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公债与财政政策
政府预算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个没有通货 膨胀的充分就业,即经济平衡而不是预算平 衡。
如果为达到经济稳定的目的,必须长期坚持 盈余或大量举债,那就不应有任何犹豫。
整理课件
11
10.1.5 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
量入为出
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
《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 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大小,视年之丰耗,以三 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政府政策作用的结果
整理课件
6
财政赤字的弥补
动用历年结余
一般无结余可动用 财政与中央银行的协调
增加税收
纳税人的阻力 难解政府的燃眉之急
增发货币:通货膨胀税 透支:向中央银行借款(1994年前1582亿) 发行公债:现实可靠、世界各国通行的作法
整理课件
7
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国债规模扩大 货币扩张效应 排挤效应
4
10.1.3 财政赤字
赤字口径
硬赤字=总支出-总收入(1993年前)
总支出=经常支出+资本支出+债务支出 总收入=经常收入+债务收入
原始赤字=总支出-净利息支出-经常收入 (1994年-1999年)
软赤字=总支出-经常收入(2000年后)
国际口径
整理课件
5
周期性赤字与结构性赤字
周期性赤字(cyclical deficit):
10 赤字、公债与财政政策
10.1 财政平衡 10.2 公债 10.3 财政政策
整理课件
1
10.1 财政平衡
10.1.1 财政平衡的含义 10.1.2 财政收支矛盾 10.1.3 财政赤字 10.1.4 预算平衡理论 10.1.5 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
整理课件
2
10.1.1 财政平衡的含义
公债的特点: 有偿性; 自愿性; 灵活性。
整理课件
13
公债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的条件:
仅靠税收不能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 社会上具有相当的闲置资金。 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发展的原因:
对外扩张的需要。 剩余产品增长、闲置资本扩大。 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平抑经济波动的需要。
整理课件
14
公债的种类
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减少税收, 增加支出,有意识地使预算形成赤字。
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应该增加税收, 紧缩开支,有意识地使预算形成盈余。
在上述情况下,财政将发挥其“熨平”经 济波幅的效力同时,政府仍可使其预算保 持平衡。
整理课件
10
功能财政重要性,政府财政的 基本功能是稳定经济,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3
10.1.2 财政收支矛盾
收支矛盾是财政分配的主要矛盾
收入可能的有限性与支出需要的无限性
收入的均衡性与支出的集中性(季节性)
收支约束的不对称性: (广义)收入弹性 与支出刚性
公共决策机制:预算最大化与财政幻觉
相对于长期结余,公众更容易接受长期 赤字,债务融资比税收融资更方便。
整理课件
量出为入
根据支出的需要来定收入的标准。
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宰相杨炎奏行两税法: “凡有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予人,量 出以制入。”
财政平衡原则下的收支孰决?
整理课件
12
10.2 公债
10.2.1公债概述
公债的性质与特点
公债,即公共债务,是政府为解决正常财政收入的 不足,或实施特定的经济调控政策,以信用形式筹 集资金而形成的债务。
如果后代人更富有,公债负担的代际转 移也更符合代际公平。
整理课件
18
公债的规模与风险
衡量公债规模的指标
债务负担率
当年累积未清偿公债余额/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比如,欧盟将国债负担率设为60%
债务依存度
当年公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 国际公认的国家财政债务依存度和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的
整理课件
8
10.1.4 预算平衡理论
大衰退以前的正统预算准则:预算平衡论 对私人部门发行公债会造成原被用于生产投 资的资本被挪作政府花费; 政府支出是非生产性的,财政赤字更会造成 巨大的浪费; 财政赤字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年度预算平衡是控制政府支出增长的有效手 段。
整理课件
9
大衰退的产物:周期预算平衡论
警戒线分别为15~20%和25~30%
政府通过发行公债,对民间形成的直接“排挤”; 市场利率水平提高,间接导致民间投资的减少。
拉动效应
赤字支出,带来国民收入增加,从而使整个社会的投资支出增加。 利率管制或缺乏弹性时,赤字不会排挤民间的投资。 财政赤字增加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政府债券融资时,为社会投资开拓了风险较小的投资空间。
是指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引起的赤字,即在经济衰退 期间,由于财政支出增加而财政收入减少所形成的 赤字。
财政自动稳定器(制度)作用的结果
结构性赤字(structural deficit):
是指非经济周期性因素引起的赤字,即经济活动保 持在充分就业状态时出现的赤字,故又称充分就业 赤字(full-employment deficit)。
整理课件
16
李嘉图等价定理与公债资产效应
李嘉图等价定理
在满足一系列假设前提下,政府发行公债与 课征税收对居民的消费和资本形成的影响是 一样的。
公债资产效应
公债作为持有者的一种能增加财富的资产, 其余额的累积会影响持有者的消费行为与投 资行为。
整理课件
17
代际公平与公债
如果公债投资于资本项目,后代人能从 中受益,则公债融资有利于代际公平。
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在量上大体相等 收支平衡: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 财政结余: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余额 财政赤字:财政收入小于支出的差额 财政赤字是收支对比的常态 欧盟标准:赤字率小于3%
是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的统一 是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统一 是中央财政平衡与地方财政平衡的统一
整理课件
国内公债与国外公债 中央公债与地方公债 短期公债、中期公债与长期公债 直接显性公债和直接隐性公债,或有显
性公债和或有隐性公债 可转让公债和不可转让公债。
整理课件
15
10.2.2 公债理论回顾
公债有害论(古典理论)
侵蚀私人资本 助长政府浪费 引发通货膨胀
公债有益论(凯恩斯理论)
刺激经济增长 不会增加后代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