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屠宰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开题报告

某屠宰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开题报告

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班级环工08-1班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指导教师职称/学位讲师/硕士题目名称某屠宰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题目类型工程类选题的目的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国际对肉牛、肉羊量需求快速增长等因素的影响,肉牛、肉羊的需求量在逐渐提高。

这给发展特色肉牛、肉羊产业带来了很好机遇。

在新的形势下,内蒙古自治区加大对东部盟市特色牛羊肉产业的支持,对依托牛羊资源优势的加工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该产业资源有效配置和重新整合及产业集群的聚集。

本项目建成后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壮大企业实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牛肉、羊肉制品的深加工可以带动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提高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

大力发展畜牧业,能有效地转化粮食和其它副产品,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

大力发展畜牧业,能吸纳更多的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增加农牧民就业机会,可以更合理、更有效地配置农业资源,是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项目承办单位实施肉牛羊屠宰分割、终端销售全过程的一体化经营,有力地促进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符合国家肉制品工业结构调整方向,是肉制品工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设计(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案:1、总论1.1 评价目的1.2 编制依据主要有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环评规范、建设项目有关资料等。

1.3 评价标准1.3.1 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3)《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6)《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1987)1.4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价因子的确定1.4.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影响识别应明确建设项目在施工期、生产运行、服务期满后等不同阶段的各种行为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影响性质、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定性分析建设项目对各环境要素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与生态影响。

对建设项目实施形成制约的因素作为重点内容。

施工期环境影响识别:施工废水、施工扬尘、施工噪声。

营运期环境影响识别:污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

1.4.2 评价因子的确定评价因子能够反映环境的主要特征、区域环境的基本状况及建设项目特点和排污特征。

依据环境影响识别结果,结合区域环境功能要求和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确定评价因子,重点关注环境制约因素。

地表水:地表水水质因子包括三类:一类为常规水质因子;另一类是特征水质因子;第三类是其他水质因子。

其中,现状监测与常规评价因子有pH、DO、CODcr、BOD5、NH3-N、Cr6+、挥发酚、TP、石油类、TN、硫酸盐、铁、锰等共计十三项;由特征水质参数表得,肉食加工类行业的特征水质参数为:pH、COD、BOD5、悬浮物、水温、氨氮、磷酸盐、大肠杆菌数、含盐量共九项。

屠宰场行业主要产生生活废水(污染因子:CODcr、BOD5、SS、油等)和生产废水(污染因子:CODcr、BOD5、NH3-N、SS、油等),因此屠宰场废水处理中达标因子主要考虑CODcr、BOD5 两项。

最终分析结果本工程项目主要评价因子为:pH、CODcr、BOD5、NH3-N、SS、油共计六项。

大气:目前我国各地大气污染检测评价的评价因子包括:①尘(降尘、悬浮颗粒);②有害气体(SO2 、NO2、CO、O3);③有害元素(F、Pb、Hg、Cd、As);④有机物(苯并[a]芘、总烃)等四类。

进行大气污染环境评价时,一般选择少于5项评价因子。

本工程项目主要大气污染来源有:锅炉烟气(烟尘、SO2 、NO2);恶臭(氨、H2S 、胺等)。

主要对环境产生危害的为TSP、NO2、SO2。

:因此,确定本项目大气污染评价因子为:TSP、NO2、SO2。

噪声:厂界昼间和夜间环境等效声级评价即Leq:dB(A)。

1.5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工作重点1.5.1 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因素进行划分。

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地面水(表2)、大气(表1)、噪声等导则中工作等级划分的方法和依据,对其进行划分工作等级。

1.5.2 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地面水、大气、噪声等导则中评价范围的确定的方法和依据,确定其评价范围。

1.5.3 评价工作重点根据本工程及环境特点,本次评价工作的重点是工程分析和水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大气和声环境影响仅作一般性分析和评价。

1.6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1.6.1 控制污染目标本项目投产后外排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和满足排污总量控制要求;投产后外排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当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1.6.2 环境保护目标根据项目区域内环境状况和项目污染物排放去向,确定环境保护目标。

2、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给出满洲里市的经纬度及其东西南北向的濒临地,并给出本建设项目相对于满洲里市的地理位置及项目的行政位置及交通位置。

2.1.2 地质、地形、地貌根据现有资料或经过现场调查简要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地层概况、海拔高度、地形特征(即高低起伏状况)、地貌类型(山地、平原、丘陵、海岸、沟谷等等)、冻土等有危害的地貌现象。

2.1.3 气候特征根据满洲里市气象站资料统计其多年气候气象状况,主要包括年平均风速和主要风向、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和最热月)、年平均相对气温、平均降水量及降水天数、降水量均值、主要的天气特征、日照等等。

2.1.4 水文地质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满洲里市的地质状况及水文状况,如当地地层概述,地壳构造的某些形式(岩层、断层及断裂等等)、当地已探明或已开采的矿产资源情况、当地主要水系等。

2.1.5 大气环境根据现有资料,简单说明满洲里市大气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污染源及其污染物质、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等。

2.1.6土壤环境简述满洲里市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2.1.7 地表水环境根据现有资料,概要说明满洲里市的地表水状况,如地表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情况,地表水水文特征及水质状况,及其污染来源。

2.1.8 地下水环境根据现有资料简述满洲里市地下水资源的蕴藏与开采利用情况,地下水水位,水质状况与污染来源等。

2.1.9生态调查根据现有资料简述满洲里市的植被情况和生态系统类型。

2.1.10声环境根据评价级别,敏感目标分布情况及环境影响预测评价需要等因素,确定声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监测布点与污染源调查工作。

2.2 社会环境概况2.2.1 行政区划和人口包括满洲里市土地总面积及分为几个区,满洲里市居民区的分布情况和分布特点,人口数量、人口密度等。

2.2 2 社会经济概况说明满洲里市的经济主体、简要概述近年来满洲里市的城市及乡镇经济发展情况及所取得的成绩。

2.2.3 文教卫生包括满洲里市公路、铁路、航空三方面的交通运输概况,以及与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

2.2.4 交通运输简要说明近年来满洲里市的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文化娱乐场所、传媒机构等情况。

3、拟建项目概况3.1 工程基本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性质、项目投资、建设地点、车间组成等。

3.2 项目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建成后达到年屠宰羊10万只,牛5000头的规模。

本项目主要产品为羊胴体、羔羊肉、羔羊卷肉、羊腿肉和冷鲜牛肉。

3.3 建设内容给出项目组成表及项目建筑面积统计表。

3.4 项目总体布局3.4.1 总平面布置图3.4.2 道路及停车场3.4.3 主建筑3.5 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本项目主要原材料为活体牛羊。

主要燃料动力为水、电、煤。

3.6 本项目的给排水,供电,供热以及储运3.7 主要生产设备及辅助设施3.8 工程投资及发展规划4、工程分析4.1总图布置方案分析分析卫生防护距离和安全防护距离的保证性,工厂和车间布置的合理性,村镇居民拆迁防护的必要性。

4.2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在工艺流程图中标明污染物的产生位置和污染物类型,必要时列出主要化学反应的副反应式,不产生污染物的过程和装置可以简化。

4.2.1 工艺流程分析4.2.2 产污环节分析4.3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4.3.1 水污染源找出运行期的水污染源,并对项目建成后的用水量进行预测和统计,核定废水污染物源强,说明废水的种类、成分、浓度及排放去向、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处置方式等情况。

4.3.2 大气污染源废气的产生主要源于供热锅炉排出的烟气和待宰及屠宰过程中产生的恶臭。

说明源强、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及存在的有关问题。

4.3.3 噪声污染源主要由屠宰加工、锅炉等机器设备产生。

列表说明源强、剂量及分布情况。

4.3.4 固体废弃物污染源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锅炉产生的炉渣、生活垃圾及生产车间产生的血粪残体等污物。

说明其有害成分、溶出物浓度、数量、转运方式、是否属于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方式及存储方法。

4.4物料平衡与水平衡4.4.1物料平衡4.4.2水平衡给出总用水量、新鲜用水量、废水产生量、循环使用量、处理量、回用量和最终外排量等,明确具体的回用部位;根据回用部位的水质、温度等工艺要求,分析废水回用的可行性。

画出水平衡图。

4.5 资源、能源的储运及场地开发利用分析建设项目资源、能源、产品、废物等的装卸、搬运、储存、预处理等环节都会产生各种环境影响,应该核定这些环节的污染来源、种类、性质、排放方式、强度、去向及达标情况。

4.6 项目运行污染物排放汇总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新建项目清算两本账,给出污染物排放汇总表。

4.7 非正常工况排污及处置分析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的排放种类及数量等情况。

4.8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分析首先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及运行可靠性的评价;若所提措施不能完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则须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包括代替方案。

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5.1 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本项目周边地表水有呼伦湖。

本项目污水经处理达标后与直排废水汇合,最终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由于屠宰场用水量大,对地下水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调查地下水环境的现状。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对建设项目选择分类,确定监测调查的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