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后计算题管理

(管理会计)后计算题管理

1. (10分)某一项目的投资建设期为5年,资金在每年年初投入10万元。

效用期为10年, 每年年末可获收益10万元,假设最近15年内年利率10% (复利率)不变。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第八章,净现值)
要求:分析该投资方案是否可行。

(4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3.170(4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84
(5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3.791 (5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621
(10年,10%的年金现值系数)=6.145(10年,10%的复利现值系数)=0.386
1. 投资的现值=10 X(3.170+1 )=41.70(万元)
收益的现值=10 X 6.145X 0.62仁38.16(万元)(递延年金)由于收益的现值小于投资的现值,所以该投资项目不可行.
2. (15分)题目:已知某公司2005年1~6月份维修费(为混合成本)与有关业务量(为直接人工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用高低点法将对维修费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并建立成本模型。

(2)预测在直接人工为40千小时时,维修费总额是多少?(混合成本的分解,第二章)
2. (1)高点坐标(46 , 60)
低点坐标(14 , 28)
b =(60- 28)/ (46- 14)= 1(千元/千小时)
a= 28—1 X 14=14(千元)
成本性态模型为Y = 14+x
⑵维修费总额=14+40=54(千元)
3. (10分)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其中有一种为动成本率为80%的产品于2004年亏损了10000元,其完全销售成本为110000元。

假定2005年市场销售、成本水平均不变。

假定与该亏损产品有关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试确定2005年是否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亏损产品是否继续生产,第六章)
3. 该亏损产品的销售收入=110000 —10000=100000(元)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100000 X 80%=80000(元)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100000 —80000=20000(元)
因为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零,所以该亏损产品应该继续生产.
4. (15分)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04年销量为1000件,单价20元,单位成本14元,
其中单位变动成本10元。

为扩大经营规模,企业拟租用一台专用设备,年租金为1600元, 假定2005年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保本分析,第四章)
要求:(1)计算2005年该企业的保本量。

(2)若要实现利润增加一倍的目标,2005年至少销售多少件产品?
4. 单位贡献边际 =20 - 10=10(元 )
固定成本总额 =(14 — 10) X 1000+1600=5600(元) 保本销售量 =5600/10=560( 件 ) 利润目标=(20 — 14) X 1000X 2=12000(元) 目标销售量 =(5600+12000)/10=1760(件)
该项目建设期为 1 年,固定资产投资于建设起点投入,流动资金于完工时投入。

(净现 金流
量,第七章)
要求:计算各年的净现金流量。

1、解:固定资产折旧=( 80000-10000) /5=14000 (元) 净利润 =88000-55000-14000=19000 (元) NCF0=-80000 (元) NCF1=-70000 (元)
NCF2 —5=19000+14000=33000 (元) NCF6=19000+14000+10000=43000 (元)
2. ( 15分)某公司平均报酬率为 15%,其所属某投资中心的经营资产 800万元,经营
净收益为 130 万元。

要求:计算该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2 解:资产报酬率 =130/800*100%=16 。

25% 剩余收益 =130-800*15%=10 (万元
3. ( 20 分)某企业每年生产 A 半成品 5000 件,销售单价 45 元,单位变动成 20 元,固 定成本总额 150000元,如果把半成品进一步加工为成品, 销售单价可提高到 80元,但需追 加单位变动成本 23元,专属固定成本 80000元。

(半成品马上出售或者继续加工后出售的决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做半成品马上出售或者继续加工后出售的决策。

3、解:用差别损益法计算深加工
深加工后相关收入 =80*5000=400000( 元),现在出售相关收入 =45*5000=225000( 元)差异 额=175000(元)
加工成本 =23*5000=115000(元) 现在出售相关成本 =0差异额=+115000 专属成本 =80000(元) 差异额 =+80000
差别损益 =175000-115000-80000=-20000<0, 应马上出售 四计算题(第 1 题 20分,另两题每小题 15 分,共 50分)
1、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可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两种设备进行生产。

有关资料如下: 内容 年固定成
1 .( 1 5分)某企业拟扩建一条新生产线, 有关资料如下:
购置专用设备价值 设备 5 年后残值 垫支流动资金 每年销售收入 每年付现成本
生产某产品, 预计可使用 5 年,5 年后即停产,
80000 元(直线法折旧) 10000 元 70000 元 88000 元
55000 元
本(元)单位变动成本(元)机械化生产3000 4
自动化生产5000 2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做出在不同的产销量下选用不同方案的决策。

(成本无差别点法,第六章)1、解:此题要利用成本无判别点来计算。

成本无差别点法是指在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相关的业务量为不确定因素时,通过判断处于不同水平上的业务量与成本无判别点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来作出判断。

此方法要求方案之间的相关固定成本水平与单位变动成本水平恰好相互矛盾
(a1>a2,b1<b2 )其基本公式为成本无判别点业务量=两方案相关固定成本之差/两方案单位变动成本之差假定年需要量为X 件机械化生产年成本Y=3000+4X 自动化生产年成本Y=5000+2X 满足5000>3000, 而2<4 的条件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5000-3000)/ (4-2)=1000(件)利用成本无判别点的特性,若业务量大于成本无差别点时,则固定成本较高的方案优先若业务量小于成本无差别点时,则变动成本较低的方案优先那么可以判断当X>1000 件时,采用自动化生产X<1000 件时,采用机械化生产。

2、某项目按12%的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17.03 元,按14%设定折现率计算的净现值为—1.54 万元。

行业的基准折现率为10%, 要求:(1)不用计算,直接判断该项目是否具备财务可行性,并说明理由;(2)用插值法计算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并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净现值,第八章)
2、解
1)该方案可行。

由于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介于12%〜14%,大于行业基准折现率10%,故
该项目可行。

(2)根据插值法:
IRR = 12%+ (17.03 —0) /(17.03 —(—1.54)X (14%—12% ))= 13.83% 因为IRR = 13.83%> 10%,
所以,该项目可行。

3、某公司拟购置一台设备,需投资150万元,该设备可用8年,使用期满有残值6万元,使用该设备可为企业每年增加净利14万元。

该设备按直线法计提折旧,资金成本为12% 要求:用净现值法评价该投资方案是否可行。

1%12%14%16%
8 年年金现值系数 4.968 4.639 4.344
8 年复利现值系数0.4040.3510.305
(净现值,第八章)
3、思路:先画图,再标出流量,最后计算出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一般计算净现值时,每年的净现金流量都表现为年金的形式,也就是每年值应当都是一样的,只是在最后一年可能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