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子羽【太白醉归图】春风醉袖玉山颓,落魄长安酒肆回。
忙煞中官寻不得,沉香亭北牡丹开。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八)宋九嘉【题李白泛月图】江心月影尽一掬,船头杯酒尽一吸。
夜凉风露点官袍,天地之间一李白。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李端甫【太白扇头】严冰涧雪谪仙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今日霜纨见遗像,飘然疑自月中来。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王若虚【臣事实辨(录一)】阮籍广武之叹,呼沛公为竖子,李太白讥其“狂言非至公”,而东坡以为指魏晋间人。
予谓籍傲诞大言,视先王曾无忌惮,而何有于沛公乎?此固无足怪者。
盖东坡不必辨,而太白亦不必责也。
(《滹南遗老集》卷二十八)【谬误杂辨(录一)】《司马相如传》曰:“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
”意盖武帝好仙,而相如所陈皆飞腾超世之语,适当其心,故自有凌云之气。
而学者多以为文辞可以凌云,何也?李白诗云:“相如去蜀谒武帝,安车驷马生辉光。
一朝再览《大人》作,万乘忽欲凌云翔。
”此得之矣。
彼有云“高义薄云天”、“凌云健笔意纵横”者,非本乎此,自不妨。
(同上卷三十三)按:李白诗见《白头吟》其二。
【文辨(录一)】世称“李杜”而李不如杜,世称“韩柳”而柳不如韩,称“苏黄”而黄不如苏:不必辨而后知。
欧阳公以为李胜杜,晏元献以为柳胜韩,江西诸子以为黄胜苏;人之好恶固有不同者,而古今之通论不可易也。
(同上卷三十五)杜诗称李白云:“天子呼来不上船”,吴虎臣《漫录》以为范传正《太白墓碑》云:明皇泛白莲池,召公作引,时公已被酒于翰苑中,乃命高将军扶以登舟;杜诗盖用此事。
而夏彦刚谓蜀人以襟领为船,不知何所据。
《苕溪丛话》亦两存之。
予谓襟领之说定是谬妄,正使有据,亦岂词人通用之语?此特以船字生疑,故尔委屈。
然范氏所记白被酒于翰苑,而少陵之称乃市上酒家,则又不同矣。
大抵一时之事,不尽可考。
不知太白凡几醉,明皇凡几召,而千载之后,必于传记求其证邪?且此等不知,亦荆公云:李白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至于杜甫,则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盖其绪密而思深,非浅近者所能窥,斯其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
而欧公云:甫之于白,得其一节而精强过之。
是何其相反欤!然则荆公之论,天下之公言也。
(同上)王直方云:东坡言鲁直诗高出古人数等,独步天下。
予谓坡公决无是论;纵使有之,亦非诚意也。
盖公尝跋鲁直诗云:每见鲁直诗,未尝不绝倒。
然此卷语妙甚,能绝倒者已是可人。
又云:读鲁直诗,如见鲁仲连、李太白,不敢复论鄙事,虽若不适用,然不为无补于世。
又云:如蝤蛑江瑶柱,格韵高绝,盘餐尽废,然多食则发风动气。
其许可,果何如哉!(同上卷三十九)刘祁赵秉文,字周臣,磁州滏阳人。
少擢第,作诗及字画有名。
王庭筠子端荐入翰林,因言事忤旨外补。
……公幼年诗与书皆法子端,后更学太白、东坡,字兼古今诸家。
学及晚年,书大进,诗专法唐人,魁然一时文人领袖。
(《归潜志》卷一)宋翰林九嘉,字飞卿,夏津人。
少游太学,有辞赋声,从屏山游,读书为文有奇气,与雷希颜、李天英相埒也。
……少时题太白泛月图云:“江心月影尽一掬,船头杯酒尽一吸,夜深风露点宫袍,天地之间一李白。
”可想见其意气也。
(同上)李经天英,锦州人。
少有异才,入太学肄业。
屏山见其诗曰:“真今世太白也。
”盛称诸公间,由是名大震。
字画亦绝人。
再举不第,拂衣归。
南渡后,其乡帅有表至,朝廷士大夫识之曰:“此天英笔也。
”朝议以武功就,命倅其州,后不知所终。
天英为诗刻苦,喜出奇语,不蹈袭前人,妙处人莫能及。
号无尘道人。
《题太真图》云:“君前欲拜还未拜,花枝无力东风羞。
”又《夜雨》云:“灯火万家夜,萧萧帘下声。
”《晚望》云:“夕阳万里眼,人立秋黄中。
”《夜起》云:“夜起不得月,河汉空星辰。
”又《步云意》云:“一片昆仑心,夕阳小烟树。
”又四言云:“老峰蹙云,壁立挽秀。
林阴洒雨。
苍苍玉门。
虚明满镜,夜气成画。
”此其诗体也。
(同上卷二)李汾长源,先名让,字敬之,太原人。
少游秦中,喜读史书,览古今成败治乱,慨然有功名心。
工于诗,专学唐人,其妙处不减太白、崔颢。
为人尚气,跌宕不羁,颇褊燥,触之辄怒,以是多为人所恶。
(同上)王郁飞伯,奇士也;少余一岁,与余交最深。
仪状魁奇,目光如鹘步武翩然;相者云:病鹤状貌也。
少居钓台,闭门读书,不接人事数载。
为文闳肆奇古,动辄数千百言,法柳柳州;歌诗飘逸,有太白气象。
初为御史程公震所知,继为李翰林钦叔、麻征君知几、史卢氏学优嘉赏,且共为廷誉籍籍。
……其论为文,以为近代文章为习俗所蠹,不能遽洗其陋,非有绝世之人,奋然以古作者自任,不能唱起斯文;故尝欲为文,取韩、柳之辞,程、张之理,合而为一,方尽天下之妙。
其论诗,以为世人皆知作诗,而未尝有知学诗者,故其诗皆不足观;诗学当自三百篇始,其次《离骚》、汉魏六朝唐人。
姑皆置之不论。
盖以尖慢浮杂,无复古体。
故先生之诗必求尽古人之所长,削去后人之所短。
其论诗之详皆成书。
其论出处,以为仕宦本求得志,行其所知以济斯民,其或进而不能行,不若居高养豪,行乐自适,不为世网所羁,颇以李白为则。
(同上卷三)赵闲闲尝为晚年诗,多法唐人李、杜诸公,然未尝语于人。
已而麻知几、李长源、元裕之辈鼎出,故后进作诗者,争以唐人为法也。
(同上卷八)赵闲闲尝为余言:少初识尹无忌,问“久闻先生作诗不喜苏、黄,何如?”无忌曰:“学苏、黄则卑猥也。
”其诗一以李、杜为法,立言尤工。
(同上)李屏山教后学为文,欲自成一家,每日当别转一路,勿随人脚跟,故多喜奇怪。
然其文亦不出壮、左、柳、苏,诗不出卢仝、李贺。
晚甚爱杨万里诗,曰活泼剌底人难及也。
赵闲闲教后进为文,则曰文章不可执一体,有时奇古,有时平淡,何拘为。
(屏山)尝与余论赵文曰:才甚高,气象甚雄,然不免有失支堕节处,盖学东坡而不成者。
赵亦语余曰:之纯文字止一体,诗只一向去也。
又赵诗多犯古人语,一篇或有数句,此亦文章病。
屏山序其《闲闲集》云:“公诗往往有李太白、白乐天语,其辄能识之。
”又云:“公谓男子不食人唾,后当与之纯、天英作真文字。
”以阴讥云。
(同上)蔡珪【太白捉月图】寒江觅得钓鱼船,月影江心月在天。
世上不能容此老,画图常看水中仙。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十五)赵可【卜算子谱太白诗语】明月在青天,借问今时几?但见宵从海上来,不觉云间坠。
流水古今人,共看皆如此。
惟愿当歌对酒时,长照金尊里。
(《中州乐府》)李俊民【申元帅四隐图(其四)李太白】谪在人间凡几年,诗中豪杰酒中仙。
不因采石江头月,那得骑鲸去上天。
(《壮婧集》卷五)元好问【太白独酌图宣和所藏李伯时笔】谪仙去世三百年,海中鲸鱼渺片翩翩。
岂知龙眠天马笔,忽有玉树秋风前。
金銮归来身散仙,世事悠悠白发边。
会稽贺老何处在?千里名山入酒船。
清景已随诗句尽,风流合向画图传。
往时长安酒家眠,焦遂不狂张不颠。
想得三更风露下,醉和江月弄江烟。
(《遗山先生文集》卷三)【华不注山济南作】元气遗形老更顽,孤峰直上玉孱颜。
龙头突出海波沸,鳌脚断来天宇间。
齐国伯图残照里,谪仙诗兴冷云间。
乾坤一剑无人识,夜夜光芒北斗寒。
(同上卷九)【和仁卿演太白诗意二首】萧萧窗竹动秋声,紫极深居称野情。
静坐且留观众妙,还舟无用说长生。
风流五凤楼前客,寂寞千秋身后名。
解道田家酒应熟,诗中只合爱渊明。
萧萧窗竹动秋声,檐间白云澹以成。
白云朝飞本无意,白云暮归如有情。
渊明太白醉复醉,季主唐生鸣自鸣。
四十九年堪一笑,昨非今是可怜生。
(同上)【李白骑驴图】八表神游下笔难,画师胸次自酸寒。
风流五凤楼前客,枉作襄阳雪里看。
(同上卷十二)【王黄华梦碑(节录)】闲闲有上公诗云:“李白一杯人影月,郑虔三绝画诗书。
”冯内翰挽章云:“诗名摩诘画绝仙,人品右军书人神。
”人以为实录云。
(同上卷十六)【济南行记(节录)】西北孤峰五:曰匡山,济河路出其下,世传李白尝读书于此;曰粟山;曰山药,以阳起石得名;曰鹊山,山之民有云,每岁七八月鸟鹊群集其上,亦有一山背曰鹊,时此山之所以得名欤?曰华不注,太白诗云:“昔岁游历下,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青翠如芙蓉。
”此真华峰写照诗也。
大明湖由北水门出与济水合,弥漫无际,遥望此山,如在水中,盖历下城绝胜处也。
(同上卷三十四)【李治中遹(节录)】李遹字平甫,栾城人,明昌二年进士。
……子冶,字仁卿,正大七年收世科。
屏山赠诗所谓“仁卿不是人间物,太白精神义山骨”者也。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二十八)【王太常绘】绘字质夫,济南人,天会二年进士。
《武陟道中》诗云:“梧叶重胜迎日露,荞秧薄要护霜云。
”人颇称之。
仕至太常卿。
有注太白诗行于世。
(同上卷三十五)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七首(录一)】衣龙钟,鬓飘肃,穹卢停烛坐寒宵。
翰林遣介赠佳句,虿芒鸟迹书生绡。
既倒狂澜再扶起,昔有谪仙元姓李。
今日龙庭忽见君,谁道当年太白死。
文章气象难形容,腾龙翥凤游秋空。
笔力万钧神鬼泣,雷轰电掣驱疾风。
馀裕喜君能绰绰,鼓舞为君欲矍铄。
解读奇字笑扬雄,识厌张华能物博。
与君握手天山边,举觞相嘱望青天。
他年雅社结白莲,林泉杖履冲云烟。
(《湛然居士文集》卷一)【和景贤十首(录一)】李杨相继领台司,兵起渔阳祸已迟,向昔正怜花解语,而今空忆柳如眉。
日伤桃李初开夜,肠断梧桐半落时。
试问宫中谁第一,三郎犹记谪仙诗。
(同上卷三)王邻【湛然居士文集序(节录)】夫文章天下之公共,言赋者自以与贾、马争丽则,言诗者自以与李、杜争光焰,逞辞藻者不让苏、黄,恃歌词者辄轻吴、蔡,以至气冲云霄而莫肯相下;及其较量长短,探頟妍丑,得其全者鲜矣,厌人望者鲜矣。
中书湛然性禀英明,有天然之才。
或吟哦数句,或挥扫百张,皆信手拈来,非积习而成之;盖出于胸中颖悟,流于笔端之敏捷。
味此言言语语,其温雅平淡,文以润金石,其飘逸雄掞,又以薄云天,如宝鉴无尘,寒冰绝翳,其照物也莹然。
向之所言贾、马丽则之赋,李杜之焰之诗,辞藻苏、黄,歌词吴、蔡,兼而有之,可谓得其全矣,厌人望矣。
(《湛然居士文集》卷首)李治李白子伯禽,为嘉兴徐浦盐官,侮慢庙神以死。
伯禽之狂悖有以哉!白自一生蹇傲,视礼法如木索,任放浪为特达;然气豪才壮,有所为而然,则尚可言也。
彼伯禽者,何为者也?狃习所见,强吾之所无而亦为是,几何不自绝于天耶!吾谓慢神而得死,非神殛之,其所以取之者盖已久矣。
为人之子也得为白也后,则人之大幸也;不肖之子翻得大不幸,悲夫!(《敬齐古今黈》卷四)李白诗《尧祠送别》云:“朝策犁眉騧,举鞭力不堪。
”犁,牛驳也;騧,黄马黑喙也。
然则犁眉騧者,黄马黑喙而眉斑驳者耳。
(同上卷七)李太白送李女真归庐山诗云:“一往屏风叠,乘鸾著玉鞭”,谓其地形叠叠然也。
(同上)按:此为《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诗。
欧阳永叔作诗,少小时颇类李白,中年全学退之,至于暮年则甚肆似乐天矣。
夫李白、韩愈、白居易之诗其词句格律各有体,而欧公诗乃具之,但岁时老少差不同,故其文字亦从而化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