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小学六年级论语背诵带译文

最新小学六年级论语背诵带译文

六年级要求背诵的《论语》内容
班级姓名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4.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
孔子说:“仲由啊,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5.子曰:“敏而好(hào)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


6.子曰:“默而知(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 shě)昼夜。


孔子在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说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8、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这里“方”指一定的去处,不让父母担心的去处。


9、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lè)之者。


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10、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1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 ǐng )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1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
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1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h ǎn )》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 ǎi)是最后落叶的。

“ 深刻含义:人们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也以松柏为喻,谈人应当具备坚毅的品格!
1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呢? ”孔子说:“那
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15.曾子曰:“吾日三省(x 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几何证明中的几种技巧
一.角平分线--轴对称
1.已知在ΔABC 中,E为BC的中点,AD平分BAC ∠,BD AD ⊥于D.AB=9,AC=13.求DE的长.
分析:延长BD交AC于F.可得ΔABD ≌ΔAFD .则BD=DF.又BE=EC,即DE为ΔBCF 的中位
线.∴
11()222DE FC AC AB =
=-=.
2.已知在ΔABC 中,108A ∠=,AB=AC,BD平分ABC ∠.求证:BC=AB+CD.
B
B 分析:在BC上截取BE=BA,连接DE.可得ΔBAD ≌ΔBED .由已知可得:18ABD DBE ∠=∠=,108A BED ∠=∠=,36
C ABC ∠=∠=.
∴72DEC EDC ∠=∠=,∴CD=CE,∴BC=AB+CD.
3.已知在ΔABC 中,100A ∠=,AB=AC,BD平分ABC ∠.求证:BC=BD+AD.
B
B
分析:在BC上分别截取BE=BA,BF=BD.易证ΔABD ≌ΔEBD .∴AD=ED,
100A BED ∠=∠=.由已知可得:40C ∠=,20DBF ∠=.由∵BF=BD,
∴80BFD ∠=.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40CDF C ∠==∠.∴CF=DF.
∵100BED ∠=,∴80BFD DEF ∠=∠=,∴ED=FD=CF,∴AD=CF,
∴BC=BD+AD.
4.已知在ΔABC 中,AC BC ⊥,CE AB ⊥,AF平分CAB ∠,过F作FD∥BC ,交AB于D.求 证:AC=A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