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音乐欣赏《童话故事》

大班音乐欣赏《童话故事》

大班音乐欣赏《童话故事》
设计意图
童话故事深受孩子的喜爱,其中《白雪公主》的故事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

幼儿在欣赏故事之余,已经不满足于做故事的倾听者,而是会尝试着做表演者。

而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对音乐活动非常感兴趣,善于并敢于用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因此,我打破了以往单一的学科教学,将音乐欣赏与文学欣赏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图谱演示,帮助幼儿分辨四段风格各异的音乐,并通过音乐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诠释,引导幼儿进行艺术表演活动。

根据《新纲要》中: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演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故事线索,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和它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2、在音乐中大胆试用动作、表情等表现人物形象,体验表演的快乐。

3、在活动中体验表演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作品的结果与它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

难点:大胆尝试用动作、表情表现人物形象。

活动准备
1、创设森林情景。

2、录像资料(故事:白雪公主)
3、代表四种不同人物的音乐:
★《天使小夜曲》——白雪公主遇难★《七个小矮人》——小矮人
★《波斯市场》——巫婆★《欢乐颂》——王子与公主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
4、表演道具(篮子、水果、头饰、巫婆帽子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欣赏森林美景并用动作表现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还要使幼儿的身体和思维都得到一定的舒展,为孩子们后面的表演作好准备,因此,我设计了以下这个活动:模仿森林里小动物。

(二)故事欣赏——分析人物特点
1、结合课件引导幼儿简单讲述故事大意《白雪公主》。

2、让幼儿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特点。

(三)音乐欣赏——找出与人物特点相符合的音乐。

师:原来小朋友对《白雪公主》的故事都很熟悉,老师还为故事中的4个人物配了4段音乐,小朋友们听一听、分一分,这段音乐像谁?
1、引导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初步熟悉乐曲的旋律。

欣赏后提问:请幼儿说说乐曲旋律的特点。

2、教师借助图谱引导幼儿分段欣赏乐曲:
(1)欣赏第一段音乐——《森林狂想曲》并模仿白雪公主的形象。

欣赏完后提问:A第一段音乐给你什么感觉?B这段音乐像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教师小结:这段音乐听起来很悲惨,正如是白雪公主不能回家,很凄凉。

★请幼儿随音乐模仿白雪公主的动作、表情。

(2)欣赏第二段音乐——《七个小矮人》并模仿小矮人的形象。

欣赏完后提问:A、欣赏完第二段音乐你有什么感受?跟第一段的音乐想同吗?
B、第二段音乐像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教师小结:音乐听上去很很开心、愉快的。

谁来学一学小矮人走路的样子?
(3)欣赏第三段音乐——《波斯市场》并模仿巫婆的形象。

欣赏完后提问:A、这一段音乐跟前面的两段音乐一样吗?有什么不同?B、音乐像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教师小结:这段音乐很神秘,很恐怖,好象巫婆要吃了白雪公主一样。

谁来学学巫婆走路的样子和狡猾的表情?
(4)欣赏音乐——《欢乐颂》并模仿王子威武的形象。

欣赏完后提问:A、这一段音乐的旋律怎样的?你有什么感觉呢?
B、这一段音乐像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教师小结:这个音乐非常愉快,开心的,所以节奏都是很欢快
的。

谁愿意表演白雪公主与王子开心的跳舞?
★幼儿进行了创编后,教师要将孩子的想像成果进行整理和展示、使每个孩子都充分体验表演的快乐。

(四)音乐表演——体验并表现人物的特点。

1、幼儿商量并自由分配角色。

2、提出要求并进行表演。

要求:小演员要听清楚音乐再出场。

3、集体评价。

4、集体表演故事。

(注意声情并茂的讲故事)
活动反思
1、亮点
“童话故事”这个活动选择了幼儿最为熟悉的故事,将一个旧的活动内容以一个全新的活动体裁去诠释,以文学欣赏与音乐欣赏两种独立的活动形式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正是教法的一个创新。

为了让幼儿更容易地理解四段不同风格的音乐,我借助了图谱教学,分段地让幼儿感受音乐,从而帮助幼儿进一步辨别出与人物特点相符合的音乐。

通过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活动,是一种适合大班幼儿的集体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建构式课程的理念;通过游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体现了师幼的互动性;让孩子以肢体语言表现人物的鲜明特点,充分发展了幼儿的创编能力;老师的有效提问,充分调动和拓展了幼儿的想像及创造能力;让孩子自主创编及自由选择角色,充分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自主性。

2、不足之处
(1)幼儿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老师要适当提醒幼儿眼神、表情的交流。

(2)在表演过程中,个别幼儿未能按旋律表演故事,因此,在往后的活动中,加强节奏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