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答题方法大题的答题技巧原文地址:/thread-364218-1-1.html大多数人只注重复习的全面性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却忽视了几乎可以决定自己命运的一点:答题技巧。
在掌握知识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答题技巧的不同可能使总分相差10到20分。
政治的考研试卷中大题的分值占百分之六十,而实际上大题也是技巧性最强的题型。
下面向大家介绍大题答题四步曲:第一步:仔细审题。
找出本题目是关于哪个学科的哪个章节,在草稿纸上写下此章节内所有可能与本题有联系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大多数题目是跨章节,甚至跨学科的,要注意思维的发散性。
第二步:解释每一个概念并写出原理的基本内容。
如果自己写出的相关概念太多,则视试卷留出的空白捡重要的写,解释概念和原理一般不要超过本题答题空间的二分之一。
什么?太多了?不要怕,答多了不扣分。
但要注意答题时每个概念和原理要作为一段,字迹要工整清晰。
好了,本题目分数的一半你已经拿到了,下面进行第三步。
第三步:联系实际。
如果本题是论述题,则根据本题联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给出评价;如果本题是材料题,则材料就是实际,指出材料中的一些问题,也就是将材料用你学过的关于政治的术语再复述一遍。
这部分一定要有,而且要作为一个段落,如果字迹工整的话,即使这一段答得驴头不对马嘴,至少也有两分。
第四步:总结。
这一部分是绝对送分的,但也要有技巧。
要将其作为一个段落,如果此题是论述题,则将整个题目再复述一遍,不要忘了在前面加上一个所以;如果此题是材料题,则提倡材料中好的做法,批评材料中坏的做法。
上面的四步中好像没有提过辨析题,其实辨析题就是一个分值较少而且需要判断的论述题,除了判断以外,上面的四步同样适用。
但要特别注意的是辨析题的判断,千万不要盲目的说其对错,例如一些题目的前半部分是对的而后半部分是错的,有的题目说的不全面,这些都要指出。
如果答大题时你能熟练地按上面的四步做,那么恭喜你,大题方面你至少可以比相同水平的其他人多得n分,不信?你看: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说明"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2002年政治试题重中之重)。
首先仔细读题目,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是用马哲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几章的原理,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邓论中的内容,因此要考虑将两个学科结合起来答题。
表面上看题目中有两个基本概念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联系到马哲,以德治国便是是道德问题,是上层建筑;以法治国便是法制问题。
如此以来,此题需要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道德,法制,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上层建筑,道德与法制的关系,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然后联系实际,这一步没关系,只要稍微写两句而且字迹工整便不失大格。
最后总结,好像这里把题目重抄一遍不顺口,其实只要稍微一改便行:要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下面我们看一下标准答案: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道德与法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区别表现在:道德的概念;法制的概念;道德与法制的关系。
2)历史唯物主义又认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的法律和道德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基础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3)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以法治国的概念;以德治国的概念;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4)把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紧密的结合起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怎么样,是不是感到大题的简单了?上面是我总结的几条关于政治考研的技巧,如果你能真正掌握它,不好意思,你的政治考研分数再也没有希望低于70分了。
(作者系东南大学电子工程系2002级硕士研究生)予以阐述,并对看书的过程进行回顾与关照。
(一)单项选择。
用时不超过15分,得分不少于10分。
单选题的具体分类有:1.固定知识点的考查。
2.基本原理的考查。
3.典型现象的分析。
4.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多项选择。
用时不超过35分,得分不少于18分。
类型有:1.对原理的考查。
2.对原因的分析。
3.对现象的分析。
4.对名家的考查。
5.对名词的考查。
6.对背景的考查。
7.对时政的考查。
(三)辨析题。
用时不超过45分,得分不少于10分。
类型有:1.假的错误的命题。
2.真的正确的命题。
3.半真半假的命题。
4.绝对的片面的命题。
5.僵化的过时的命题。
方法有1.对出现的名词做出具体的解释。
2.对相关的名词解释,并细辩之间的关系。
3.作出判断,并澄清错误,肯定正确。
4.坚持辨证的眼光,全面的视角,深刻的论证。
(四)论述题及选做题。
方法有:1.把握背景。
明确何种情形下的命题。
2.对命题进行客观评价。
3.对所给命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4.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陈述。
5.细辩有关的原因,结论等。
6.进行纵横两方面的比较。
7.比较不同方面不同的观点。
8.得出最后的结论,并评价之。
9.总的回顾,避免低级错误。
10.尽量写多,写工整,写的有层次。
下面结合政治考试的题型,对一些做题技巧予以阐述,并对看书的过程进行回顾与关照。
(一)单项选择。
用时不超过15分,得分不少于10分。
单选题的具体分类有:1.固定知识点的考查。
2.基本原理的考查。
3.典型现象的分析。
4.基本理论的理解。
(二)多项选择。
用时不超过35分,得分不少于18分。
类型有:1.对原理的考查。
2.对原因的分析。
3.对现象的分析。
4.对名家的考查。
5.对名词的考查。
6.对背景的考查。
7.对时政的考查。
(三)辨析题。
用时不超过45分,得分不少于10分。
类型有:1.假的错误的命题。
2.真的正确的命题。
3.半真半假的命题。
4.绝对的片面的命题。
5.僵化的过时的命题。
方法有1.对出现的名词做出具体的解释。
2.对相关的名词解释,并细辩之间的关系。
3.作出判断,并澄清错误,肯定正确。
4.坚持辨证的眼光,全面的视角,深刻的论证。
(四)论述题及选做题。
方法有:1.把握背景。
明确何种情形下的命题。
2.对命题进行客观评价。
3.对所给命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4.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陈述。
5.细辩有关的原因,结论等。
6.进行纵横两方面的比较。
7.比较不同方面不同的观点。
8.得出最后的结论,并评价之。
9.总的回顾,避免低级错误。
10.尽量写多,写工整,写的有层次。
考试时的答题技巧(1)头脑清醒,先易后难在考试过程中保持健康的身体、清醒的头脑,考前要休息好。
考试不宜太激动、太惧怕、太紧张,需要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使答题过程达到并保持最佳的思维状态,才有可能获得自己水平甚至超水平的充分发挥。
(2)按序做题,先易后难把一下不会答的试题留下,继续往后答对自己来说容易的试题,返回来再答难题,也许就会答了。
(3)审题仔细,务求准确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审题不准不全就会答错答偏,审题差之毫厘,答题就会谬之千里。
(4)不留空白,以全盖偏所谓不留空白,是指不论是对主观性试题还是对客观性试题都要回答,即使没有把握答对也要答,因为不答就没有分,答错了也不倒扣分,而答对了或对主观性试题答对了一部分都会有分。
(5)思考要点,边想边答这一方面是对主观性试题而言,不必打草稿,就往答卷上写,只要要点回答出来,其顺序是无关紧要的,一般改卷大都是踩点给分。
这样的答法可以节省时间。
(6)层次分明,合乎逻辑这是对回答主观性试题的要求。
考生回答问题时要按照试题要求的顺序逐点回答,可分出(1)(2)(3)……,不要东拉西扯,颠三倒四。
(7)字迹清楚,词要达意有些考生答题时字写得潦草又不整齐,用词又不当,给改卷者以不好的印象,肯定要被扣分。
相反,字迹清楚整齐,用词恰当,表达清楚,就可能被加分。
(8)稍息后查,不急交卷试卷答完后,待休息一下再复查,也许能查出不妥之处。
各种本质、核心、方针、路线、指导思想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阶级性和实践性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也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点系统主要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社会的本质是实践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的根本点在于生产方式生产力的特征: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国家本质是一个阶级概念、政治范畴、统治工具、暴力机关文化的本质即人化科学技术本质特征:始终以客观事实和规律为依据,以实践为准绳;以继承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是一项特殊的社会事业,具有特有的社会建制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质:(动物)社会劳动;(人)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研究对象:生产关系根本任务:揭示经济规律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劳动二重性: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货币的本质:固定得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剩余价值的本质: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它直接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和资本的本质: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再生产既是产品的再生产也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研究的理论前提是两大部类的划分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I(v+m)=IIc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I(v+v+m/x)=II(c+c)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必须以社会总产品出发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土地价格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国民收入的价值形式:全社会可变资本量与全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之和国民收入到实物形式:体现新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总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力量,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取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资本国际化的动因: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资本国际化的条件: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过剩毛泽东思想概论最基本的经验: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是认识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领导权问题是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一般地要消灭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1)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民主专政(2)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3)解放战争时期:民主联合政府(4)新中国成立:建立以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和中心内容土地革命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力土地改革基本原则: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满足中农的利益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长期的武装斗争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战争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武装夺取政权,战争解决问题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紧密结合人民军队建设基本原则:党指挥枪人民军队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军队任务:打仗、群众工作,筹款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官民一致,官兵一致,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积极防御是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核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是战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以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为主要的作战形式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抗日战争时期: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区别标志)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一化三改造农业手工业改造经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发给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从临时到初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工商业改造的经验:采取利用、限制,与改造的政策,以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过渡形式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统一战线: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社会主义文化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中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思想路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社会性质和社会主义发展程度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