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外墙外保温质量通病及原因和预防措施
一、 保温层与基层粘结不牢固、虚粘。
原因:
1、基层
带有尘土或表面起砂的基底会在有承载能力的基底和隔热保温板的粘结材料之间形成一个隔离有大约2”,3处理方案:
基层面应干燥合格(含水率小于10%)。
二、 裂缝
原因:
1、保温层裂缝。
保温板布置不合理,板缝过大,板与板高低不平,加强网处理不到位。
预防措施:
尽量使用整块大板,避免使用小尺寸的保温板,避免“十字交叉缝”,且尽量使保温板之间的板缝(T型缝)错开至少200㎜以上的距离。
在门、窗及洞口,要求保温板远离边角至少200㎜以上的距离。
确保保温板垂直、平整、无板缝高低差显现,可以使用EPS打磨板“弧形打磨”此部位,消除高低差,保持网格布的位置不发生偏离。
过大板缝必须采用聚苯条或发泡剂填缝,严禁砂浆填
2、
互匹配。
也就是说水密性和透气性这一对矛盾是通过吸水率来平衡的。
在外墙外保温系统标准中对饰面层和抹面层共同组成的防水层的性能指标进行了限制,要求其吸水率不超过0.50KG/㎡·24h.
四、热桥及结露
热桥往往是由于该部分的传热系数比相邻部位大得多、保温性能差得多所致,在围护结构中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
尽管外墙外保温系统能够有效的避免“热桥”的产生,但在很多一些工程
中,由于如果外墙外保温系统缺乏正确合理的设计、施工不正确,造成大量热桥出现,热桥可以引起一系列危害,诸如冷凝水、结露,并由此引起的墙体发霉等,这大大影响了建筑物的保温隔热作用。
预防措施:门窗洞口及其他容易出现热桥的部分,必须做外墙外保温,且一定要连续不能间断。
五、节点处的渗透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