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米

认识米

第三课时认识米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例5、“试一试”和“想想做做”1-6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比划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能表示出1米的大概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作单位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 使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体会学习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发展初步的估计意识。

3. 使学生感受人体上有一些可以使用的“尺“,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感受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及1米=100厘米。

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米尺。

学生准备米尺、直尺、彩带、标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作单位。

1厘米大约有多长,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2.量一量,我们的课本大约长()厘米,宽()厘米。

3.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如果要你量教室、操场这些较大物体的长度,还用厘米作单位,你觉得怎样?这时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米。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认识长度单位“米”。

(1)出示米尺,观察刻度。

1米大约有多长呢?(出示贴在黑板上的米尺)它的长度正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回忆,指名回答
学生动手量一量
好是1米。

仔细观察米尺,你在上面看到了什么?
提问:米尺上这些数字是从几到几呢?
指出:从刻度0到刻度100之间的长就是1米。

引导:在你的米尺上指一指,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哪儿到哪儿的长度是1米,
谁来指一指?
说明:从刚才的观察中我们知道,这根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用字母“m”来表示(板书:m),1米可以写成1m。

(板书:1m)
(2)感知1米的长度
①请学生将1米长的绳子拉直,试着用两只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

②用学生尺拼连。

教师对准黑板上的米尺一端贴一把学生尺,提问:你能估计一下,1米有几把这样的学生尺长吗?
小朋友们估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用学生尺来拼一拼,连一连,验证一下。

请5名学生上黑板用学生尺在米尺下拼一拼,连一连。

③用身体比较。

引导:其实在我们的身上也有“米尺”呢?想不想找到它?
老师的身高是1米60厘米,你知道是从哪儿到哪儿吗?
那你知道从地面到老师身体的哪儿是1米吗?
用米尺验证学生猜想,贴上标签。

检验时,你想对老师提什么要求?(站直身体,米尺紧贴身体)你能像老师这样量一量,找到从地面到你的身体哪儿是1米高吗?同桌互相量一量,贴上标签。

学生观察米尺,互相说说看到了什么
学生互相指一指,说一说,指名两人交流说明
学生跟着老师读一读
学生拉绳子比划
学生看一看,估一估,指名说一说
其余学生观察黑板,明确1米有5把学生尺的长度
指名说一说
学生猜一猜
学生互相量一量,贴上标签后交流结
④比划1米。

引导:刚才,我们找到了竖在身上的“米尺”,其实在我们的身上还有横着的“米尺”呢。

比划:两只手臂张开多大,两手之间的距离是1呢?请小朋友用手掌撑住米尺两端,看看两手之间1米有多长,再用双手比划出1米的长度。

2.举例反馈。

引导: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物体的长度或高大约是1米。

比如:双人桌的长度大约是1米。

饮水机的高度大约是1米。

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吗?
三、数一数、量一量。

1.教学1米=100厘米。

启发:你知道这把米尺的长度是多少厘米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好不好?
小结:我们通过看、数,知道了1米=100厘米,我们一起读一读。

2.教学试一试。

(1)先估一估黑板有多长。

你是怎么估的?
(2)用米尺量黑板的长。

②你认为他们俩量得对吧,在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③小结:量物体的时候,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3)现在请小朋友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长和宽大约几米,填在“想想做做”第3题的()里。

指名学生测量并集体说出结果,填写在表格里。

追问:我们的教室长几米?宽几米?果
学生量一量后比划比划
学生找一找,互相交流再全班交流
同桌互相交流,指名汇报
学生看米尺,从0数到100
学生读一读,再颠倒读一读
学生估一估,指名说说估计方法
指名到前面量一量,其余学生观察
学生估一估,填一填
指名量一量,其余学生观察,一起说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教师示范给一位学生量身高和一庹的长度,并说明先量出1米,接着量出还有多少厘米。

让学生合作互相量身高和一庹的长度,每人记住自己的测量结果。

引导:比一比你的身高和一庹的长度,你觉得有什么“巧合”吗?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读题,口答算式和结果。

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口答谁走的路近,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追问:从科学实验室到气象观测站,最短的路程能比85米少吗?
4. 一个桥洞高3米,一辆车高5米,能通过吗?为什么?一座桥高3米,而一艘轮船高4米,能顺利通过吗?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

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米做单位?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认识米
1米 1m
1米 = 100厘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

结果,填写()
学生互相量一量,并进行记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口答结果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后再汇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