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中秋节作文600字4篇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
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
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
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
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六岁那年我们全家回外婆家过中秋节的情景,至今令我难忘。
我们乘坐火车回家。
一路上我兴奋不已,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
到了车站,外公外婆早早地在车站等候了,我连蹦带跳地扑进了外婆的怀抱,外婆对我问寒问暖。
回到家,饭菜已经准备好了,有玉米凉粉、豆腐、豆花、扣肉……这都是家乡的特色菜。
豆腐、凉粉还全是石磨磨的,自己制作的呢!我迫不及待地吃起来,比买的更香更好吃。
第二天是中秋节,我早早地起了床,大人们已经开始忙活了。
一口大铁锅里煮着米和水,外婆用铁铲不停地铲着,妈妈把火烧得旺旺的,一会儿水开了,再把水和米过滤开,把米倒进木甑里蒸。
外面更加热闹,两个叔叔围着石窝转,一人手上拿着一根木棒,一上一下地不停地打着石窝里面的米团。
打一会儿两人又配和用木棍把米团挑起翻个面,又继续打,嘴里还有节奏地喊着:“嗨着!嗨着!”这真是
一项体力活。
一群小孩在一旁兴高采烈,眼睛直直地盯着石窝,不一会儿,大米已经变成很粘的糍团,两个叔叔从石窝里提起一个“大团子”放到老奶奶的盆里。
“好了!可以吃了!”我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妈妈和外婆抬出一个热气腾腾的木甑,揭开盖子,把里面的东西一起倒进了石窝里,看见我那不解的样子,外婆说:“这叫打糍粑,是用糯米做的,每年中秋节我们都要吃糯米粑,是这里的传统。
每一年的这一天从早上五点都要打到中午,因为有很多户人。
”那两个“大力士”重复着刚才的动作,跟外婆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把我们家的打好了。
外婆给那两人一人捏了两个大团作为感谢。
回到家里,外婆很麻利地给每个碗里捏了三个糍团,浇上外婆亲手做的红糖、花生、黑芝麻,一大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我更是狼吞虎咽,在城里吃的月饼简直没法跟这糍团比,这是我吃过的最香最美味的佳肴,也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中秋节!
悠悠的秋风,轻轻地把夏热赶走。
凉凉的秋风,悄悄地把清爽带来。
柔柔的秋风,静静地把思念送来。
——题记
中秋佳节,月儿圆圆的高挂在一望无际的夜空中,散发出的淡淡柔和的光芒,似乎在述说着无限的思念。
这时我想起了出自王维的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
家的阳台上,我,独自看着一轮明月。
记忆的河流开始在脑海里汇聚,闪烁。
我,望着夜空中那一轮白白的圆月,不禁想起了已经逝去的爷爷。
在遥远天国的爷爷身体是否安康,生活是否快乐,此刻是否在思念着我……想到这里,我的眼框中慢慢的涌出了一种名为思念的液体。
爷爷去世后,才发现,为什么我以前不多陪陪爷爷。
泪,在脸
上蔓延。
流着泪的我不禁想起了往事。
爷爷去世前的每一个中秋,我都会去到爷爷家,和爷爷一同坐
在天台上赏月。
还记得前几年中秋节的早上,天才微微亮,家里的电话突然“嘟嘟“地响了,“喂,是荣仔吗?你们今天晚上回家吃饭吗?”电话那头传来爷爷沙哑的声音。
“当然回去啊,我们晚上一起赏月”听到爷爷沙哑的声音,我感慨到爷爷老了“晚上,我等你们一起回来吃饭。
”说完,爷爷慢慢地把电话扣上。
现在每当想起爷爷每个中秋都会说的那句:“晚上,我等你们
一起回来吃饭。
”我总会不由自主的留下眼泪。
抹掉脸上的泪,转身回到房间里,躺在床上,柔和的月光透过
窗户照在我身上。
闭上眼,记忆的储存库被打开,以前和爷爷度过的每一刻都清
晰的浮现在脑海中。
眼角处残留着抹不去的伤感。
我忆起了与爷爷度过的每个日子,忆起了爷爷和我讲人生道理的每一刻。
那一段段美好的回忆,那一句句经典的话语,深邃的眼眸,严肃的声音,构成了一幅幅温暖的画面。
我看到了月光的白,我听见了夜空的钟声。
那哀伤的月光将我和爷爷共同度过的时间剪成忧伤的剪影,留在沉寂的回忆中。
第15个中秋,在想念爷爷中孤独度过的中秋。
也将永远成为我最难忘的回忆。
厅里的大钟慢慢的摆动发出阵阵响声,把我从想念中拉了回来。
“咚,咚,咚……”钟声停止了,一切归于平静,浓浓的思念化作漫天的叶飘散在关于中秋的记忆中。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在人们的期盼下姗姗来迟,这个中秋节对我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节日。
每年的这一天晚上我都会去看月亮,但是今年月亮并没有出来和见面,而是羞涩的躲到云层里不肯出来,我向月亮吐露着我的心声:月亮姐姐你怎么还不出来啊!难道你想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在窗台边等你吗?如果你在睡觉的话,希望你打起精神,露出你最迷人的一面和我们见面。
如果你是因为没有伙伴而不出来的话,希望你能和我们人类一起度过美好的中秋节。
哦,不要忘了把你的亲戚----星星带来,这样我们不但可以玩捉迷藏,吃月饼水果,没准还可以拍一张集体照呢!可月亮好像没听见我的心声,还是不肯出来,失望的我只好从网上找了几张月亮的图片,闭上眼睛进入联想……
在黑漆漆的夜空中,一轮圆盘似的月亮挂在天上,把清辉洒向大地,这时有一片薄薄的云遮住了月亮表面,仿佛给月亮批上了一层
银白色的轻纱,可月光还是透过这层轻纱洒落了整个小区的每一个角落,小区就像下过一场金雨一样,一下子变得亮堂堂起来了。
我抬头看了看天空,啊!月亮身旁又多了几颗小星星,这些淘气的小精灵们正在和月亮姐姐玩捉迷藏呢!而且还时不时的冲我眨巴一下眼睛,真是有趣极了。
光有月亮和星星还不行,你瞧,有两三片瘦小的薄薄的乌云也来了,它们就像是一位位仙女,穿着灰白色的纱裙,乘着风缓缓的来到了月亮的身边,围着月亮跳起了舞蹈,一切显得那么美丽优雅。
黑洞洞的夜像一幅被黑色蜡笔涂过的画,而美丽的月亮和可爱的星星还有乌云就像点缀物,把这幅丑陋无比的画装饰的格外醒目迷人,夜空既是一位画家,也是一名魔法师,说它是画家是因为它画出了世界上最漂亮的画,说它是魔法师是因为它让最美好的景象停在了这一刻。
“王萧曼!洗澡睡觉了。
”妈妈的喊声一下子把我从幻想中拉回来了。
我微笑着答应了一声,觉得这次赏月很特别,即使 __看到真正的月亮,但是我却用内心看到了世界上最美丽最皎洁的月亮。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