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
血液缓冲系统 肺 组织细胞 肾
9
h
2020/10/1
6
(一)血液的缓冲作用
缓冲系统:
由弱酸及其共扼碱构成 的具有缓冲酸或碱能力的混 合溶液体系。
H2CO3
弱酸
H ++HCO3-
共扼碱
• 组成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NaHCO3 H2CO3
KHPO4 KH2PO4
Na2HPO4 NaH2PO4
NaPr Hpr
衡紊乱的防治原则。
4
h
2020/10/16
第一节 酸碱的概念及酸碱物质的来源和调节
复习
酸碱的概念 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酸碱平衡的调节
5
<>
主h 菜2单020/10/16
退出
一、酸碱的概念
酸
碱
能提供质子(H+)的物质
能接受质子的任何物质
如:
如:
HCl H2SO4 H2CO3 NH + 4 OH - HCO3 - Pr - NH3
1
h
2020/10/16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大连医科大学
2
h 2020/10/16 >
退出
本章主要讲授
复习正常酸碱平衡的生理知识 学习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病理生理特点** 学习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方法
3
h 2020/10/16
掌握重:点掌握
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和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方式
酸碱作为共轭体存在
H2CO3 = NH4+ = HPr =
H + + HCO3- H + + NH3 H + + Pr-
6
h
2020/10/16
二、体液中酸碱物质的来源
1、酸的来源 (1)挥发性酸
体内物质代谢产生
CO2 CA
H2O
H2CO3
(2)固定酸(非挥发性酸)
食物在体内转化或经氧化后生成
蛋黄、乳酪
KHCO3 H2CO3
Hb(O2) - HHb(O2)
10
h
2020/10/1
6
缓冲机制:
HCl + NaHCO3 H2CO3 + NaOH
H2CO3 + NaCl NaHCO3 + H2O
缓冲酸 缓冲碱
特点:不能缓冲CO2、强、快、受肺肾影响
11
h 2020/10/16
(二)肺的调节作用 通pH过相改对变恒C定O2的排出量调节血浆碳酸浓度,调来节维机持制血浆
14
h 2020/10/16
1、近端肾小管泌H+和HCO3-重吸收
2020/10/16 15
CA
h
2、远端肾小管及集合管泌H+和重吸收HCO3-
尿 液 酸 化
16
Cl-
h 2020/10/16
3、NH4+的排出
近端肾小管
远端肾小管 集合管
17
h 2020/10/16
肾调节小结
近端肾小管泌H+ 重吸收HCO3-
熟悉:
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主要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
血液pH值, PaCO2, SB和AB, BE, AG等指标的含义 、正常值、相互之间的关系和病理情况下的变化及其意义。
了解:
分析酸碱平衡紊乱病例的基本思路和规律,以及如何运
用四种代偿公式对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做出正确判断。
体内酸碱物质的来源和种类、酸碱图的应用以及酸碱平
+
H
H+
+
NH3OH- NH4
NH3 尿素
RBC
CO2
Cl
+
H
骨骼 Ca3(PO+4)2
H
HCO3-
PO43- Ca2+
H2PO4-
Ca2+ PO43-
13
h 2020/10/16
(四)肾脏的调节作用
排泄体内酸(H+或固定酸)或碱性物质,重吸收碱 (HCO3- )。 调节血浆中HCO3- 浓度, 维持细胞外液pH值相对稳定。
病例
病人入院检查呈昏睡状,呼吸深快,实验室检查:血糖 300mg/dl(70~110mg/dl),尿糖(++++),尿酮体强阳性, 血pH 7.0,PaCO2 16mmHg,AB 4mmol/L,BE –25mmol/L 。 问:①该患者发生了哪些代谢紊乱?根据是什么?②分析病 人昏睡、呼吸深快的发病机制?③此时病人容易发生哪种电 解质代谢紊乱?为什么?
最迅速 不持久
19
肺
很迅速 效能大 对CO2 调节
细胞
稍慢 较强 影响钾浓度
肾脏
较慢 效率高、持久 排固定酸保碱
h 2020/10/16
时间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
一、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酸中毒
呼吸性
2020/10/16
20
pH=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h
碱中毒
菜、果、豆 奶 含 Na+、K +、Ca 2 +、 Mg 2+ 和 有机酸盐
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 葱、豆腐
大豆、番茄、香蕉、橘子、南瓜 、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 菜 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
(2)体内物质代谢产生
氨基酸脱氨基
体内酸的生成量 > 碱的产生
8
h
2020/10/16
三、酸碱平衡的调节**
火腿、鸡肉、鲔鱼、猪 肉、鳗鱼、牛肉、面包 、小麦、奶油
白米、花生、啤酒、酒 7 、油炸豆腐
H2SO4 H3PO4 尿酸 甘油酸 丙酮酸 乳酸 三羧酸 酮体 酸性食物 酸性药物
呼吸性
CO2
CO2
CO2 CO2
H2O
代谢性
h 2020/10/16
2、碱的来源:
(1)食物中所含金属元素在体内的氧化产物
代谢性
二、常用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pH 动脉血CO2分压(PaCO2) 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 缓冲碱(BB) 碱剩余(BE) 阴离子间隙(AG)
2020/10/1
21
h
6
(一)pH 和 H+浓度
22
h 2020/10/16
pH为H+浓度的负对数。
Henderson-Hassalbalch方程式
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 泌H+重吸收HCO3-
尿液酸化
肾小管泌 NH4+ (NH 3 )
特点:缓慢、效率高、排非挥发性酸(固定酸)
影响因素:
pH降低、血K+降低、血Cl-、有效循环血容量 降低、醛固酮升高、CA活性增强
HCO3- 含量升高(pH升高)
18
h 2020/10/16
酸碱平衡调节小结
作用
血液
CO2
PaO2 pH
延髓化学R 外周化学R
延髓 呼吸中枢
呼吸运动改变
肺通气量改变
特点:强、迅速、数分钟内达高峰,仅对CO2有作用
12 PaCO2>80mmHg抑制呼吸中枢
h 2020/10/16
(三)组织细胞的调节作用
特点:强、略慢、离子交换(H-K),引起钾代谢紊乱
血液
肝脏细胞
组织细胞
+
K+ Na
log
1 H+ ≈ pH
= pK+log
AHA
=6.1 +log
24
20
0.03 × 40
1
=6.1+1 +0.3010
=7.40 (7.35-7.45)
HCO3-
H2CO3 PaCO2
意义: ✓判断酸或碱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