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代_著名建筑师简介
“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式的道 德说教所吓服了。 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 宁愿一锅煮,而不要清爽的; 宁要歪扭变形的,而不要‘直截了当’的; 宁要暧昧不定,而不要条理分明、刚愎、无人性、 枯燥和所谓的‘有趣’; 我宁愿要世代相传的东西,也不耍‘经过设计’的; 要随和包容,不要排他性; 宁可丰盛过度,也不要简单化、发育不全和维新派 头; 宁要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也不要直率和一目了然; 我赞赏凌乱而有生气甚于明确统一。 我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我宣布赞成二元论。”
迈克尔· 格雷夫斯
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同时也是 一位工业设计师。格雷夫斯首先以 一种色彩斑驳、构图稚拙的建筑绘 画,而不是以其建筑设计作品在公 众中获得了最初的声誉。 有人认为,他的建筑创作是他的绘画作品的继续与发展,充满着 色块的堆砌,犹如大笔涂抹的舞台布景。迈克尔· 格雷夫斯的 代表作品有波特兰市政厅和佛罗里达天鹅饭店,这两座建筑 都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 格雷夫斯是个全才,除了建筑,他还热衷于家具陈设,涉足用 品、首饰、钟表及至餐具设计,范围十分广泛。
世界著名建筑师及建筑作品
路易· 康
美国现代建筑师。路易· 康发展 了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概念,认 为盲目崇拜技术和程式化设计 会使建筑缺乏立面特征,主张 每个建筑题目必须有特殊的约 束性。他的作品坚实厚重,不 表露结构功能,开创了新的流 派。他在设计中成功的运用了 光线的变化,是建筑设计中光 影运用的开拓者。
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罗马综合音乐厅
罗马综合音乐厅
保罗· 克利中心
保罗· 克利(Paul Klee)中心
菲利普· 约翰逊
美国建筑师,建筑理论 家。 约翰逊的早期作品明显 受密斯· 德· 范· 罗的影响; 50年代中期开始由密斯 风格转向新古典主义。
费城母亲之家
伦敦国家美术馆
迪斯尼世界天鹅旅馆和海豚旅馆
迪斯尼世界天鹅旅馆和海豚旅馆
KASUMI研究培训中心
辛辛那提大学 工程研究中心
波特兰市政厅
罗伯特· 文丘里
罗伯特· 文丘里的作品与著作与 20世纪美国建筑设计的功能主 义主流分庭抗礼,成为建筑界 中非正统分子的机智而又明晰 的代言人。他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1966年)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 他反对密斯· 德· 范· 罗的名言“少就是多”,认为 “少就是光秃秃”。他认为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群 众不懂,而群众喜欢的建筑往往形式平凡、活泼, 装饰性强,又具有隐喻性。于是过去认为是低级 趣味和追求刺激的市井文化得以在学术舞台上立
法国蓬皮 杜中心
吉恩· 玛丽· 吉巴澳文化中心
中心由十座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房子”组成, 用作卡那文化(Kanak Culture)的研究基地。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村落,有自己的道路、草 木和公共活动场所等,虽坐落在岸上却与海洋紧 密相连。设计上着重于考虑利用空气的自然流动, 以及使用现代设计手法表达太平洋传统文化,并 充分体现人类学家的重大贡献。
休斯顿美国银行
美国宾夕法 尼亚州匹兹 堡PPG总部
美国纽约电话 与电报公司大 厦
加利佛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 教堂
理查德· 迈耶
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
迈耶的作品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 他表面材料常用白色,以绿色的自然景物 衬托,使人觉得清新、脱俗。他善于利用 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在建筑内部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 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效果。他以新 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语汇,并重新组合于 几何空间。他特别主张回复到20年代荷兰 风格派和勒· 柯布西耶倡导的立体主义构图 和光影变化,强调面的穿插,讲究纯净的 建筑空间和体量。
道格拉斯住宅犹如天然的杰作,清新脱俗, 一尘不染。 室外的楼梯和高耸的烟囱,还有横向的顶, 透明的玻璃窗,构成了它的所有。 室外平台面对着大海,充分享天泽,蓝蓝 的海,轻盈的楼梯,纤细的栏杆——还是 纯净。
罗马千禧教堂
荷兰海牙市政厅及中心图书馆
荷Hale Waihona Puke 海牙市政厅及中心图书馆孟加拉国达卡国民议会厅
1957 宾夕法尼 亚州费城大学 理查兹医学研 究大楼
1960 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 索克 研究中心
1967 新罕布什尔埃克塞特菲利 普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
伦佐· 皮亚诺
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 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 合。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 抒情,在对传统的继承和 改造方面,大胆创新勇于 突破。皮亚诺用现代主义 的表现手法实现了人、建 筑和环境完美的和谐,并 以热诚的态度关注着建筑 的可居住性与可持续发展 性。
正如为皮亚诺撰写了生平传记的作家皮 特· 布坎南所言,皮亚诺的伟大之处在于: 他的建筑作品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与其 他建筑师一望即知的建筑模式不同,皮亚 诺作品的识别标志是它们没有识别标志,他 的作品没有浮夸的表情,透露出稀有而温 暖的人文精神,执着地关心着天空、大地 和人的内心,在一味张扬个性、标榜自我 的大潮流下显得冷静而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