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最毒的金属元素是钚,其毒性是砒霜的86,000,000倍。
一片阿斯匹林大小的钚能使2亿人毙命!铍是有毒金属中最毒的金属之一。
它的比重很轻,随空气飞扬,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贮藏于肺、肝、肾等处,潜伏期长达十至二十年,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这种事故发生后,虽然受害人目前尚未发现铍中毒的明显症状,但由于潜伏期长,其危害不可低估。
金属铊是最毒的金属之一,毒的让人实在不可思议!有机试剂中第二毒的二恶英类物质,它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倍以上, 号称世界上最毒的化合物。
仅纳克级的二恶英就能毒死一个成人氰化物有许多是剧毒的氰化物是一类剧毒物,常见的有氰化氢、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钙及溴化氢等无机类和乙睛、丙睛、丙烯晴、正丁睛等有机类,另外某些植物果实中如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樱桃仁及木薯等都含有氰苷,分解后可产生氢氰酸。
中毒机理是主要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导致组织细胞生物氧化受阻,产生“细胞内窒息”,因而使机体严重缺氧。
氰化氢对人的致死量平均为50微克;氰化钠约100微克;氰化钾约120微克。
[病因]吸入、误服氰化物或吞入过量含有氰苷的果仁,另外自杀或投毒谋杀也是氰化物中毒的原因。
[临床表现]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或吞服大剂量氰化物者可在数分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停止,造成“闪电样”死亡,一般可将急性中毒临床表现分成四期:(1)前驱期:口服中毒者有口、咽部灼热感,恶心呕吐、呕吐物有苦杏仁味,同时伴有头痛、头昏、乏力、耳鸣、胸闷、大便紧迫感等。
吸入中毒时可有眼、咽喉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两侧瞳孔先缩小后扩大,此后神志迅速模糊、昏迷。
(2)呼吸困难期:呼吸困难、脉快、瞳孔先缩小后扩大,此后神志迅速模糊、昏迷。
(3)惊厥期:强直性或阵发性惊厥,甚至角弓反张、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4)麻痹期:全身肌肉松驰,反射消失,呼吸浅慢,最后呼吸、心跳停止。
固态的氰化物常见的有氰化钾、氰化钠,均呈白色固体,易潮解,易溶合水。
液态氰化物主要是氰氢酸,但由于易挥发,也可以气体状态存在。
固态氰化物需要吞服,气态氰化物则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或被皮肤吸收。
氰化物属一级剧毒。
氰化物中毒,有时也被称为“山奈”中毒,这是根据氰化物外文音译而来的。
氰氢酸及氰化物属最强烈的毒物,是常见毒物中作用最快的一种。
氰化物中毒的机理是阻止体内氧化酶的氧化还原作用,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氧,引起细胞内窒息。
当吞服大量或吸入高浓度时,常引起“闪电式”死亡。
中毒者突然发出尖叫,随即倒地,意识丧失,瞳孔散大,抽搐2~3次后死亡。
如剂量较小,则引起急性症状,初有咽喉紧缩感,强度恐怖感、胸内抑闷感,眩晕、恶心、呕吐、眼球凸出,随后知觉丧失、冷汗、肌肉痉挛、脉快而弱、呼吸浅表,终因呼吸麻痹而死。
前后经过可为10~30分钟,也可以更短。
氰化物中毒死的解剖尸体时,有时可以嗅到刺鼻的杏仁味,这一特征可以为确定氰化物中毒提供一些线索。
但应注意,并不是所有氰化物中毒都会出现这一现象,同样,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嗅到它。
死者尸斑可以是鲜红色,也可以是紫红色或暗紫色。
002氰化钾(KCN)培养基干血铁粉碳酸钾混合共热制氰化钾成分蛋白胨 10g氯化钠 5g磷酸二氢钾 0.225g磷酸氢二钠 5.64g蒸馏水 1000mL0.5%氰化钾溶液 20mLpH7.6制法将除氰化钾以外的成分配好后分装烧瓶,121℃高压灭菌15min。
放在冰箱内使其充分冷却。
每100mL 培养基加入0.5%氰化钾溶液2.0mL(最后浓度为1∶10000),分装于12mm×100mm灭菌试管,每管约4mL,立刻用灭菌橡皮塞塞紧,放在4℃冰箱内,至少可保存两个月。
同时,将不加氰化钾的培养基作为对照培养基,分装试管备用。
试验方法将琼脂培养物接种于蛋白胨水内成为稀释菌液,挑取1环接种于氰化钾(KCN)培养基。
并另挑取1环接种于对照培养基。
在36±1℃培养1~2d,观察结果。
如有细菌生长即为阳性(不抑制),经2d细菌不生长为阴性(抑制)。
注:氰化钾是剧毒药物,使用时应小心,切勿沾染,以免中毒。
夏天分装培养基应在冰箱内进行。
试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封口不严,氰化钾逐渐分解,产生氢氰酸气体逸出,以致药物浓度降低,细菌生长,因而造成假阳性反应。
试验时对每一环节都要特别注意。
003亚硝酸盐的作用作为防腐剂而应用在肉质食品里的亚硝酸盐一直被认为是致癌物,但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近日却发现,这种致癌物能制作成药物,用来治疗镰状细胞血症和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这一发现令人瞠目结舌。
100年来,科学家认为亚硝酸盐没有任何益处,但是今天,科学家却发现了它的价值所在。
据美国全波广播公司9月5日报道,在研究一种与亚硝酸盐相关的化合物——氧化一氮时,马克T格拉德温博士和心脏病专家理查德-坎农博士意外发现了亚硝酸盐的药用价值。
氧化一氮可以扩张血管,进而增加血液流量,但无法用作药物。
不过,经常被用作食品防腐剂的亚硝酸盐却有着和氧化一氮相似的功效,而且可以入药,所以两位科学家想到了亚硝酸盐。
随后,科学家进行了临床试验。
他们给健康的志愿者注入微量亚硝酸盐,结果志愿者体内血液流量增加了两倍,而当志愿者运动时,体内的亚硝酸盐含量马上直线下降,说明身体正在积极使用亚硝酸盐。
所以,科学家认为,亚硝酸盐可以用作药物,用来治疗镰状细胞血症、心脏病、脑动脉瘤等和血液流量有关的疾病。
对此,格拉德温博士戏称说,“我们等于把人体器官当成了热狗,加入亚硝酸盐就相当于加入了保护措施,保卫心脏、肺和大脑缺氧时,细胞不会因为缺少氧气而死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高剂量的亚硝酸盐还是会产生很大毒性。
误食了亚硝酸盐会导致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长期使用甚至会导致食道癌和胃癌。
而且,科学家目前还缺少临床试验证明亚硝酸盐可以治疗心脏病等疾病。
所以,科学家正在积极征集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并开始寻觅合适的药物生产商负责研发亚硝酸盐类药物。
预防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盐类物质,味苦,外形极似食盐。
亚硝酸盐进入人体,氧化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为高铁血红蛋白,后者无携氧功能,导致组织缺氧,引起肠原性青紫症,皮肤青紫是本病的特征,尤以口唇青紫最为普遍。
中毒剂量为0.3�0.5g,致死量为3g,一般在进食1�3小时发病,短者仅10分钟,长者可达10余小时,亚硝酸盐还可与食物或胃中的仲胺类物质作用生成亚硝酸胺,对人体造成伤害。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效药是美兰(亚甲兰)制剂,使用剂量为1�2mg/kg体重,用25%葡萄糖20�40ml稀释后静脉注射,可使紫绀症状消失。
亚硝酸盐的预防从食品卫生角度讲,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如香肠、肴肉、狗肉等的生产中可以使用,其主要作用是保持肉制品的亮红色泽,抑菌和增强风味,但要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国家标准GB5009.33�96规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30mg/kg,并妥善保管。
莱城区食监所93�98食物中毒卷字统计显示,五年来,共发生4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案,占总起数40%,其中就有3起是由于肉制品生产者管理不善,误加、误食亚硝酸盐而引起中毒。
另外,由于土壤化学成份的缘故,使某些蔬菜如芹菜、韭菜、菠菜、卷心菜、莴苣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特别是在腌制不透或腐烂变质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更高,硝酸盐被人体中肠道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所以除肉制品生产者严格管理、控制亚硝酸盐使用量外,食监机构还提醒广大消费者,应不食色泽异常的肉制品,变质陈腐的蔬菜和腌制不透的咸菜,并严禁饮用苦井水。
另外,有些建筑施工队,在冬春季节施工时,习惯用亚硝酸盐作防冻剂,也要严格管理,明确标记“有毒”字样,以防误食。
预防亚硝酸盐中毒是个老话题,但这种事件仍时有发生,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今年年初全国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因误食亚硝酸盐引起的中毒人数占总中毒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五点五。
说明这方面的知识仍未普及,人们对它仍掉以轻心。
亚硝酸盐是一种化学物质,呈晶体状,易溶于水,常用于生产各种染料,也当做防冻剂使用,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氧化还原试剂,人们通常称做“工业用盐”。
这种化学性盐剂虽有盐字,但与我们经常用的食用盐截然不同,应严格区分,问题往往发生在将两者混淆上。
食用盐为人体所必须,它可维持人体血液中的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度平衡。
而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它一旦进入人体后,就会使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而失去携氧功能,迅速出现嘴唇发紫、面色苍白、四肢抽搐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造成亚硝酸盐中毒的原因,一是将亚硝酸盐一类用品放在食品、厨具、饮用水附近,亚硝酸盐在厨师不经意时混入食物之中。
二是食用腐败蔬菜或其他食物。
食物中一般都含有微量硝酸盐,如存放过久或保管不当,细菌大量繁殖,可把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
腐烂的蔬菜、腐败的食物中,亚硝酸盐会成百倍的上升。
剩菜剩饭也会产生亚硝酸盐。
咸菜和泡菜也可产生亚硝酸盐,但产生的高峰出现在腌泡第七天,若隔半个月后食用,则其中的亚硝酸盐会大大减少。
亚硝酸盐中毒既有近期严重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也可能有一定蓄积致癌作用,因此必须对其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首先要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厨师和餐厅、食堂管理人员,具备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常识,防止误食亚硝酸盐,存放亚硝酸盐的地方要与食品、炊具、饮用水严格隔离开来;其次要严格遵循食品卫生要求,不吃腐烂的蔬菜和腐败的食物,隔夜菜和变味的剩饭剩菜坚决倒掉,不可舍不得丢弃而因小失大;其三要食用新鲜蔬菜和新鲜肉类,食物在冰箱不可存放过久,最好现买现吃,对有异味的变质食物坚决不吃。
一旦发现亚硝酸盐中毒,应立即送医院抢救,以尽量减轻不良后果。
(光明日报)亚硝酸盐不会因高温蒸煮而挥发,虽然溶于水,但是性质比较稳定。
所以水煮加热是不可能消除的消除亚硝酸盐有那些方法现在有很多厂家宣称有吸附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来降亚硝酸盐,但笔者在实验室及外塘做试验,都没有看到效果,所以说这可能是一个方向但并不会有实际上的效果.还有的厂家把硫代硫酸钠也就是海波搞个很诱人的名子什么亚硝克星,降亚灵等.笔者在试验室发现,硫代硫酸钠确实可与亚硝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亚硝酸盐里的氮还原成氮气放出,但其反应条件是在PH值小于6的情况下,一般养殖水体的PH 值都大于7,笔者在养殖水体中做试验,在含亚硝酸盐的水中放入大量的硫代硫酸钠,放置了近二十天,亚硝酸盐也没什么变化.还有就是一些微生物降亚酸盐制剂,大都是芽孢杆菌,笔者发现,芽孢杆菌其实并不能直接降解亚硝酸盐,而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分解有机物为无机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大都被分解成有机酸或二氧化碳,含氮化合物大都被分解成氨态氮,其中一部分被芽孢杆菌利用生成菌体蛋白,一部分被水体中的藻类利用,一部分被水体中原有的光合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