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阶段各领域目标健康领域情绪调节与适应1、熟悉幼儿园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
2、信任、接近老师。
3、能简单表达自己的愿望。
4、熟悉班里的小朋友。
5、愿意和小朋友共同游戏。
生活卫生习惯与自理能力1、知道餐前便后要洗手,并会正确洗手。
2、早晨和进餐后要漱口。
知道刷牙时一种卫生习惯。
3、知道不随地吐痰。
4、不用衣袖擦嘴和鼻子,学习在必要时使用手绢。
5、及时去厕所排便。
6、知道使用自己的毛巾、口杯。
生活习惯1、定时喝足量的水。
2、坐在桌边按时吃饭。
3、学习正确的进餐方法。
4、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自理能力学会穿脱鞋、袜,并放在指定位置。
保健常识与自我保护1、不抠鼻、不挖耳,不将异物塞入口、鼻、耳。
2、不用脏手揉眼睛,不高声尖叫。
3、知道不去危险的地方,不动危险的东西。
4、在老师制定的范围内活动。
5、有秩序地上、下楼梯,玩大型运动器械不推挤。
运动兴趣与技能1、学会一个跟着一个走、跑。
2、喜欢走、跑、爬等游戏,逐渐掌握基本技能,在游戏中不与他人碰撞。
3、学习模仿操。
语言领域倾听1、学习安静的倾听别人讲话。
2、听懂并理解教师简单的要求。
表述1、喜欢与同伴交谈。
2、愿意说普通话。
在老师引导下,尝试围绕主题谈话,能够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3、学习常见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
4、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
5、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欣赏1、喜欢听短小生动、情节简单、语句重复、富有韵律感的故事、儿歌。
2、乐于欣赏和学习简单的、生动形象的文学词汇和语句,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3、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或画面情景。
4、乐于表演、再现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动作。
早期阅读1、喜欢看图画书,能初步看懂单幅儿童画书的主要内容,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2、对生会中常见的简单标记感兴趣。
3、学习看书的基本方法,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阅读图画书。
社会领域自我意识1、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和年龄,知道自己是和别人不同的。
2、学做自己能做的事,能自己吃饭、睡觉、做操等,遇到困难时会寻求帮助。
人际关系1、愿意和同伴一起玩耍,保持愉快的情绪。
2、学说常见的礼貌用语。
如:早、好、再见、谢谢等。
3、了解幼儿园里为自己服务的人,如:炊事员、保健医生等,知道它们工作很辛苦。
社会环境1、喜欢来幼儿园,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了解并喜欢自己的家。
社会规则1、听懂教师的指令,并能按指令做事。
知道一日生活中主要环节的要求。
2、知道轮流玩,不干扰和妨碍别人的游戏。
3、游戏结束时,能将玩具放回原处,不把玩具带回家。
4、学着轻轻说话、轻放物品,不大声唱闹。
社会文化在过新年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科学领域物质与材料能用各种感官感知身边常见的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
自然科学现象感受秋冬季节的主要特征,能观察刮风、下雪等常见气候现象,知道它们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生态与环境1、喜欢观察身边常见的家禽、家畜等小动物,知道爱护小动物。
2、对植物落叶及颜色的变化感兴趣。
数的概念1、认识“1”和“许多”,能比较多少、一样多,手口一致点数到4.2、按照物体的大小或颜色分类,数量不超过4;能根据范例和口头指示分出一组物体。
量的感知能比较大小并进行排序。
空间方位会区分上下艺术领域音乐歌唱1、喜欢自己歌唱,也喜欢和同伴一起歌唱,体验唱歌的愉悦。
2、初步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学习正确的唱歌姿势。
对歌曲的开始和结束做出反应。
3、能感受并基本表现两拍子、四拍子的节拍尽力合拍。
4、尝试理解并表现歌曲的形象和情感。
韵律活动1、喜欢参加集体的律动、音乐游戏。
2、能跟随音乐做简单的动作。
3、初步体验用动作、表情、姿态与他人交流。
演奏活动1、探索发现两种简单易掌握的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并指导他们的名称。
2、养成正确使用、轻拿轻放打击乐器的良好习惯。
欣赏活动1、喜欢倾听周围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在老师的提示下,安静倾听音乐。
初步感受音乐特点并理解其基本内容和情绪。
2、能初步听辨、感知音乐的速度变化。
3、能初步感受摇篮曲的音乐特点。
美术绘画1、愿意参加绘画活动,体验绘画的快乐,养成大胆作画的习惯。
2、认识油画棒、水彩笔和图画纸等绘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它们的基本使用方法。
3、大胆涂鸦,尝试用点、现来表现简单的形状,观察各种点的大小、形状,线的长短、粗细、曲直等不同形态,感受线条的丰富性和形态美。
4、知道红、黄、蓝等颜色,对色彩敏感,初步学会自由选用喜爱的颜色作画,尝试手掌印画、手指点画。
手工1、对手工活动感兴趣。
2、初步掌握撕、搓等纸工技能。
3、能愉快地玩泥:团、搓、压等。
欣赏欣赏大班幼儿的作品,喜欢看色彩鲜明的图案。
主题一幼儿园真好主题引导每年新生入园这段时间,是孩子、家长、教师们最难熬的日子。
分离焦虑是刚入园孩子常见的现象。
如何使这些幼儿尽快消除焦虑和不安、愿意上幼儿园,使其对家长或亲人的依恋,是小班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
因此,我们设置了主题活动“幼儿园真好”,旨在通过为幼儿创设一个温馨、舒适、安全、可靠、充满童趣的新环境,安排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来帮助幼儿熟悉幼儿园生活,感受快乐、体验快乐,使他们能愉快地走进幼儿园,让幼儿园在幼儿心中变得可亲可爱。
次主题一抱一抱环境设计1、主墙面用色彩鲜艳、造型可爱的卡通动物做装饰。
2、创设安全、温馨、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尽快和教师建立依恋关系。
3、用每个幼儿的照片和各自的标志做成墙饰,帮助幼儿辨识自己的标志。
生活活动1、教师示范并指导每个幼儿学习洗手的方法:卷袖子---湿手---抹肥皂---搓手---冲洗---甩一甩---擦手。
也可以用儿歌加深记忆。
提醒幼儿不要玩水。
(见幼儿用书第一册第2~3页。
)2、帮助幼儿学习自己穿、脱裤子;练习手扶栏杆,跨过小便池入厕;懂得及时排便,告诉幼儿不拥挤、不打闹。
3、每餐前教师要对幼儿讲解正确的进餐方法:坐在桌边、一手握勺、一手扶碗、细嚼慢咽、专心吃饭等,对吃饭较慢或不太会自己吃饭的幼儿重点关注。
附儿歌洗手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湿湿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缝指尖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净了。
以上生活活动重点指导未上过托班的幼儿。
家园联系1、开学前,通过家访了解每个幼儿在家中生活习惯、个性及教养方式,也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暑期试入园活动。
2、通过家园联系表、打电话、班级博客、家长园地等形式向家长反馈幼儿一天的生活状况,指导家长在家配合幼儿园工作。
3、在新生家访或试入园活动中,将标志送给幼儿,请家长帮助认识、熟悉。
4、通过家长会或家教园地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如何减轻分离焦虑、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活习惯的方法。
次主题二———玩一玩环境设计1、水杯旁边设置一个喝水记录栏,每喝一杯水就插一面小红旗或贴一朵小花,重点督促喝水少的幼儿。
2、可在自然角中放置小金鱼、小乌龟,引导幼儿经常观察它们的变化,看老师喂食。
生活活动1、午睡前可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正确的睡眠方式,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不咬被角、衣角等。
2、播放优美的摇篮曲,创设安静的午睡环境,稳定幼儿情绪。
3、在喝水、入厕、洗手等集体活动中,随时提醒幼儿不拥挤、排好队、有秩序地进行活动。
附儿歌睡觉小红马站着睡觉,不用妈妈拍,不用妈妈抱。
小金鱼睁着眼睛睡觉,一点也不叫,一点也不闹。
小宝宝躺着睡觉,闭上小眼睛,脸上带着笑。
家园联系1、召开班级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幼儿入园一周的表现,针对共性的问题同家长商讨解决的对策,同时介绍下一阶段的教育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每天接送幼儿时,教师与家长亲切地问候、沟通,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情况,让幼儿看到、感受到教师与爸爸妈妈的亲密关系,从而对教师产生依恋。
3、建议家长和幼儿聊一聊今天又交了几个好朋友?叫什么名字?是男孩女孩?4、家长可引导幼儿看看自己家中的东西哪些是一个?哪些是许多?次主题三——看一看环境设计1、把幼儿参观的医务室、食堂等场所拍成照片,张贴在主题墙上供幼儿认识巩固。
2、搜集有关幼儿安全和自我保护的图书、图片,投放到图书角中。
生活活动饭前、离园前组织幼儿观看喜欢的动画片。
家园联系1、家长要多与幼儿交谈有关幼儿园的事情,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
2、家长可在接孩子时与他们一起在区域中活动,也可带孩子在幼儿园转转、玩玩,并用赞赏的口吻描述幼儿园有趣的环境,激发幼儿上幼儿园的兴趣。
3、教师用相机将幼儿活动的情况拍摄下来,张贴在家教栏中与家长分享。
4、帮助幼儿调整好作息时间,逐步养成按时起床去幼儿园的习惯,不迟到。
主题二——好吃的食物主题引导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对幼儿园的伙食还有许多的不适应。
有的幼儿不爱吃蔬菜,有的幼儿不爱吃某一类的水果,而大家对甜蜜蜜的糖果却情有独钟。
因此,我们预设了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旨在利用生活中幼儿熟悉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以糖果、水果、蔬菜为情景脉络,设计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在看、做、吃、玩的过程中,感受到吃的愉快,形成不挑食、文明进餐等良好的饮食习惯。
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带孩子们走进种植园,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体验真情与欢乐。
“菜叶上有小青虫!”“茄子长在这样的小树上呀?”使他们在自然地、有趣的、生活化的情景中不断探索,获得关于蔬菜瓜果的丰富经验。
次主题一——糖果屋环境设计1、墙面上布置大糖果的轮廓作为“超级糖果屋”(可用皱纹纸围成)。
教师与幼儿一起将贴有糖纸的“糖果小屋”布置在墙上的“超级糖果屋”内,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丰富有关糖果的经验。
2、拍摄一些幼儿品尝或制作糖果时的照片,贴在墙面或相应的区域,供幼儿观看。
生活活动1、在进餐前,认真组织幼儿用香皂洗手。
可给幼儿提供各种动物形象小香皂,以“我和小企鹅握握手”等方式,引起幼儿主动用香皂洗手的欲望。
2、饭后请幼儿用自己的口杯漱口,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让水在嘴巴里“咕噜噜”地唱歌,然后吐出脏水。
(可让幼儿用矿泉水漱口,防止吞下生水.)家园联系1、家长和孩子一同逛糖果超市,观察、收集不同种类、不同味道的糖果,如棒棒糖、巧克力糖、跳跳糖、软糖、硬糖等,感知糖果的多样性,让孩子在进行相应活动时带到幼儿园。
2、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多拥抱、多交谈,让孩子感受到成人更多的关爱,也可给孩子讲述充满爱的故事。
引导孩子体会别人对自己关爱的同时,主动表达对他人的爱,学会分享。
3、家长教给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鼓励孩子天天刷牙。
刷牙时可配合儿歌《刷牙歌》:“拿起小牙刷,早晚要刷牙,一上又一下,里外刷干净,不会有蛀牙。
”饭后要引导孩子及时漱口。
次主题二——水果精灵环境设计1、布置“水果园”墙饰,供幼儿挂、贴“水果”。
(收集的水果图片、“给水果宝宝穿新衣”的作品等。
)2、有条件的可与当地果园联系,带领幼儿参观果园,采摘水果。
生活活动1、在活动室墙面低处,教师引导幼儿用小印章记录一周食谱中的水果品种,并与幼儿一起说说其营养、味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