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市政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市政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项目十分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2016年7月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策划控制程序1 目的持续对全管理处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为消除事故隐患奠定基础。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 职责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管理处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安全办公室是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各科室和单位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4 工作程序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登记重大安全风险。

危险源的辩识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以下方面: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

包括管理处管理和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

管理处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

管理处所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包括管理处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用品、生活物品等。

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洪水、照明等。

识别危险源时要考虑六种典型危害、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1) 六种典型危害a 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b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c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2) 三种时态a 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b 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c 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险因素。

3) 三种状态a 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b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状态;c 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状态。

识别的方法1) 收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和线索。

2) 收集本单位和其它同类单位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和事故信息。

3) 通过收集其它要求(如:顾客的要求等)和专家咨询获得的信息。

4) 通过现场观察、座谈和预先危害分析进行辨识: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过程、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讨论分析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对现场观察分析得出的危害进行补充和确认;预先危害分析:新设备或新过程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害类别、危害产生的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地进行模拟分析和评价。

风险评价矩阵法LEC定量评价法D=LEC式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L、E、C分值分别按照下述表格确定: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说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指存在某种情况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不是指这种情况在我单位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车辆带病运行时,出现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L值应为6或10),而不是指我单位车辆带病运行的可能性有多大(此时L 值为3或1)。

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4) 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分为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着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五个等级。

具体划分见下表:注:D>70的危险源为重大安全风险。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实施各科室(单位)按照上述规定,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填写《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中的“序号”、“场所/设备设施/活动”、“危险源”、“可能的损害”、“现有控制措施/制度”等内容。

各科室(单位)根据“矩阵法”和“LEC定量评价法”,对已识别危险源进行评价,填写《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风险评估”和“风险级别”的内容。

根据评价结果,将重大安全风险汇总填写《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各科室和单位将《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和《重大安全风险清单》上交管理处安全办公室。

安全办公室对各科室和单位的《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和《重大安全风险清单》进行审核和确认,汇总编制全管理处的《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和《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风险控制的策划风险控制的策划应首先考虑消除或减少危险源,其次考虑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最后考虑个体保护。

重大安全风险控制在一段时期内需采取专门措施控制时,应建立详尽的实施计划(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紧急情况下的重大安全风险,应制定应急预案。

建立和完善安全制度,编制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

监控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实。

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一般风险控制对一般风险危险源,对职工进行安全风险教育,有关部门完善现有制度和措施,加强运行监控。

危险源的更新各科室和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危险源的更新工作,对新增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新增重大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1) 相关法律法规变化时;2) 在工作程序将发生变化时;3) 开展新的活动之前(如新建工程等);4) 采用新设备、设施前或设备技术改造后投入使用前;5) 采用新的物质;6) 发现新的危险源时。

各科室和单位根据补充辨识和评价的结果,填写新增《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和《重大安全风险清单》,报安全办公室备案。

5 记录《危险源辨识调查评价表》(CX-13-B01)《重大安全风险清单》(CX-13-B02)CX-13-B01危险源辨识调查评价表部门/单位:参加评价人签字/日期:审核/日期:CX-13-B02重大安全风险清单部门/单位:编制:审核:日期: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策划危险源辨识一是危险源辨识要发动群众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生产一线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查隐患、找问题,不仅可使危险源辨识工作更加深入,同时还可使广大员工通过辨识受到培训和教育,为下一步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危险源辨识前要严格按标准条款的要求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的程序作为指导依据。

三是危险源辨识要围绕本组织的产品作业活动逐道工序进行辨识,以防遗漏。

同时,不仅要识别正常情况,还要识别非正常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不利的环境因素等。

四是危险源辨识要克服“重安全、轻健康”的倾向,注意识别噪声、粉尘、烟气、辐射等给员工健康造成危害的危险因素。

五是除辨识本组织的危险源外,还要辨识在本组织控制区域内劳务供方、相关方和访问者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

六是危险源辨识时应结合本组织实际采取询问交谈、现场观察、安全检查表、工作任务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辨识、验证。

避免单一方法所造成的偏差。

风险评价的误区及对策认证组织在风险评价方面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评价方法的掌握存在偏差,导致对辨识的危险源风险等级评价偏高或偏低;二是评价时没有考虑本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现状,导致评价出的危险源风险等级与组织实际相差甚远。

如施工现场危险源清单中对辨识出的“进场不戴工作帽”的风险等级评价为可忽略风险,而该项目安全操作规程上明文规定工人进场必须戴工作帽,且进场前必须进行教育培训,但该企业提供的危险源清单中却有近一半危险源风险等级被评价为重大风险,其中还有5项被评为不可容许风险。

单从危险源清单来看几乎到了停产整顿的地步了。

对此类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在采用风险评价方法时要充分认识每一种方法的局限性,尤其是LEC定量计算法中给出的分数值带有很大的定性成分,不可机械套用。

二是在进行危险源风险评价时,要始终结合本组织的法规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安全设施配置情况、员工安全意识水平和过去是否发生过事故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危险发生的可能性、暴露频繁程度和后果,从而客观地确定风险等级。

三是对评价出的危险源风险等级,由组织归口部门负责聘请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各方面专业人员、有经验的老工人共同进行二次评价、统一审定,以防偏差。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的误区及对策认证组织在风险控制措施策划方面的误区主要有:就事论事、不够全面,措施笼统、操作性差,只顾眼前、不顾潜在异常等。

如某建筑企业对辨识出的高处落物危险源的控制措施为戴安全帽、高处作业的控制措施为系好安全带、违章作业控制措施为不违章作业等(其实,高处落物的控制措施首先是禁止乱抛撒建筑垃圾,其次才是戴安全帽;高处作业的控制措施也不仅仅是系好安全带);又如某电建企业对辨识出的所有危险源不论是火灾、触电还是高处作业控制措施均为“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而未注明执行哪一条、以及执行什么安全管理制度等。

对此类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一是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策划应首先着眼于本组织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完善与健全。

策划时要针对辨识出的每一条危险源可能发生的风险,先查看本组织是否有制度、有规程,若没有就应制定制度或规程。

若原来有制度、有规程,要进一步查看制度、规程是否完善、能否满足相关法规要求、能否起到预防和控制风险的作用,若不能就要修改制度或规程。

通过职业健康安全制度、规程的逐条完善与健全,使大量危险源风险得以预防和控制,并为实施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对辨识、评价出的重大及以上危险源风险进行控制措施策划时,要针对风险的具体情况和法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落实职责和权限,投入必要的资源,制定具体的措施方法和进度安排,以确保通过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的按期完成,达到预防和控制重大及以上危险源风险的发生。

三是对辨识、评价出的潜在突发性危险源风险如火灾、汛情、化学危险品泄漏、意外伤害等,在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时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急响应能力。

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整治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件》相关规定,参照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有关原理,进行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性、迫在眉睫的工作,而这方面的工作在一些城市建设安全管理中尚未引起足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件》相关规定,参照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有关原理,进行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是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预防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性、迫在眉睫的工作,而这方面的工作在一些城市建设安全管理中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