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三课1做人以德为先
(完整版)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三课1做人以德为先
五、小结本节课教学内容
六、作业
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
2、加强公民的基本道德建设的意义?
3、我国所倡导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4、我国所倡导的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竞答三个镜头中不文明的语言和动作,并以文明礼貌的语言和得体的动作加以演示,其他同学思考、点评。
(六)、指导学生学习“链接”内容。
附“八荣八耻”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课 堂 教 学 安 排
教学过程
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一、导入新课
(一)、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9页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许振超在学历上与我们有没有相似之处?
2、许振超为什么会成为令世界航运界敬佩的一流桥梁专家,他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
(二)、教师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违背道德的现象,启发学生谈感想。
4、指导学生学习“链接”内容。
四、弘扬家庭美德
学生阅读材料(p33-34)
问题:1、在你心目中,和谐家庭是怎样的?
2、结合身边的故事谈谈对“家和万事兴”、“远亲不如近邻”的理解。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3、我国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4、指导学生学习“链接”内容。
(三)、学生阅读材料(p31),谈感想。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五)、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行为,就无法实现社会的和会。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1、道德的内涵——
2、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二、弘扬社会公德
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三、弘扬家庭美德
我国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教学重点
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深刻理解并感受道德的力量,懂得提高道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1、怎样理解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2、加强公民的容或板书设计
第一节做人以德为先
一、走近道德
课题序号
授课班级
授课课时
1
授课形式
讲解 讨论
授课章节
名称
第三课感受道德之美
第一节做人以德为先
使用教具
教学目的
1、了解并认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掌握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2、理解道德对于成就事业、人生幸福、社会和谐的意义,教育学生深刻理解并感受道德的力量,懂得提高道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三、弘扬社会公德
学生阅读材料(p33)
问题:1、谈谈你对发放“爱心卡”的看法。
2、对于加强社会公德教育,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
3、我国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二、做人以德为先
(一)、学生阅读材料,并谈感想。
问题:1、这些职校学生的言行“美”在什么地方?
2、和这些职校学生的言行相比,我们还存在哪些不足?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
(二)、走近道德
1、道德的内涵——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它以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等作为评价标准,通过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定的习惯和传统,来指导、约束人们的行为。
2、道德的评判准则——善与恶
3、道德与法律规范的区别
道德规范的调节手段是非强制性,主要借助于教育宣传、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道德规范只有在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良心和信念时,才能得到有效贯彻。而法律规范带有明显的强制性与约束性,它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是所以公民必须遵守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