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盐类地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2016年盐类地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归类整合一、电离平衡1、研究对象:弱电解质2、定义: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注:多元弱酸各级电离常数逐级减少,且一般相差很大,故氢离子主要由第一步电离产生。

弱碱与弱酸具类似规律:NH3·H2O NH4+ + OH—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外因:(符合勒夏特列原理)(1)温度:升高温度,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若温度变化不大,一般不考虑其影响)(2)浓度:①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即溶液浓度越小,弱电解质越易电离。

②加入某强电解质(含弱电解离子),电离平衡向生成弱电解质的方向移动。

二、盐类的水解1. 盐类水解的概念盐电离产生的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H+或OH—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而使溶液呈现不同程度的酸、碱性,叫盐类的水解。

2、实质: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3、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谁弱谁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4、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分步进行:CO32—+H2O HCO3— + OH—HCO3—+ H2O H2CO3 + OH—(很小,可忽略)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分步进行复杂,以总反应表示:Al3+ +3H2O A l(O H)3+3H+【说明】单离子水解反应一般程度都很小,水解产物很少,无明显沉淀、气体生成,有不稳定的物质生成也不写分解产物。

5、水解平衡的移动(1)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因:盐本身的性质,组成盐的酸或碱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水解的方向移动——盐类的水解是吸热反应。

②盐溶液的浓度:盐溶液的浓度越小,盐就越易水解,加水稀释促进盐溶液的水解,平衡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如果增大盐的浓度,水解平衡虽然正向移动,但水解程度减小。

③溶液的酸碱性:加酸,抑制弱碱阳离子的水解;加碱,抑制弱酸根离子的水解。

6、某些弱酸弱碱盐双水解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原理:3HCO3—+Al3+=A l(O H)3↓+3CO2↑Al2S3:Al2S3+6H2O = 2A l(O H)3↓+3H2S↑7、水解原理的利用:明矾做净水剂:Al3+ +3H2O A l(O H)3 + 3H+热碱水洗油污:CO32- + H2O HCO3— + OH—配制FeCl3溶液,SnCl2溶液,向其中滴入盐酸,抑制离子水解:Fe3+的水解:Fe3+ + 3H2O F e(O H)3+3H+Sn2+的水解:Sn2+ + H2O + Cl—Sn(O H)Cl + H+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碱性:NaHCO3、NaHS、Na2HPO4酸性:NaHSO3、NaH2PO4、NaHSO4总体思路:无论是哪类型的题目,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溶液中的微粒种类,然后分析这些微粒的水解和电离情况,如果比较大小用电离和水解分析,如要求相等关系用三大守恒分析,(质子守恒可以不用时不用)类型一、溶质单一型解题指导:对于溶质单一型的溶液,若溶质是弱酸或弱碱的考虑电离且电离是弱电离,若溶质是盐考虑水解同样水解也是弱水解例1.NH3·H2O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例2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例3明矾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能够确定的是( )A.C(K+)>C(Al3+) B.C(K+)=C(Al3+) C.C(H+)=C(OH-) D.C(Al3+)<C(H+) 例4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C(Cl-)>C(NH4+)>C(H+)>C(OH-) B.C(NH4+)>C(Cl-)>C(H+)>C(OH-)C.C(Cl-)=C(NH4+)>C(H+)=C(OH-) D.C(NH4+)=C(Cl-)>C(H+)>C(OH-) 类型二、酸碱中和型对于酸碱中和的类型,应先考虑它们按化学计量关系进行反应,观察是否反应完全,然后考虑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可能存在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以及抑制水解等问题,最后对离子浓度大小作出估计和判断。

1、恰好中和型解题指导:给定的酸碱是等物质的量的反应(注意与H+和OH-物质的量相等的情况区别)反应结束后一定是生成正盐和水,故可把此类问题转化成是正盐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问题,即单一溶质型中的溶质为盐的问题来解决。

例在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HAC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A.C(Na+)>C(AC-)>C(H+)>C(OH-) B.C(Na+)>C(AC-)>C(OH-)>C(H+)C.C(Na+)=C(AC-)+C(HAC) D.C(Na+)+C(H+)=C(AC-)+C(OH-)例7等体积等浓度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A.C(M+)>C(OH-)>C(A-)>C(H+) B.C(M+)>C(A-)>C(H+)>C(OH-)C.C(M+)>C(A-)>C(OH-)>C(H+) D.C(M+)+C(H+)=C(A-)+C(OH-)2、pH等于7型解题指导:酸碱中和反应(注意与恰好中和型区别)结束后一定是C(H+)=C(OH-)故分析此类问题从两方面入手:(1)考虑从电荷守恒入手求得其它离子相等关系。

(2)判断PH等于7时,酸碱到底谁过量;方法是:先设定为完全反应时的PH然后与PH=7比较便可得出。

例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

A.C(HCOO-)>C(Na+) B.C(HCOO-)<C(Na+)C.C(HCOO-)=C(Na+) D.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例在常温下10mLpH=10的KOH溶液中,加入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C(K+) B.C(H+)=C(OH-)<C(K+)<C(A-)C.V后≥20mL D.V后≤20mL【变式训练】在常温下10mL 0.01mol/L的KOH溶液中,加入0.01mol/L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C(K+) B.C(H+)=C(OH-)<C(K+)<C(A-) C.V后≥20mL D.V后≤20mL 3、反应过量型解题指导:先判断反应前后谁过量,及反应后各物质的量,再考虑电离或水解的情况.(1)当酸(碱)的电离大于盐溶液中弱离子水解时,可认为盐中的弱离了不水解,此时主要考虑电离对离子浓度造成的影响;反之可认为酸(碱)不电离(但实际有电离,程度很小),此时只考虑离子水解对离子浓度造成的影响。

例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C(HCN)<C(CN-) B.C(Na+)>C(CN-)C.C(HCN)-C(CN-)=C(OH-) D.C(HCN)+C(CN-)=0.1mol·L-1例把0.02mol·L-1 CH3COOH溶液和0.01mol·L-1 NaOH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则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为( )。

A.C(CH3COO-)>C(Na+) B.C(CH3COOH)>C(CH3COO-)C.2C(H+)=C(CH3COO-)-C(CH3COOH) D.C(CH3COOH)+C(CH3COO-)=0.01mol·L-1例将pH=3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C(NH4+)>C(Cl-)>C(H+)>C(OH-) B.C(NH4+)>C(Cl-)>C(OH-)>C(H+)C.C(Cl-)>C(NH4+)>C(H+)>C(OH-) D.C(Cl-)>C(NH4+)>C(OH-)>C(H+)类型三、盐与碱(酸)反应型解题指导:此类问题与类型二第三种情况相似,反应到最后也一般为盐和酸(或碱)的混合物,分析时同样从盐溶液中弱离子水解和酸碱的电离相对强弱入手。

例将1mol·L-1的醋酸钠溶液20mL与0.1mol·L-1盐酸10 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CH3COO-)>C(Cl-)>C(H+)>C(CH3COOH) B.C(CH3COO-)>C(Cl-)>C(CH3COOH)>C(H+) C.C(CH3COO-)=C(Cl-)>C(H+)>C(CH3COOH) D.C(Na+)+C(H+)=C(CH3COO-)+C(Cl-)+C(OH-) 例0.1mol·L-1NaOH和0.1mol·L-1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次序正确的是()。

A.C(Na+)>C(Cl-)>C(OH-)>C(H+) B.C(Na+)=C(Cl-)>C(OH-)>C(H+)C.C(Na+)=C(Cl-)>C(H+)>C(OH-) D.C(Cl-)>C(Na+)>C(OH-)>C(H+)类型四、不同物质同种离子浓度比较型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A.NH4Cl B.NH4HSO4C.CH3COONH4D.NH4HCO3高考试题1.【2016年高考卷】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A )A.c(CO32−)B.c(Mg2+) C.c(H+) D.K sp(MgCO3)2.【2016年高考卷】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A )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3.【2016年高考卷】H2C2O4为二元弱酸。

20℃时,配制一组c(H2C2O4)+ c(HC2O4-)+ c(C2O42-)=0.100mol·L-1的H2C2O4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B )A.pH=2.5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c(HC2O4-)B.c(Na+)=0.100 mol·L-1的溶液中:c(H+)+c(H2C2O4)=c(OH-)+c(C2O42-)C.c(HC2O4-)=c(C2O42-)的溶液中:c(Na+)>0.100 mol·L-1+c(HC2O4-)D.pH=7的溶液中:c(Na+)<2c(C2O42-)4.【2016年高考卷】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 B )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 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5.【2016年高考卷】向1L含0.01molNaAlO2和0.02molNa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随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0.01mol<n(CO2) 0.015时发生的反应是:2 NaAlO2+ CO2+2H2O=2Al(OH)3↓+Na2CO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