海洋平均盐度的近10 倍,湖水中盐类资源储量多达20 亿吨,但开发规模很小。
我国某企业主要以渤海湾长芦盐区的海盐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该企业与吉布提合作对阿萨尔湖盐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其产品主要销往欧洲。
下图为阿萨尔湖位置示意。
(1)从水循环角度分析阿萨尔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6 分)(2)与我国长芦盐区相比,说明该企业与吉布提合作开发阿萨尔湖盐资源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
(6 分)(3)指出阿萨尔湖盐资源开发可带动当地的行业。
(2 分)19.(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属于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年降水量575.9mm,年均水面蒸发量1732.9mm,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土壤水分成为限制该流域植被生长的重要条件。
该流域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分为平稳期、波动期、积累期和消退期4 个时段,其中7~8 月为土壤水分积累期。
该流域植被主要为刺槐、油松、侧柏等乔木,以及丁香、连翘、胡枝子等灌木。
研究发现,丁香林地9 月份0~130cm 土壤平均含水量整体较刺槐和油松林地高。
下图示意蔡家川流域位置,表格表示该地刺槐、油松和丁香林地的基本概况。
(1)分析7~8 月成为该区域土壤水分积累期的气候原因。
(4 分)(2)与刺槐和油松林地相比,分析该区域丁香林地土壤平均含水量整体较高的原因。
(6 分) (3)有人建议该区域的水土保持应以自然恢复为主。
请提出支持该建议的依据。
(4 分)解析版1.【答案】B【解析】解: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温,因为水温高低会影响鱼类的活跃度,从而影响食欲。
春季钓鱼主要选择浅滩是春季气温还未完全回升,浅滩比深潭水温更高;夏季正好相反,浅滩水温过高;秋季气温低于夏季,但气温仍然较高,所以选择阴凉处钓鱼,冬钓阳是因为冬季水温低,向阳处水温更高些。
故选:B。
春钓浅(滩),夏钓深(潭),秋钓阴,冬钓阳的原则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温,因为水温高低会影响鱼类的活跃度,从而影响食欲。
春季钓鱼主要选择浅滩是春季气温还未完全回升,浅滩比深潭水温更高;夏季正好相反,浅滩水温过高;秋天气温低于夏季,但气温仍然较高,所以选择阴凉处钓鱼,冬钓阳是因为冬季水温低,向阳处水温更高些。
本题以钓鱼活动为线索,通过对钓鱼季节等相关知识的分析,考查学科素养中人类活动中的时空观念,生活气息浓厚,属于基础题。
2.【答案】D【解析】解:读图可知,当钓鱼者位于甲地时,钓鱼者钓鱼时应当面朝偏南方,日落光线对钓鱼者的视线影响不大,甲地西北是陆地,故A错误;同理可知,该钓鱼者也不大可能位于乙地,乙地西北水域少,陆地多,不可能太阳照射,波光耀眼,故B错误;若该钓鱼者位于丙地,根据该处的水域与陆地的分布状况可知,其会面朝东方或者面朝北方进行垂钓,此时日落方位在西北,对钓鱼者的视线影响不大,故C错误;读图,由丁地的水域与陆地的分布状况可知,当垂钓者位于丁地时,垂钓者最有可能面朝西北,此时垂钓者正对着太阳,此时阳光会严重影响垂钓者观察浮漂,可知该钓位最可能位于图中的丁处,故D 正确。
故选:D。
由材料中的“夏日傍晚“可知,这里的夏日指的是北半球的夏日,则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日落西北方向,该钓鱼爱好者刚好面朝日落方位,即西北时,才会有波光耀眼,严重影响其观察浮漂的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除极昼极夜区域外,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本题以钓鱼活动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候的影响因素以及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3.【答案】B【解析】解:图中显示,K冰川末端夜晚的山谷风以西北风为主,按照山谷风环流原理可知,夜晚谷地散热不畅,气温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近地面风由山坡吹向山谷,即形成山风,该地夜晚盛行西北风,即山风为西北风,因此当地地势大致是西北高、东南低,故K冰川顺地势可能的移动方向为东南方向,故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