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统计与地籍档案管理教学课件

土地统计与地籍档案管理教学课件

土地统计是利用数字、表格、图件及文字,记录、整理和分析土地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及动 态变化的工作过程。
土地统计是地籍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整个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2020/12/8
6
5.1.2 土地统计的任务与特点
基本任务 《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资料的构成、利用现状和变化动态,系统地收集、整理、分析土地数据 信息“,国更家新建完立善土资地料统,计保制证度统。计县资级料以的上现人势民性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部门共同 为国制家订制统定计政调策查提方供案依,据依;法进行土地统计,定期发布土地统计资料。” 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为监督、管理土地资源、资产的合法、合理利用服务。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动态比较指标 动态平均指标 长期趋势测定 季节变动测定
综合指数 平均指数 指数体系因素分析
相关分析
直线相关系数的测定 直线回归方程法 估计标准误差
平衡分析
平衡表的编制
平衡法
2020/12/8
26
a、综合指标分析 (1) 土地总量指标分析 (2) 土地相对指标分析
(3)土地平均指标分析
2020/12/8
24
5.2 土地统计分析
1、土地统计分析的概念 由表面的直观的原始数据到体现本质现象的过程。
包括
现状分析与进度分析(动态分析) 专题分析和综合分析 预测分析
2020/12/8
25
2、土地统计分析方法体系
土 地 统 计 分 析 方 法 体 系
综合指标分析 时间数列分析 统计指数分析
民 共
第十八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各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

计统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这些统计机

构和统计负责人在统计业务上并受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

指导”。



2020/12/8
19
《中 华人 民共 和国 土地 管理 法 》
按国家土地统计报表的程序分 基层土地统计---乡(镇) 国家土地统计---县级以上
2020/12/8
9
土地初始统计和土地变更统计的关系
土地初始统计是土地变更统计的基础和起点, 其内容全面与否、精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全面统
计数据的可信度。
土地变更统计是土地初始统计的后续工作,是保证土地信息 更新的常规方法,可以反映年内增减变动程度的趋向,构成 基层土地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和重要成份。
2020/12/8
7
特点
不动产特性
区域性 有限性
动态性 可更新性 多功能性
生产性 商品特性
空间位置的固定性 永久使用性
① 土地数量的地域性
② 总面积的稳定性 ③ 统计数据、图件与实地的一致性
④ 质量的相对性
2020/12/8
8
5.1.3 土地统计的类型
按统计时间和任务分 初始土地统计 变更土地统计(日常土地统计/年度土地统计)
设时间序列水平为a1,a2,a3,……an,若取五项移动平均,则移动平均数形成的新时间 数列为:
a1 a0 a1a2 a2 a1a2 a3
3
3
2020/12/8
……
an-1an-2an-1an
3
32
例:某行政辖区1990~2000年建成区面积(万公顷),计算五年移动平均趋势值
1990 13 1991 16 1992 19 1993 16 1994 20 1995 21 1996 17 1997 19 1998 22 1999 24 2000 20
从土地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土地统计的内容包括土地统计设计、土地统计调查、土地统计 整理和土地统计分析等;
土地统计的形式主要有数字、图、表等。
2020/12/8
22
内容
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和利用状况的统计 土地统计设计 土地统计调查 土地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土地统计整理
2020/12/8
23
5.1 土地统统计与地籍档案管理教 学课件
引言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而土地统计是地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籍信息现 势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将土地统计纳入地籍管理的范围,才能真正地维护地籍管理工作的完 整性,才能准确及时地为土地管理提供系统的、全面的统计信息。
2020/12/8
2
5.1 土地统计的基本原理 5.2 土地统计分析
增加耕地可以具体为“开荒+围垦+废弃地利用+其他”减少耕地可以具体为“国家建设+集体 建设+个人建房+农业结构调整+灾毁弃荒”。
2020/12/8
35
2020/12/8
36
谢谢!
2020/12/8
37
谢谢!
2020/12/8
18
第九条规定:“统计调查必须按照经过批准的计划进行。统计调查计划按照统计

调查项目编制……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必须明确分工,

互相衔接、不得重复”。

第十条规定:“统计调查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

以必要的统计报表、重点调查、综合分析等为补充,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
1997 20
1988 21
1993 18
1998 16
1989 16
1994 15
1999 24
2020/12/8
30
扩大时距(5年):
1985-1989 84 1990-1994 93 1995-1999 103
2020/12/8
31
(2) 序时平均法 (3) 直线修匀法 (4) 移动平均法
同时作为土地统计台帐的主体, 它既是编写土地统计年报的可靠依据, 也是对土地管理工作成果的信息反馈
和实行统计监督的一项措施。
2020/12/8
10
5.1.4 土地统计的法律依据
土地统计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建立土地统 计制度,开展土地统计工作的,并以这两部法律及相关法规指导土地统计的全过程。
算术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数值倒数的平均数的倒数。 几何平均数:指n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次方根。 中位数:指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2020/12/8
27
例:几个村的小麦产量(万公斤)
62 62 66 68 68 68 70 73 75 76 76 77
2020/12/8
20
国务院批准的《国土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明确了
国 务
土地统计的职责,文件规定:拟定土地统计规范、标准,组织土地变更调

查及统计。




2020/12/8
21
5.1.5 土地统计的内容
从土地统计的对象及其范围而言,土地统计的内容包括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权属和 利用状况;
五年移动平均
16.8 18.4 18.6 18.6 19.8 20.6 20.4
2020/12/8
33
c、土地平衡分析
平衡分析是社会经济统计中运用于研究 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 联系和数量对等关系的一种方法。
2020/12/8
34
例如统计报表中耕地变化情况就是一个平衡式:
期初耕地+期内增加耕地 — 期内减少耕地=期末耕地
中位数 (68+70)/2=69 众数 68
2020/12/8
28
b、时间数列分析
速度指标分析 趋势分析
2020/12/8
29
趋势分析 (1) 时距扩大法
例:某村历年小麦产量(万公斤)
1985 14
1990 22
1995 18
1986 18
1991 17
1996 25
1987 15
1992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颁布,确立了土地统计的法律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建立土地统计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部门共同制定统计调查方案, 依法进行统计,定期发布土地统计资料。土地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应当提供有关 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统计部门共同发布 的土地面积统计资料是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据”。
2020/12/8
3
5.1 土地统计的基本原理 5.2 土地统计分析
2020/12/8
4
5.1 土地统计的基本原理
5.1.1 土地统计的涵义 5.1.2 土地统计的任务与特点 5.1.3 土地统计的类型 5.1.4 土地统计的法律依据 5.1.5 土地统计的内容
2020/12/8
5
5.1.1 土地统计的涵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