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0章+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

第10章+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


野外使用地形图时,经常要进行地形图的定向,在图上 确定站立点位置,地形图与实地对照,以及野外填图等工作。
当使用的图幅数较多时,为了使用方便对地形图进行拼 接和粘贴。方法:按照接图表所示的相邻图幅的图名和图号, 将各幅图按其关系位置排列好,按左压右,上压下的顺序进 行拼贴,构成一张范围更大的地形图.
地形图的野外定向
图解法量算面积
(一)透明方格纸法
• 计算曲线内的面积,先将毫米透明方 格纸覆盖在图形上,数出图形内完整 的方格数n1和不完整的方格数n2,则 面积可按下式计算 n2图形边界 所占的不完 整方格数 n1为图形边 界所包围的 整个方格个 数
1 M 2 A (n1 n2) 6 (m ) 2 10
( 3 )软件法: cass70/ 工程应用 / 查询距 离两点距离及方位。
例:在图上量得A、B坐标为: 解:X=683.2-845.6=-162.4
XA= 845.6m YA=1140.3m
XB= 683.2m YB=1378.5m
求DAB、AB。
Y=1378.5-1140.3=+238.2 DAB= (162 .4) 2 238 .2 2=288.29 RAB =tan-1 Y =tan-1 1.466749 X 第Ⅱ象限
M为比例尺分 母
2
(二 )电子求积仪法

放大镜
其优点是操作简便、速 度快,适用于任意曲线 图形的面积量算,并能 保证一定的精度。
特点: 自动读数 自动计算面积 换算面积单位 步骤: 准备工作 开机 设定面积单位 设置比例尺 面积量测

动极
跟踪臂
动极轴
其他方法
62
•G
61
60
1.点位高程:可根据等高线目估 HE=61.0m, 2.两点间坡度 HF=58.3m, HG=61.9m
59 58
•F 1:500
坡度公式:
h h i= tan= = d•M D
设量得F、G的图上距离为28.5mm,求F、G之间的平均坡度。 平均坡度 地面倾角
h 61.9-58.3 h i= = =0.2526=25.3% = d•m 0.0285•500 D
14.2°
小结
1. 如何识图以及实地踏勘 • 识图其实质是测图的还原,通过地物和地貌来识 别实际地形等; • 实地踏勘的方法:野外定向 、确定站立点位置; 2.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 坐标、距离、角度(方位角)、高程、坡度等。
知识点一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 知识
10.1 概述
10.2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 10.3 面积量算 10.4 在地形图上按一定方向绘制 断面图
地形图在工程 中的应用
10.5 地形图在平整场地中的应用
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
一、面积量算 二、按限制坡度选定最短路线
三、按一定方向绘制断面图
四、地形图在平整场地中的应用
一、面积量算
用途:房地产计量,国土规划,土石方计量„„ 测量方法:利用地形图量测(图解法)
实地测量数据(实测法)
计算方法:规则几何图形 不规则任意图形 精度要求:根据目的和用途的不同而定。
整理后: P
1 1 ( x1 x2 )( y2 y1 ) ( x2 x3 )( y3 y2 ) 2 2 1 1 ( x3 x4 )( y4 y3 ) ( x4 x1 )( y1 y4 ) 2 2
任意n边形:
1 n p xi 1 xi yi 1 yi 2 i 1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三、按一定方向绘制断面图
道路/隧道/管线等工程设计,需 了解所经路线地面的起伏情况。
作A、B的连线;
可得各交点的高程;
图解各交点的平距; 以横轴AB表示平距,以垂
直于横轴的纵轴表示高程, 画出各交点在断面上的位 置; 连接这些点,即得到AB 方向的断面图;
Hi——每个方格的平均高程 n——方格总数
Hi——每个方 格的平均高程
第3步“挖、填平 衡”,计算设计 高程H0=33.04m
H1
H2
H3
H4
H5
H6
H7
H8
H9
H10
H11
• 分析H的计算过程,可以发现:
• 角点的高程使用一次---------- 权为1/4 • 边点的高程使用二次---------- 权为2/4
(1) (2)
3
4
(3) (4)y2源自y3坐标计算法公式(解析法)
1 1 P ( x1 x 2 )( y 2 y1 ) ( x 2 x3 )( y 3 y 2 ) 2 2 1 1 ( x1 x 4 )( y 4 y1 ) ( x 4 x3 )( y 3 y 4 ) 2 2
第十章 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
知识点一
地形图应用 的基本知识
10.1 概述
10.2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
10.3 面积量算
地形图在工程 中的应用
10.4 在地形图上按一定方向 绘制断面图 10.5 地形图在平整场地中的 应用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
一、概述
二、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识图 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数字地形图的精度高于纸质地形图。
二、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的识读

图外注记识读:
地物和地貌的识读:
野外使用地形图的方法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 确定点位的平面坐标 确定两点之间的距离
地形图的读图方法
一般原则: 先图外后图内、先地物后地貌、
先注记后符号、先主要后次要。
(一)图外注记识读 1.图名、图号和邻接图表; 2. 比例尺、图幅范围、坐标系统、高程系统;
(1)以A为圆心,d为半径作弧,交等高线于1点; (2)以1点为圆心,d为半径作弧交等高线于2点,如此直到线路到 达山顶; (3) 把相邻点连接起来,即为所求的最短路线。如果相邻等高线 之间的平距大于 d时,说明地面坡度小于限制坡度,此时取最短 距离值。
可按实际情况反复比较不 同的方案,选择其中施工方 便、经济合理的一条。
几何图形法
把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几何形状,计算所有简单几何图形面积之和。
2
A=A1+A2+A3 常用几合图形:
三角形
梯 扇 形 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圆 形
1
3
5
4
坐标计算法 (解析法)
1. 借助坐标格网图解界址点的坐标。
2. 再按公式(解析)计算图形的面积。
PP 12 y 2 y1 P 23 y3 y 2 P 14 y 4 y1 P 43 y3 y 4
利用AutoCAD量测图形面积
利用AutoCAD的面积量测命令,可以量测各种图形的面积。 (1)用PLINE命令,按各界址点或界址边绘出封闭图形。 (2)用(Area)命令量取面积,并可得到界址的周边长度。
CASS软件的面积计算
由计算机地籍管理软件自动计算
二、按限制坡度选定最短路线
例如,从山脚A点到山顶修一条公路,限制坡度i=5% 。图的 比例尺为1:2000,等高距h为2米,要满足设计要求,可先求出路 线在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最小平距d。 d =h /(i· M)= 2 /(0.05*2000)= 0.02米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
确定点位的平面坐标
纸质图:图解法
例:量测P点坐标。 1.恢复P点所在格网 2.过P作格网平行线 3.用比例尺量或计算X、Y • • 恢复格网得正方形abcd,a点坐标 为:Xa=700,Ya=1100 量取am、ae的长度注意:应按比例 化算成实地距离),则P点的坐标 为:XP = Xa + (ae/ad)*100, YP = Ya + (am/ab)*100。
第一坐标纵线38404km,38为3°带带号 横坐标值为404km-500km= - 96km, 第一坐标横线为2504km。
5.三北方向线关系图和坡度尺
三北方向间的角度关系图一般绘制在中、小比例尺图的东图廓线 的坡度比例尺上方。
(二)地物地貌识读
地物识读
主要根据地形图图式进行判读。
1. 测量控制点
Hm Hn nB
h mn
在地形图上确定某一直线的坡度
•倾斜百分率:h/D = i% •倾斜角:α= arctg h/D •倾斜率: i h H B H A
D d M
D
i
h
四.点位的高程和 两点间的坡度量测
例1:点位的高程和两点间的坡度量测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量测

E
3. 测图年月和测图单位;
4. 图的新旧。 5. 三北方向线关系图和坡度尺
接图表
图名
图号
1. 图号、图名、 内外图廓和接 图表 2. 比例尺
3420.0-521.0
外图廓
内图廓 数字比例尺
图示比例尺
3. 经纬度 与坐标格网 4. 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图式、测图 日期测图者
经差为3′45″,纬差为2′30″。 东经:113°03′45″~113°07′30 北纬:22°37′30″~22°40′00″
使图上表示的地形与实地地形一致。 罗盘定向:根据地形图上的三北关系图,将罗盘的指针北端指 向北图廓,并使其刻度盘上的南北线与地形图上的真子午线(或坐 标纵线)方向重合,然后转动地形图,使磁针北端指到磁偏角值, 完成地形图的定向。适合山区。 地物定向:首先,在地形图上和实地分别找出相对应的两个位 置点.例如,本人站立点、房角点、道路或河流转弯点、山顶、独 立树等,然后转动地形图,使图上位置与实地位置一致。适合城 镇、乡村。
高程比例尺一般比平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